
任何一家创业公司从启动到成功,都会把一件事情当作核心,那就是增长。
什么是增长?有人说是收入,有人说是利润,还有人说是市场份额,实际上都对,但这些都建立在一个基础要素之上,那就是用户。
所以,企业增长的实质是用户的增长,然后才会有收入的增长、利润的增长、市场份额的增长。
留量池作为一种工具和思维模型,如何助力企业实现增长?答案是遵循AARRR模型。AARRR模型其实是一种用户运营模型,而留量池思维的本质也是用户思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流量的运营环节,重视流量循环,从而形成留量池。

接下来我们分别阐述拉新、促活、留存、转化、裂变这五个环节是如何体现留量池思维。
01 拉新:找到新用户
关于拉新的定义,很多人将其等同于增长,但在实际运营中,拉新只是增长的一个环节,不能把拉到新用户等同于实现增长,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在拉新的过程中,用户需要被筛选,只有找到真正的用户才算完成拉新,这就好比从一个大池塘里捞鱼,不可能任选一条放进鱼缸;其次,虽然在某些条件下,拉新可以等于增长,但这时的留存率非常低,甚至没有留存,只能直接变现。这样的情况极少,模式也不健康,如果某个企业是这样的增长模式,那么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所以,拉新的本质还是寻找新用户,而在寻找新用户的过程中会经历三个环节:渠道选择、内容吸引、分发引流。只要通过选择优质的渠道,并利用好的内容吸引和制造粘性,以及多平台进行分发运营,获取新用户将不是困难。

02 促活:把新用户留下来
通过外部渠道引入新用户之后,就要想办法将其留下来,这一步叫作促活。促活的目的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目的是降低拉新成本。我们都希望获取新用户的成本是非常低的,而这里的新用户指的是有效用户,也就是注册账号或下载App后愿意使用的用户,这样的用户显然只能占到新用户的一部分,而这个比例越高,拉新成本就越低。所以,促活的本质就是提升有效用户的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