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andler(适用于多个异步任务的更新UI)
采用生产者-消费者模型,Handler就是生产者,通过他可以生产需要执行的任务,Looper就是消费者,不断从MessageQueue中取出message进行消费。
异步通信机制,将工作线程中需更新UI的操作信息 传递到 UI主线程,从而实现 工作线程对UI的更新处理,最终实现异步消息的处理。Handler不仅仅能将子线程的数据传递给主线程,它能实现任意两个线程的数据传递。
(1)Message
Message 可以在线程之间传递消息。可以在它的内部携带少量数据,用于在不同线程之间进行数据交换。除了 what 字段,还可以使用 arg1 和 arg2 来携带整型数据,使用 obj 来携带 Object 数据。
(2) Handler
Handler 作为处理中心,用于发送(sendMessage 系列方法)与处理消息(handleMessage 方法)。
(3) MessageQueue
MessageQueue 用于存放所有通过 Handler 发送的消息。这部分消息会一直存放在消息队列中,直到被处理。每个线程中只会有一个 MessageQueue 对象
(4) Looper
Looper 用于管理 MessageQueue 队列,Looper对象通过loop()方法开启了一个死循环——for (;;){},不断地从looper内的MessageQueue中取出Message,并传递到 Handler 的 handleMessage() 方法中。每个线程中只会有一个 Looper 对象。
1.1 入队过程
(1)Handler对外提供了两种方式,post和sendMessage以及这两种方法对应的Delayed方法,
无论是post还是sendMessage都会调用sendMessageDelayed
而post是通过getPostMessage(r)将Runnable包装成一个Message对象
这个包装出来的 Message 将 callback 设置为了对应的 Runnable。
public final boolean post(@NonNull Runnable r) {
return sendMessageDelayed(getPostMessage(r), 0);
}
public final boolean sendMessage(@NonNull Message msg) {
return sendMessageDelayed(msg, 0);
}
private static Message getPostMessage(Runnable r) {
Message m = Message.obtain();
m.callback = r;
return m;
}
(2)sendMessageDelayed中,调用sendMessageAtTime,
根据的时间是:
SystemClock.uptimeMillis() + delayMillis
指系统从开机到现在的时间,是一个相对时间。
public final boolean sendMessageDelayed(Message msg, long delayMillis)
{
if (delayMillis < 0) {
delayMillis = 0;
}
return sendMessageAtTime(msg, SystemC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