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试题3

31 forward 和redirect区别

是servlet种的两种主要的跳转方式。forward又叫转发,redirect叫做重定向
这个过程其实很容易理解,举个例子,假设现有分布式服务器端,B和C,客户度A向B发送一个请求,要找id=1的数据,但是在B服务器没有找到,这时候就要去C服务器获取信息,forward和redirect的区别就在这。

  1. forward的是B服务器将A发送的请求进行转发给C,由C将结果返回到A,这个过程A只知道自己访问B服务器了,并不知道C的存在,B和C共享了一个A的请求。
  2. redirect是当B服务器没有找到数据时,让A去访问C,这个过程A又一次访问了C的地址,这时候A是知道C的存在的
    总结一下就是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 tcp和udp的区别

  1. TCP面向连接(如打电话要先拨号建立连接);UDP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用运送天然气为例,TCP相当于先建立运送天然气的管道(建立连接),而UDP相当于直接用车运送,不需要挖地建立管道的过程。
  2. TCP提供可靠的服务。也就是说,通过TCP连接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且按序到达;UDP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管道都准确建立了,不可能送错,而直接用车送有迷路,出车祸的风险,显然TCP安全,UDP不能保证百分百安全
  3. Tcp通过校验和,重传控制,序号标识,滑动窗口、确认应答实现可靠传输。如丢包时的重发控制,还可以对次序乱掉的分包进行顺序控制。总结就是说TCP安全,UDP不安全
  4. UDP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工作效率比TCP高,适用于对高速传输和实时性有较高的通信或广播通信。这是肯定的,TCP又要建立连接又要检验,这些个过程肯定慢
  5. 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到点的;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6. TCP对系统资源要求较多,UDP对系统资源要求较少。

33 说一下 tcp 粘包是怎么产生的

  1. 发送方产生粘包
    采用TCP协议传输数据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经常是保持一个长连接的状态(一次连接发一次数据不存在粘包),双方在连接不断开的情况下,可以一直传输数据;但当发送的数据包过于的小时,如果数据过小,还要加上头部,传输效率太低,那么TCP协议默认的会启用Nagle算法,将这些较小的数据包进行合并发送(缓冲区数据发送是一个堆压的过程);这个合并过程就是在发送缓冲区中进行的,也就是说数据发送出来它已经是粘包的状态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接收方产生粘包
    接收方采用TCP协议接收数据时的过程是这样的:数据到底接收方,从网络模型的下方传递至传输层,传输层的TCP协议处理是将其放置接收缓冲区,然后由应用层来主动获取(C语言用recv、read等函数);这时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程序中调用的读取数据函数不能及时的把缓冲区中的数据拿出来,而下一个数据又到来并有一部分放入的缓冲区末尾,等我们读取数据时就是一个粘包。(放数据的速度 > 应用层拿数据速度)

粘包的解决办法
3. 可以记录每个数据的长度,这样在接收端接收到粘包时可以根据长度进行自动拆包连接数据
4. 不同数据之间设立标志,这样在接收端可以根据标志进行拆分,拼接

UDP没有粘包的原因
谈一下我的理解,tcp产生粘包是因为它是面向数据流的,每次都是读取若干长度的流数据,产生粘包,就是在接收端收到后不知道怎么拆分,产生的问题,而UDP不存在粘包问题,是由于UDP发送的时候,没有经过Negal算法优化,不会将多个小包合并一次发送出去。另外,在UDP协议的接收端,采用了链式结构来记录每一个到达的UDP包,这样接收端应用程序一次recv只能从socket接收缓冲区中读出一个数据包。也就是说,发送端send了几次,接收端必须recv几次(无论recv时指定了多大的缓冲区)。

34 RabbitMQ的使用场景

  1. . 跨系统的异步通信,所有需要异步交互的地方都可以使用消息队列。就像我们除了打电话(同步)以外,还需要发短信,发电子邮件(异步)的通讯方式。
  2. 多个应用之间的耦合,由于消息是平台无关和语言无关的,而且语义上也不再是函数调用,因此更适合作为多个应用之间的松耦合的接口。基于消息队列的耦合,不需要发送方和接收方同时在线。在企业应用集成(EAI)中,文件传输,共享数据库,消息队列,远程过程调用都可以作为集成的方法。
  3. 应用内的同步变异步,比如订单处理,就可以由前端应用将订单信息放到队列,后端应用从队列里依次获得消息处理,高峰时的大量订单可以积压在队列里慢慢处理掉。由于同步通常意味着阻塞,而大量线程的阻塞会降低计算机的性能。
  4. 消息驱动的架构(EDA),系统分解为消息队列,和消息制造者和消息消费者,一个处理流程可以根据需要拆成多个阶段(Stage),阶段之间用队列连接起来,前一个阶段处理的结果放入队列,后一个阶段从队列中获取消息继续处理。
  5. 跨局域网,甚至跨城市的通讯(CDN行业),比如北京机房与广州机房的应用程序的通信

