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配送
由于生产厂商和一系列的批发商各自为营,每天来1号店送货的货车高达70辆。牛奶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当时的牛奶有全农、森永、明治等品牌,虽然对消费者而言都属于同类产品,但却必须由不同公司分别发送货品。作者发现这种配送方式非常没有效率,因此建议把同一地区同类厂家的产品混装在一起实行共同配送。
厂家出于对品牌的自尊心,不愿运送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并斥责作者的做法不懂得其为建立品牌所付出的心血。这种说辞表明他们依然停留在卖方市场时代的思维模式,以为只要把产品放上货架,自然不愁销路。
但作者并没有放弃,为了让他们了解市场的真实情况,做了一个实验。以前,供应商来店里送货时,都会把冰柜里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挪到后面,单独把自家品牌陈列在最显眼的位置,只想让顾客看到自己的产品。
为此,作者改变了陈列方式,将各个品牌的产品排成一排,让顾客面对丰富的选项,自主选择。结果这一方式吸引了更多顾客购买,所有产品的销售额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一实验有力证明了卖方市场的做法已经过时,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
最终,各厂商接受了混合送货的提议。1980年,日本流通史上首次实现了牛奶的共同配送。
此后,7-Eleven的共同配送体系又获得了飞跃式的成长,主要对产品进行了细分。在各个区域设立了共同配送中心,根据产品的不同特性,分成冷冻型(零下20摄氏度),如冰淇淋;微冷型(5摄氏度),如牛奶、生菜等;恒温型,如罐头、饮料等;暖温型(20摄氏度),如面包、饭食等四个温度段进行集约化管理。而这一方式也沿用至今。
“根据温度管理”的想法来自7-Eleven注重食品鲜度、崇尚产品品质的经营理念。现在,每家店铺的送货车辆从原先的日均70辆减少至9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