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课先想明白:凭啥让人从Steam夏促预算里抠出598买你的课?
【底层逻辑】
好课不是知识罐头,是程序员专属外挂:
→ 帮应届生把面试八股文翻译成人话
→ 教中年码农把SpringBoot写成摸鱼神器
→ 给想转管理的TL搞份《从删库到甩锅》实战指南
【三大造血原则】
-
痛点挖掘机
-
翻出你最近3个月的Git提交记录
-
找出那些让产品经理跪求"先上线再说"的祖传Bug
-
效果可视化
-
把"掌握技能"翻译成看得见的战利品:
▸ 教自动化测试 = "让实习生替你写冒烟用例"
▸ 讲性能优化 = "把2小时的任务压进午休时间" -
每节课结尾加个【实战掉落物】:
→ 可直接粘贴的YAML模板
→ 能骗过甲方的架构图模板
→ 跳槽时能吹的项目话术
-
金钱炼成阵
-
课程定价=学员时薪×节省时间×良心系数
-
在课程目录页明目张胆写:
"学完本课你能多要15%薪资的底气"
"这套方案去年帮我团队少加200小时班"
别想着当人生导师,程序员最实在的课就该像调试器——让学员F9设断点,F10单步执行,最后F5跑出真金白银。记住:你卖的不是知识,是时间赎回券,帮人把加班时间换成《艾尔登法环》通关时长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