35 rabbitmq有哪些重要的角色

  1. 生产者
  2. 消费者
  3. 代理:就是RabbitMQ本身,用于传递消息

36 rabbitmap常用的重要组件

  1. ConnectionFactory(连接管理器):应用程序与Rabbit之间建立连接的管理器,程序代码中使用。
  2. Channel(信道):消息推送使用的通道。
  3. Exchange(交换器):用于接受、分配消息。
  4. Queue(队列):用于存储生产者的消息。
  5. RoutingKey(路由键):用于把生成者的数据分配到交换器上。
  6. BindingKey(绑定键):用于把交换器的消息绑定到队列上。

37 rabbitmap中信息传递的方式

  1. 首先是最简单的单生产者,单消费者,P生产消息放到队列中,C消费者要用的时候就去队列中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代码
package com.zpc.rabbitmq.util;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onnectionFactory;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onnection;
//MQ的连接
public class ConnectionUtil {

   public stat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throws Exception {
       //定义连接工厂
       ConnectionFactory factory = new ConnectionFactory();
       //设置服务地址
       factory.setHost("localhost");
       //端口
       factory.setPort(5672);
       //设置账号信息,用户名、密码、vhost
       factory.setVirtualHost("testhost");
       factory.setUsername("admin");
       factory.setPassword("admin");
       // 通过工程获取连接
       Connection connection = factory.newConnection();
       return connection;
   }
}

生产者发送消息到队列,channel和connection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ackage com.zpc.rabbitmq.simple;

import com.zpc.rabbitmq.util.ConnectionUtil;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hannel;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onnection;

public class Send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QUEUE_NAME = "q_test_0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v) throws Exception {
        // 获取到连接以及mq通道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Util.getConnection();
        // 从连接中创建通道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 声明(创建)队列
        channel.queueDeclare(QUEUE_NAME, false, false, false, null);

        // 消息内容
        String message = "Hello World!";
        channel.basicPublish("", QUEUE_NAME, null, message.getBytes());
        System.out.println(" [x] Sent '" + message + "'");
        //关闭通道和连接
        channel.close();
        connection.close();
    }
}

消费者从中获得信息

package com.zpc.rabbitmq.simple;

import com.zpc.rabbitmq.util.ConnectionUtil;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hannel;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onnection;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QueueingConsumer;

public class Recv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QUEUE_NAME = "q_test_0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v) throws Exception {

        // 获取到连接以及mq通道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Util.getConnection();
        // 从连接中创建通道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 声明队列
        channel.queueDeclare(QUEUE_NAME, false, false, false, null);

        // 定义队列的消费者
        QueueingConsumer consumer = new QueueingConsumer(channel);

        // 监听队列
        channel.basicConsume(QUEUE_NAME, true, consumer);

        // 获取消息
        while (true) {
            QueueingConsumer.Delivery delivery = consumer.nextDelivery();
            String message = new String(delivery.getBody());
            System.out.println(" [x] Received '" + message + "'");
        }
    }
}

  1. 多个消费者可以订阅同一个Queue,这时Queue中的消息会被平均分摊给多个消费者进行处理,而不是每个消费者都收到所有的消息并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消费者1

package com.zpc.rabbitmq.work;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hannel;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onnection;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QueueingConsumer;
import com.zpc.rabbitmq.util.ConnectionUtil;

public class Recv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QUEUE_NAME = "test_queue_work";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v) throws Exception {

        // 获取到连接以及mq通道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Util.getConnection();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 声明队列
        channel.queueDeclare(QUEUE_NAME, false, false, false, null);

        // 同一时刻服务器只会发一条消息给消费者
        //channel.basicQos(1);

        // 定义队列的消费者
        QueueingConsumer consumer = new QueueingConsumer(channel);
        // 监听队列,false表示手动返回完成状态,true表示自动
        channel.basicConsume(QUEUE_NAME, true, consumer);

        // 获取消息
        while (true) {
            QueueingConsumer.Delivery delivery = consumer.nextDelivery();
            String message = new String(delivery.getBody());
            System.out.println(" [y] Received '" + message + "'");
            //休眠
            Thread.sleep(10);
            // 返回确认状态,注释掉表示使用自动确认模式
            //channel.basicAck(delivery.getEnvelope().getDeliveryTag(), false);
        }
    }
}

