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人工智能是否会诞生于现在的AI之中

🌌 为什么我认为当前AI方法无法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

随着大模型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我们正在接近通用人工智能(AGI)。然而,作为一名人工智能领域的算法工程师,我反而越来越确信:现有的技术路径——以Transformer为核心的深度神经网络,可能已经达到了它的能力上限。

我们或许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门槛上:真正的强人工智能将不会诞生于现有的范式中,而需要一条全新的算法路径。


🧠 Transformer 与神经网络:奇迹也是天花板

自2017年《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提出Transformer以来,它已经成为现代人工智能的核心架构。无论是语言模型(如GPT-4)、图像生成(如DALL·E)、还是多模态系统(如GPT-4o),Transformer 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今天的大模型虽然表现出惊人的语言理解、图像生成和跨模态能力,但它们始终是一种“预测引擎”,并没有展现出“理解世界”的能力。

🚧 核心局限包括:

  • 缺乏推理与逻辑结构:当前模型依赖上下文概率统计,无法进行可解释的逻辑推理;
  • 没有世界模型:它们不了解因果、物理规律,也不能形成环境的稳定表征;
  • 无自主性与目标导向性:模型没有“动机”,也无法设定长期目标、进行规划;
  • 不具备持续学习能力:无法像人类一样在环境中终身学习;
  • 对抗脆弱性强:轻微扰动可能导致完全错误的输出,远不如人类鲁棒。

说得直白些:它们会说话,但并不理解它们说的是什么。


🤔 为什么这不是“人类智能”?

人类智能的本质远非语言预测这么简单。我们的大脑不仅仅是“模式识别器”,而是融合了动机、记忆、情感、常识、因果、推理、自我意识、身体感知等复杂要素的整体系统。

目前的大模型,在这些方面基本是空白:

智能能力大模型现状人类具备?
语言理解表层预测,缺乏深层语义
逻辑推理有限、缺乏一致性
因果建模几乎没有
自我意识
主体性与目标规划
持续学习能力不具备
身体感知与交互几乎缺失

🔄 我为什么认为需要新算法路径?

就像牛顿力学无法解释微观世界,深度学习也未必能解释所有智能现象。现阶段的AI更像是“计算的极致拟合者”,而不是“认知结构的模拟器”。

🔍 下一代AI可能的发展方向:

🔹 1. 神经符号混合系统(Neuro-Symbolic AI)

融合深度学习的感知能力与符号系统的推理能力。

🔹 2. 世界模型与主动智能体(Model-Based RL)

构建内部环境模型,实现“看→预测→做→反思”的认知闭环。

🔹 3. 具身智能(Embodied AI)

模拟人类身体感知+环境交互,实现物理直觉和社会互动。

🔹 4. 计算意识与自我建模

从神经科学、心理学角度构建自我意识模型(如GWT、IIT等理论)。


🚪 Transformer是里程碑,但不是终点

Transformer 就像是 AI 的“蒸汽机”,它带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但我们不会永远依赖蒸汽前进。

我相信,真正的强人工智能,不会诞生于当前这套预测驱动的神经网络架构之上。而是需要一个全新的范式,也许是融合,也许是颠覆。

未来的“哥白尼”式革命,很可能不会来自现在的大厂,而是某个异类研究者,提出一个从认知科学、神经生物学甚至哲学中生长出的全新智能架构


📌 你怎么看?

  • Transformer架构还能走多远?
  • AGI会诞生于现有技术之中,还是需要全新方法?
  • 如果你是研究者,你会从哪里开始构建一个真正“有意识”的AI?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一花·一叶

如果觉得特别有用,可以些许打赏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