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运算放大器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从早期的真空管演变为现在的集成电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主要分化出通用型、低电压/低功耗型、高速型、高精度型四大类运放产品。一般而言,高速运放主要用于通信设备、视频系统以及测试与测量仪表等产品;低电压/低功耗运放主要面向手机、PDA 等以电池供电的便携式电子产品;高精度运放主要针对测试测量仪表、汽车电子以及工业控制系统等。通用运算放大器应用最广,几乎任何需要添加简单信号增益或信号调理功能的电子系统都可采用通用运放。
近年来消费电子、通讯、网络等应用领域的发展对运放产品也提出新的技术要求,更低功耗、更小封装以及良好的匹配性能都变得十分重要。为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法上加创新,制造工艺与封装技术的进步也为提升运放性能提供了一定的保证。在多方因素推动下,下一代运算放大器正朝着速度更快、集成度更高、价格更低的方向发展。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全球对放大器的需求都保持强势增长。中国市场也不例外,尤其在消费和通讯领域。凌特公司信号调理产品线总经理Erik Soule 表示,“通讯和网络基础设备市场已经开始复苏,未来几年这类设备在中国会有很大增长。而这些应用都需要高速ADC 驱动器,以及低噪声、低输入偏压运放等产品。”
ADI 公司产品线经理Curt Ventola 认为,未来放大器市场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有三方面:其一,便携式应用的低功耗要求将推动具有低操作电源电压/电流的放大器增长;其二,高分辨率应用需要能降低噪声和失真度的放大器;其三,由于性能和价格压力持续上扬,因此能够集成其他功能的放大器前景乐观。
意法半导体公司(ST)亚太区标准线性IC 产品行销经理Leon LEE 也指出,测试和测量、通讯、医疗影像等领域的先进应用是提升放大器性能的主要驱动力;DSL 和消费类视频应用是最大的市场,而且未来将继续此趋势。其中,DSL 运放的增长点主要在于线路驱动器。而整合了滤波、多路技术以及DC 恢复等功能的消费类视频放大器也被看好。
市场调查公司Databean 资料显示,高速、低电压/低功耗、高精度三类运算放大器的市场预计在未来的五年会稳步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3%、8%及11%,通用运算放大器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5%。从应用的角度讲,不同的系统对运放有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运放对于系统设计至关重要。对于通信、高速测量仪表及超声波设备等高速应用,交流特性极为重要。但对于低速的高精度系统,直流方面的特性则通常更为重要。衡量系统在交流特性方面的参数有信号带宽、失真率、噪声等;而衡量系统在直流特性方面的参数有输入补偿电压、开环增益、输入偏置电流及共模抑制比等。
本文将从应用需求、技术特点和工艺封装等方面探讨这四类运放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热点。
1.通讯和视频应用使高速运放成为焦点
高速运放泛指频宽高于50MHz 的运放,而现在为了与信号链后端组件(例如高速ADC 或处理器)的需求相匹配,运放的频宽记录已突破GHz。这主要源于后端组件的效能近年来显著提升,因而位居信号链前端的运放为了与后端组件相匹配,以避免拖累信号链的整体效能表现,于是开始向高速化发展,未来高速运放可能跃升为主流运放产品。
据DataBean 预测,高速运放将逐渐侵占其它运放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出货金额计,到2009 年,高速运放占整体运放市场规模的比重将达到三成,而通用型运放则下降到两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