消费者2

package com.zpc.rabbitmq.work;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hannel;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onnection;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QueueingConsumer;
import com.zpc.rabbitmq.util.ConnectionUtil;

public class Recv2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QUEUE_NAME = "test_queue_work";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v) throws Exception {

        // 获取到连接以及mq通道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Util.getConnection();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 声明队列
        channel.queueDeclare(QUEUE_NAME, false, false, false, null);

        // 同一时刻服务器只会发一条消息给消费者
        //channel.basicQos(1);

        // 定义队列的消费者
        QueueingConsumer consumer = new QueueingConsumer(channel);
        // 监听队列,false表示手动返回完成状态,true表示自动
        channel.basicConsume(QUEUE_NAME, true, consumer);

        // 获取消息
        while (true) {
            QueueingConsumer.Delivery delivery = consumer.nextDelivery();
            String message = new String(delivery.getBody());
            System.out.println(" [x] Received '" + message + "'");
            // 休眠1秒
            Thread.sleep(1000);
            //下面这行注释掉表示使用自动确认模式
            //channel.basicAck(delivery.getEnvelope().getDeliveryTag(), false);
        }
    }
}

生产者生产100条消息

package com.zpc.rabbitmq.work;

import com.zpc.rabbitmq.util.ConnectionUtil;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hannel;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onnection;

public class Send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QUEUE_NAME = "test_queue_work";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v) throws Exception {
        // 获取到连接以及mq通道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Util.getConnection();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 声明队列
        channel.queueDeclare(QUEUE_NAME, false, false, false, null);

        for (int i = 0; i < 100; i++) {
            // 消息内容
            String message = "" + i;
            channel.basicPublish("", QUEUE_NAME, null, message.getBytes());
            System.out.println(" [x] Sent '" + message + "'");

            Thread.sleep(i * 10);
        }

        channel.close();
        connection.close();
    }
}

测试结果

  • 消费者1和消费者2获取到的消息内容是不同的,同一个消息只能被一个消费者获取。
  • 消费者1和消费者2获取到的消息的数量是相同的,一个是消费奇数号消息,一个是偶数
    这必然是不合理的,有的消费能力强有的弱,如果这样同等的派发消息,肯定不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Prefetch count模式,每次给每个消费者发放prefetchCount消息,消费者处理完后返回个确认给Queue,然后接着对其发放,这样就相当于根据消费能力进行发放,下图是以prefetchCount=1的情况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的话在代码中需要更改如下地方:
    打开上述代码的注释:
// 同一时刻服务器只会发一条消息给消费者
channel.basicQos(1);

//开启这行 表示使用手动确认模式
channel.basicAck(delivery.getEnvelope().getDeliveryTag(), false);

同时更改为手动确认:

// 监听队列,false表示手动返回完成状态,true表示自动
channel.basicConsume(QUEUE_NAME, false, consumer);

消费者从队列中获取消息,服务端如何知道消息已经被消费呢?
有两种消息确认方法

  1. 自动确认,如1中的例子,只要消息从队列中获取,无论消费者获取到消息后是否成功消息,都认为是消息已经成功消费,当有两个消费者的时候,两者的消费数量相同。
  2. 手动确认消费者从队列中获取消息后,服务器会将该消息标记为不可用状态,等待消费者的反馈,如果消费者一直没有反馈,那么该消息将一直处于不可用状态,就是上面说的prefetch count模式,再看一下两者代码的区别:
    自动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手动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实际任务中上述的两种模式都不会存在,而是需要一个Exchange(交换器)进行分发消息

  1. fanout类型的exchange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读:

  • 1个生产者,多个消费者
  • 每一个消费者都有自己的一个队列
  • 生产者没有将消息直接发送到队列,而是发送到了交换机
  • 每个队列都要绑定到交换机
  • 生产者发送的消息,经过交换机,到达队列,实现,一个消息被多个消费者获取的目的
    这个过程就和广播一样,一个生产者生产的消息会被所有的消费者队列接受进行消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实现
    生产者向交换机发送消息
package com.zpc.rabbitmq.subscribe;

import com.zpc.rabbitmq.util.ConnectionUtil;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hannel;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onnection;

public class Send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EXCHANGE_NAME = "test_exchange_fanou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v) throws Exception {
        // 获取到连接以及mq通道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Util.getConnection();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 声明exchange
        channel.exchangeDeclare(EXCHANGE_NAME, "fanout");

        // 消息内容
        String message = "Hello World!";
        channel.basicPublish(EXCHANGE_NAME, "", null, message.getBytes());
        System.out.println(" [x] Sent '" + message + "'");

        channel.close();
        connection.close();
    }
}

消费者1

package com.zpc.rabbitmq.subscribe;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hannel;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onnection;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QueueingConsumer;

import com.zpc.rabbitmq.util.ConnectionUtil;

public class Recv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QUEUE_NAME = "test_queue_work1";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EXCHANGE_NAME = "test_exchange_fanou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v) throws Exception {

