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页面置换算法是先入先出(FIFO)法。这种算法的实质是,总是选择在主存中停留时间最长(即最老)的一页置换,即先进入内存的页,先退出内存。理由是:最早调入内存的页,其不再被使用的可能性比刚调入内存的可能性大。建立一个FIFO队列,收容所有在内存中的页。被置换页面总是在队列头上进行。当一个页面被放入内存时,就把它插在队尾上。 [1]
这种算法只是在按线性顺序访问地址空间 [1] 时才是理想的,否则效率不高。因为那些常被访问的页,往往在主存中也停留得最久,结果它们因变“老”而不得不被置换出去。
FIFO的另一个缺点是,它有一种异常现象,即在增加存储块的情况下,反而使缺页中断率增加了。当然,导致这种异常现象的页面走向实际上是很少见的。
图3.1 FIFO页面置换算法流程
最久未使用算法(Least Recently Used,LRU)
LRU算法是与每个页面最后使用的时间有关的。当必须置换一个页面时,LRU算法选择过去一段时间里最久未被使用的页面。 [1]
LRU算法是经常采用的页面置换算法,并被认为是相当好的,但是存在如何实现它的问题。LRU算法需要实际硬件的支持。其问题是怎么确定最后使用时间的顺序,对此有两种可行的办法: [1]
1.计数器。最简单的情况是使每个页表项对应一个使用时间字段,并给CPU增加一个逻辑时钟或计数器。每次存储访问,该时钟都加1。每当访问一个页面时,时钟寄存器的内容就被复制到相应页表项的使用时间字段中。这样我们就可以始终保留着每个页面最后访问的“时间”。在置换页面时,选择该时间值最小的页面。这样做, [1] 不仅要查页表,而且当页表改变时(因CPU调度)要 [1] 维护这个页表中的时间,还要考虑到时钟值溢出的问题。
2.栈。用一个栈保留页号。每当访问一个页面时,就把它从栈中取出放在栈顶上。这样一来,栈顶总是放有目前使用最多的页,而栈底放着目前最少使用的页。由于要从栈的中间移走一项,所以要用具有头尾指针的双向链连起来。在最坏的情况下,移走一页并把它放在栈顶上需要改动6个指针。每次修改都要有开销,但需要置换哪个页面却可直接得到,用不着查找,因为尾指针指向栈底,其中有被置换页。 [1]
因实现LRU算法必须有大量硬件支持,还需要一定的软件开销。所以实际实现的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LRU近似算法。 [1]
图2.2 LRT页面置换算法流程图
//LRU算法
void import2(int j,int ele)
{
int i=0;
for(i=0;i<3;i++)
{
if(end[i][0]==NULL)
{
end[i][0] = ele;
end[i][1] = 0;
acsum(i);
return;
}
if(end[i][0]==ele)
{
sum++;
end[i][1] = 0;
acsum(i);
return;
}
}
int max=-1,flag=0;
for(i=0;i<3;i++)
{
if(end[i][1]>=max)
{
max=end[i][1];
flag=i;
}
}
end[flag][0]=ele;
end[flag][1]=0;
acsum(i);
return;
}
void acsum(int a)
{
int i;
for(i=0;i<3;i++)
{
if(end[i][0]!=NULL&&i!=a)
{
end[i][1]++;
}
}
}
//FIFO算法
void import(int j,int ele)
{
int i=0;
for(i=0;i<3;i++)
{
if(end[i][0]==NULL)
{
end[i][0] = ele;
end[i][1] = j;
return;
}
if(end[i][0]==ele)
{
sum++;
return;
}
}
int min=100,flag=0;
for(i=0;i<3;i++)
{
if(end[i][1]<=min)
{
min=end[i][1];
flag=i;
}
}
end[flag][0]=ele;
end[flag][1]=j;
return;
}
图3.3 FIFO算法结果
图3.4 LRU算法结果
四、实验体会
在进程运行过程中,若其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而需把它们调入内存,但内存以无空闲空间时,为了保证该进程能正常的运行,系统必须从内存中调出一页程序或数据送磁盘的兑换区中,但应将哪个页面调出,需根据一定的算法来确定。通常,把选择换成页面的算法称为页面置换算法。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对页面置换算法的了解更加的深刻。主要有以下置换算法: OPT(最佳置换算法)、FIFO(先进先出置换算法)、LRU(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每种算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LRU算法FIFO算法在课上的时候听的还比较清楚明白,但是在实验中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容易,在这次课程设计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怎么实现各种算法,如何进行函数调用及对数据的限制操作等,在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我们会去查阅资料,仔细看书,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在各种方法中选择一种最好的方法,有的时候会碰到不知道如何实现的函数,我们会查看MSDN,这次是用的C++语言做的,每一步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这次课程设计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以致用,通过这次设计我们看到了自己学习的能力,我们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的努力上进。
最后,还非常感谢辛苦的操作系统老师,首先,因为他辛苦的为我们讲解操作系统这门课,让我们对操作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这次课程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还要感谢他认真指导我们的这次课程设计,给了我们这次总体运用自己能力的机会,我们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