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分组转发的过程

1. 路由器分组转发的过程

   路由器在收到IP数据报告后执行的分组转发步骤如下:

1)提取IP数据报告首部中的目的IP地址

2)判断目的IP地址所在的网络是否与本路由器直接相连。如果是,就直接交付给目的网络,如果不是执行3)

3)检查路由器表中是否有目的IP地址的特定主机路由。如果有,按特定主机路由转发:如果没有,执行4)

4)逐条检查路由表。若找到匹配路由,则按照路由表进行转发:若所有路由均不匹配,则执行5)

5)若路由表中设置有默认路由,则按照默认路由表转发:否则,执行6)

6)向源主机报错。


### 路由器分组转发流程 #### 数据包接收 当一个数据包进入路由器接口时,硬件首先对其进行初步处理。这一过程包括验证帧校验序列(FCS),解封装第二层头部并提取第三层IP报文[^1]。 #### 查找目的地址 随后,路由器解析IP头中的目标地址字段。此操作旨在确定下一跳目的地或最终端点的位置信息。对于IPv4协议栈而言,这意味着读取32位的目的IP地址;而对于IPv6,则涉及更长的128位地址空间。 #### 执行最长前缀匹配算法 一旦获取到了目的IP地址之后,路由器会在内部维护着一张路由表里寻找最精确的目标子网路径——即执行所谓的“最长前缀匹配”。依据CIDR标准规定的方法论,具有较长掩码长度的条目会被优先考虑,因为它们通常指向更为具体的网络位置[^3]。 #### 更新TTL值与重新计算检验 每当数据包包经过一次中间节点跳跃之前,传输时间限制(TTL)计数都会被减去一单位数值,并且需要再次计算整个IP首部的新校验以确保其完整性未受损。如果发现任何错误或者遇到TTL降为零的情况,则直接丢弃该消息而不做进一步传递尝试。 #### 输出链路选择及发送 最后一步骤涉及到决定哪一个物理出口应该用来继续向下游传送已处理完毕的数据单元。基于先前所选定的最佳路径指引下,相应的三层交换机制会选择合适的接口并将重组后的二进制流推送出去完成本次通信环节的任务使命。 ```python def forward_packet(packet, routing_table): destination_ip = packet.get_destination_ip() # Perform longest prefix match to find the best route entry. best_route_entry = None max_prefix_length = 0 for entry in routing_table: network_address, subnet_mask, next_hop = entry if (destination_ip & subnet_mask) == network_address and \ bin(subnet_mask).count('1') > max_prefix_length: best_route_entry = entry max_prefix_length = bin(subnet_mask).count('1') if not best_route_entry: raise Exception("No matching route found.") _, _, next_hop = best_route_entry # Decrement TTL value before forwarding. packet.decrement_ttl() # Recalculate checksum after modifying fields like TTL. packet.recalculate_checksum() send_packet_to_next_hop(packet, next_hop)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