        // 获取到连接以及mq通道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Util.getConnection();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 声明队列
        channel.queueDeclare(QUEUE_NAME, false, false, false, null);

        // 绑定队列到交换机
        channel.queueBind(QUEUE_NAME, EXCHANGE_NAME, "");

        // 同一时刻服务器只会发一条消息给消费者
        channel.basicQos(1);

        // 定义队列的消费者
        QueueingConsumer consumer = new QueueingConsumer(channel);
        // 监听队列,手动返回完成
        channel.basicConsume(QUEUE_NAME, false, consumer);

        // 获取消息
        while (true) {
            QueueingConsumer.Delivery delivery = consumer.nextDelivery();
            String message = new String(delivery.getBody());
            System.out.println(" [Recv] Received '" + message + "'");
            Thread.sleep(10);

            channel.basicAck(delivery.getEnvelope().getDeliveryTag(), false);
        }
    }
}

消费者2

package com.zpc.rabbitmq.subscribe;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hannel;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onnection;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QueueingConsumer;

import com.zpc.rabbitmq.util.ConnectionUtil;

public class Recv2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QUEUE_NAME = "test_queue_work2";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EXCHANGE_NAME = "test_exchange_fanou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v) throws Exception {

        // 获取到连接以及mq通道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Util.getConnection();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 声明队列
        channel.queueDeclare(QUEUE_NAME, false, false, false, null);

        // 绑定队列到交换机
        channel.queueBind(QUEUE_NAME, EXCHANGE_NAME, "");

        // 同一时刻服务器只会发一条消息给消费者
        channel.basicQos(1);

        // 定义队列的消费者
        QueueingConsumer consumer = new QueueingConsumer(channel);
        // 监听队列,手动返回完成
        channel.basicConsume(QUEUE_NAME, false, consumer);

        // 获取消息
        while (true) {
            QueueingConsumer.Delivery delivery = consumer.nextDelivery();
            String message = new String(delivery.getBody());
            System.out.println(" [Recv2] Received '" + message + "'");
            Thread.sleep(10);

            channel.basicAck(delivery.getEnvelope().getDeliveryTag(), false);
        }
    }
}
  1. Direct Exchange 的路由模式
    Exchange路由规则也很简单,它会把消息路由到那些binding key与routing key完全匹配的Queue中
    以上图的配置为例,我们以routingKey=”error”发送消息到Exchange,则消息会路由到Queue1(amqp.gen-S9b…,这是由RabbitMQ自动生成的Queue名称)和Queue2(amqp.gen-Agl…);如果我们以routingKey=”info”或routingKey=”warning”来发送消息,则消息只会路由到Queue2。如果我们以其他routingKey发送消息,则消息不会路由到这两个Queue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生产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消费者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消费者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topic exchange的路由方法也称为模糊路由方法
    前面讲到direct类型的Exchange路由规则是完全匹配binding key与routing key,但这种严格的匹配方式在很多情况下不能满足实际业务需求。topic类型的Exchange在匹配规则上进行了扩展,它与direct类型的Exchage相似,也是将消息路由到binding key与routing key相匹配的Queue中,但这里的匹配规则有些不同,它约定:

routing key为一个句点号“. ”分隔的字符串(我们将被句点号“. ”分隔开的每一段独立的字符串称为一个单词),如“stock.usd.nyse”、“nyse.vmw”、“quick.orange.rabbit”
binding key与routing key一样也是句点号“. ”分隔的字符串。
binding key中可以存在两种特殊字符“”与“#”,用于做模糊匹配,其中“”用于匹配一个单词,“#”用于匹配多个单词(可以是零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上图中的配置为例,routingKey=”quick.orange.rabbit”的消息会同时路由到Q1与Q2,routingKey=”lazy.orange.fox”的消息会路由到Q1与Q2,routingKey=”lazy.brown.fox”的消息会路由到Q2,routingKey=”lazy.pink.rabbit”的消息会路由到Q2(只会投递给Q2一次,虽然这个routingKey与Q2的两个bindingKey都匹配);routingKey=”quick.brown.fox”、routingKey=”orange”、routingKey=”quick.orange.male.rabbit”的消息将会被丢弃,因为它们没有匹配任何bindingKey。

生产者

package com.zpc.rabbitmq.topic;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hannel;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onnection;

import com.zpc.rabbitmq.util.ConnectionUtil;

public class Send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EXCHANGE_NAME = "test_exchange_topic";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v) throws Exception {
        // 获取到连接以及mq通道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Util.getConnection();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 声明exchange
        channel.exchangeDeclare(EXCHANGE_NAME, "topic");

        // 消息内容
        String message = "Hello World!!";
        channel.basicPublish(EXCHANGE_NAME, "routekey.1", null, message.getBytes());
        System.out.println(" [x] Sent '" + message + "'");

        channel.close();
        connection.close();
    }
}

消费者1

package com.zpc.rabbitmq.topic;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hannel;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onnection;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QueueingConsumer;

import com.zpc.rabbitmq.util.ConnectionUtil;

public class Recv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QUEUE_NAME = "test_queue_topic_work_1";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EXCHANGE_NAME = "test_exchange_topic";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v) throws Exception {

        // 获取到连接以及mq通道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Util.getConnection();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 声明队列
        channel.queueDeclare(QUEUE_NAME, false, false, false, null);

        // 绑定队列到交换机
        channel.queueBind(QUEUE_NAME, EXCHANGE_NAME, "routekey.*");

        // 同一时刻服务器只会发一条消息给消费者
        channel.basicQos(1);

        // 定义队列的消费者
        QueueingConsumer consumer = new QueueingConsumer(channel);
        // 监听队列,手动返回完成
        channel.basicConsume(QUEUE_NAME, false, consumer);

        // 获取消息
        while (true) {
            QueueingConsumer.Delivery delivery = consumer.nextDelivery();
            String message = new String(delivery.getBody());
            System.out.println(" [Recv_x] Received '" + message + "'");
            Thread.sleep(10);

            channel.basicAck(delivery.getEnvelope().getDeliveryTag(), false);
        }
    }
}

消费者2

package com.zpc.rabbitmq.topic;

import com.zpc.rabbitmq.util.ConnectionUtil;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hannel;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onnection;
import com.rabbitmq.client.QueueingConsumer;

public class Recv2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QUEUE_NAME = "test_queue_topic_work_2";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EXCHANGE_NAME = "test_exchange_topic";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v) throws Exception {

        // 获取到连接以及mq通道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Util.getConnection();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 声明队列
        channel.queueDeclare(QUEUE_NAME, false, false, false, null);

        // 绑定队列到交换机
        channel.queueBind(QUEUE_NAME, EXCHANGE_NAME, "*.*");

        // 同一时刻服务器只会发一条消息给消费者
        channel.basicQos(1);

        // 定义队列的消费者
        QueueingConsumer consumer = new QueueingConsumer(channel);
        // 监听队列,手动返回完成
        channel.basicConsume(QUEUE_NAME, false, consumer);

        // 获取消息
        while (true) {
            QueueingConsumer.Delivery delivery = consumer.nextDelivery();
            String message = new String(delivery.getBody());
            System.out.println(" [Recv2_x] Received '" + message + "'");
            Thread.sleep(10);

            channel.basicAck(delivery.getEnvelope().getDeliveryTag(), false);
        }
    }
}

37rabbitmq的可靠性分析

消息从产生到被消费经过以下几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消息生产者产生发送到exchange
  • 交换机根据路由规则将消息转发到对应的队列上
  • 消息在队列上存储
  • 消费者consumer订阅队列queue进行消费
    于是可靠性分为四个步骤:
  1. 消息从生产者发出到交换机需要后 交换机要返回确认消息以保证 生产者感知到消息是否正确发送到交换器中,如果失败,生产者可以进一步处理重新发送。
  2. ** 交换机将消息路由到队列时的可靠性机制**
  3. 消息存入队列之后的可靠性保障持久化可以提高队列的可靠性,以防在异常(重启,关闭,宕机)下的数据丢失。
  4. 消费者消费消息的可靠性要确保消费者完成了对消息的处理后再从队列中删除消息,队列需要得到消费者消费的确认消息,若消费者消费失败则重新入队。

38 rabbitmq如何保证消息不丢失

RabbitMQ一般情况很少丢失,但是不能排除意外,为了保证我们自己系统高可用,我们必须作出更好完善措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下面来介绍下,如何保证消息的绝对不丢失的问题,下面分享的绝对干货,都是在知名互联网产品的产线中使用。

  • 消息持久化
  • ACK确认机制
  • 设置集群镜像模式
  • 消息补偿机制
  1. 消息持久化
    RabbitMQ 的消息默认存放在内存上面,如果不特别声明设置,消息不会持久化保存到硬盘上面的,如果节点重启或者意外crash掉,消息就会丢失。

所以就要对消息进行持久化处理。如何持久化,下面具体说明下:

要想做到消息持久化,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 Exchange 设置持久化

2)Queue 设置持久化

3)Message持久化发送:发送消息设置发送模式deliveryMode=2,代表持久化消息

  1. ACK确认机制
    多个消费者同时收取消息,比如消息接收到一半的时候,一个消费者死掉了(逻辑复杂时间太长,超时了或者消费被停机或者网络断开链接),如何保证消息不丢?

这个使用就要使用Message acknowledgment 机制,就是消费端消费完成要通知服务端,服务端才把消息从内存删除。

这样就解决了,及时一个消费者出了问题,没有同步消息给服务端,还有其他的消费端去消费,保证了消息不丢的case。

  1. 设置集群镜像模式
    我们先来介绍下RabbitMQ三种部署模式:

1)单节点模式:最简单的情况,非集群模式,节点挂了,消息就不能用了。业务可能瘫痪,只能等待。
2)普通模式:默认的集群模式,某个节点挂了,该节点上的消息不能用,有影响的业务瘫痪,只能等待节点恢复重启可用(必须持久化消息情况下)。
3)镜像模式:把需要的队列做成镜像队列,存在于多个节点,属于RabbitMQ的HA方案

下面介绍下三种HA策略模式:

1)同步至所有的
2)同步最多N个机器
3)只同步至符合指定名称的nodes

但是:HA 镜像队列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 系统的吞吐量会有所下降

  1. 消息补偿机制
    为什么还要消息补偿机制呢?难道消息还会丢失,没错,系统是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不要想的太简单了,虽然以上的三种方案,基本可以保证消息的高可用不丢失的问题,

但是作为有追求的程序员来讲,要绝对保证我的系统的稳定性,有一种危机意识。

比如:持久化的消息,保存到硬盘过程中,当前队列节点挂了,存储节点硬盘又坏了,消息丢了,怎么办?

产线网络环境太复杂,所以不知数太多,消息补偿机制需要建立在消息要写入DB日志,发送日志,接受日志,两者的状态必须记录。

然后根据DB日志记录check 消息发送消费是否成功,不成功,进行消息补偿措施,重新发送消息处理。

39 Mybatis 和Hibernate区别

  • Mybatis和hibernate不同,它不完全是一个ORM框架,因为MyBatis需要程序员自己编写Sql语句。

  • Mybatis直接编写原生态sql,可以严格控制sql执行性能,灵活度高,非常适合对关系数据模型要求不高的软件开发,因为这类软件需求变化频繁,一但需求变化要求迅速输出成果。但是灵活的前提是mybatis无法做到数据库无关性,如果需要实现支持多种数据库的软件,则需要自定义多套sql映射文件,工作量大。

  • Hibernate对象/关系映射能力强,数据库无关性好,对于关系模型要求高的软件,如果用hibernate开发可以节省很多代码,提高效率。

40 #{}和${}的区别是什么?

  • #{}是预编译处理,${}是字符串替换。

  • Mybatis在处理#{}时,会将sql中的#{}替换为?号,调用PreparedStatement的set方法来赋值;

  • Mybatis在处理 时 , 就 是 把 {}时,就是把 {}替换成变量的值。

  • 使用#{}可以有效的防止SQL注入,提高系统安全性。

41 通常一个Xml映射文件,都会写一个Dao接口与之对应,请问,这个Dao接口的工作原理是什么?Dao接口里的方法,参数不同时,方法能重载吗?

Dao接口即Mapper接口。接口的全限名,就是映射文件中的namespace的值;接口的方法名,就是映射文件中Mapper的Statement的id值;接口方法内的参数,就是传递给sql的参数。

Mapper接口是没有实现类的,当调用接口方法时,接口全限名+方法名拼接字符串作为key值,可唯一定位一个MapperStatement。在Mybatis中,每一个、、、标签,都会被解析为一个MapperStatement对象。
Mapper接口里的方法,是不能重载的,因为是使用 全限名+方法名 的保存和寻找策略。Mapper 接口的工作原理是JDK动态代理,Mybatis运行时会使用JDK动态代理为Mapper接口生成代理对象proxy,代理对象会拦截接口方法,转而执行MapperStatement所代表的sql,然后将sql执行结果返回。

42 Mybatis是如何将sql执行结果封装为目标对象并返回的?都有哪些映射形式?

  • 第一种是使用标签,逐一定义数据库列名和对象属性名之间的映射关系。

  • 第二种是使用sql列的别名功能,将列的别名书写为对象属性名。

  • 有了列名与属性名的映射关系后,Mybatis通过反射创建对象,同时使用反射给对象的属性逐一赋值并返回,那些找不到映射关系的属性,是无法完成赋值的。

43 如何获取自动生成的(主)键值?

insert 方法总是返回一个int值 ,这个值代表的是插入的行数。如果采用自增长策略,自动生成的键值在 insert 方法执行完后可以被设置到传入的参数对象中。

示例:

<insert id=”insertname” usegeneratedkeys=true” keyproperty=”id”>
     insert into names (name) values (#{name})
</insert>


name name = new name();
    name.setname(“fred”);

    int rows = mapper.insertname(name);
    // 完成后,id已经被设置到对象中
    system.out.println(“rows inserted =+ rows);
    system.out.println(“generated key value =+ name.getid());

44 在mapper中如何传递多个参数?

1)第一种:
//DAO层的函数
Public UserselectUser(String name,String area);  
//对应的xml,#{0}代表接收的是dao层中的第一个参数,#{1}代表dao层中第二参数,更多参数一致往后加即可。
<select id="selectUser"resultMap="BaseResultMap">  
    select *  fromuser_user_t   whereuser_name = #{0} anduser_area=#{1}  
</select>2)第二种: 使用 @param 注解:
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
   user selectuser(@param(“username”) string username,@param(“hashedpassword”) string hashedpassword);
}
然后,就可以在xml像下面这样使用(推荐封装为一个map,作为单个参数传递给mapper):
<select id=”selectuser” resulttype=”user”>
         select id, username, hashedpassword
         from some_table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
         and hashedpassword = #{hashedpassword}
</select>3)第三种:多个参数封装成map
try{
//映射文件的命名空间.SQL片段的ID,就可以调用对应的映射文件中的SQL
//由于我们的参数超过了两个,而方法中只有一个Object参数收集,因此我们使用Map集合来装载我们的参数
Map<String, Object> map = new HashMap();
     map.put("start", start);
     map.put("end", end);
     return sqlSession.selectList("StudentID.pagination", map);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sqlSession.rollback();
    throw e; }
finally{
 MybatisUtil.closeSqlSession();
 }
 

45 Mybatis动态sql有什么用?执行原理?有哪些动态sql?

Mybatis动态sql可以在Xml映射文件内,以标签的形式编写动态sql,执行原理是根据表达式的值 完成逻辑判断并动态拼接sql的功能。

Mybatis提供了9种动态sql标签:trim | where | set | foreach | if | choose | when | otherwise | bind。

46 Mybatis的Xml映射文件中,不同的Xml映射文件,id是否可以重复?

不同的Xml映射文件,如果配置了namespace,那么id可以重复;如果没有配置namespace,那么id不能重复;
原因就是namespace+id是作为Map<String, MapperStatement>的key使用的,如果没有namespace,就剩下id,那么,id重复会导致数据互相覆盖。有了namespace,自然id就可以重复,namespace不同,namespace+id自然也就不同。

但是,在以前的Mybatis版本的namespace是可选的,不过新版本的namespace已经是必须的了。

47 Mybatis是否支持延迟加载?如果支持,它的实现原理是什么?

Mybatis仅支持association关联对象和collection关联集合对象的延迟加载,association指的就是一对一,collection指的就是一对多查询。在Mybatis配置文件中,可以配置是否启用延迟加载lazyLoadingEnabled=true|false。

它的原理是,使用CGLIB创建目标对象的代理对象,当调用目标方法时,进入拦截器方法,比如调用a.getB().getName(),拦截器invoke()方法发现a.getB()是null值,那么就会单独发送事先保存好的查询关联B对象的sql,把B查询上来,然后调用a.setB(b),于是a的对象b属性就有值了,接着完成a.getB().getName()方法的调用。这就是延迟加载的基本原理。
当然了,不光是Mybatis,几乎所有的包括Hibernate,支持延迟加载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48 Mybatis的一级、二级缓存:

  • 一级缓存: 基于 PerpetualCache 的 HashMap 本地缓存,其存储作用域为同一个Sql Session,当 SqlSession flush 或 close 之后,该 SqlSession 中的所有 Cache 就将清空,默认打开一级缓存。

  • 二级缓存与一级缓存其机制相同,默认也是采用 PerpetualCache,HashMap 存储,不同在于存储存在于SqlSessionFactory生命周期,并且可自定义存储源,如 Ehcache。默认不打开二级缓存,要开启二级缓存,使用二级缓存属性类需要实现Serializable序列化接口(可用来保存对象的状态),可在它的映射文件中配置

  • 对于缓存数据更新机制,当某一个作用域(一级缓存 Session/二级缓存Namespaces)的进行了C/U/D 操作后,默认该作用域下所有 select 中的缓存将被 clear 掉并重新更新,如果开启了二级缓存,则只根据配置判断是否刷新。

详细参照https://blog.csdn.net/weixin_37139197/article/details/82908377

49 Spring模块组成

  • Spring Core:核心类库,提供IOC服务;

  • Spring Context:提供框架式的Bean访问方式,以及企业级功能(JNDI、定时任务等);

  • Spring AOP:AOP服务;

  • Spring DAO:对JDBC的抽象,简化了数据访问异常的处理;

  • Spring ORM:对现有的ORM框架的支持;

  • Spring Web:提供了基本的面向Web的综合特性,例如多方文件上传;

  • Spring MVC:提供面向Web应用的Model-View-Controller实现。

50 AOP中的动态代理

  • JDK动态代理只提供接口的代理,不支持类的代理。核心InvocationHandler接口和Proxy类,InvocationHandler 通过invoke()方法反射来调用目标类中的代码,动态地将横切逻辑和业务编织在一起;接着,Proxy利用 InvocationHandler动态创建一个符合某一接口的的实例, 生成目标类的代理对象。

  • 如果代理类没有实现 InvocationHandler 接口,那么Spring AOP会选择使用CGLIB来动态代理目标类。CGLIB(Code Generation Library),是一个代码生成的类库,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的生成指定类的一个子类对象,并覆盖其中特定方法并添加增强代码,从而实现AOP。CGLIB是通过继承的方式做的动态代理,因此如果某个类被标记为final,那么它是无法使用CGLIB做动态代理的。

  • 静态代理与动态代理区别在于生成AOP代理对象的时机不同,相对来说AspectJ的静态代理方式具有更好的性能,但是AspectJ需要特定的编译器进行处理,而Spring AOP则无需特定的编译器处理。

51 BeanFactory 和 ApplicationContext的区别

BeanFactory和ApplicationContext是Spring的两大核心接口,都可以当做Spring的容器。其中ApplicationContext是BeanFactory的子接口。

  • BeanFactroy采用的是延迟加载形式来注入Bean的,即只有在使用到某个Bean时(调用getBean()),才对该Bean进行加载实例化。这样,我们就不能发现一些存在的Spring的配置问题。如果Bean的某一个属性没有注入,BeanFacotry加载后,直至第一次使用调用getBean方法才会抛出异常。

  • ApplicationContext,它是在容器启动时,一次性创建了所有的Bean。这样,在容器启动时,我们就可以发现Spring中存在的配置错误,这样有利于检查所依赖属性是否注入。 ApplicationContext启动后预载入所有的单实例Bean,通过预载入单实例bean ,确保当你需要的时候,你就不用等待,因为它们已经创建好了。

  • 相对于基本的BeanFactory,ApplicationContext 唯一的不足是占用内存空间。当应用程序配置Bean较多时,程序启动较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2 请解释Spring Bean的生命周期

首先说一下Servlet的生命周期:实例化,初始init,接收请求service,销毁destroy;

Spring上下文中的Bean生命周期也类似,如下:

  1. 实例化Bean:

对于BeanFactory容器,当客户向容器请求一个尚未初始化的bean时,或初始化bean的时候需要注入另一个尚未初始化的依赖时,容器就会调用createBean进行实例化。对于ApplicationContext容器,当容器启动结束后,通过获取BeanDefinition对象中的信息,实例化所有的bean。

  1. 设置对象属性(依赖注入):

实例化后的对象被封装在BeanWrapper对象中,紧接着,Spring根据BeanDefinition中的信息 以及 通过BeanWrapper提供的设置属性的接口完成依赖注入。

  1. 处理Aware接口:

接着,Spring会检测该对象是否实现了xxxAware接口,并将相关的xxxAware实例注入给Bean:

①如果这个Bean已经实现了BeanNameAware接口,会调用它实现的setBeanName(String beanId)方法,此处传递的就是Spring配置文件中Bean的id值;

②如果这个Bean已经实现了BeanFactoryAware接口,会调用它实现的setBeanFactory()方法,传递的是Spring工厂自身。

③如果这个Bean已经实现了ApplicationContextAware接口,会调用set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方法,传入Spring上下文;

  1. BeanPostProcessor:

如果想对Bean进行一些自定义的处理,那么可以让Bean实现了BeanPostProcessor接口,那将会调用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Object obj, String s)方法。

  1. InitializingBean 与 init-method:

如果Bean在Spring配置文件中配置了 init-method 属性,则会自动调用其配置的初始化方法。

  1. 如果这个Bean实现了BeanPostProcessor接口,将会调用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Object obj, String s)方法;由于这个方法是在Bean初始化结束时调用的,所以可以被应用于内存或缓存技术;

以上几个步骤完成后,Bean就已经被正确创建了,之后就可以使用这个Bean了。

(7)DisposableBean:

当Bean不再需要时,会经过清理阶段,如果Bean实现了DisposableBean这个接口,会调用其实现的destroy()方法;

(8)destroy-method:

最后,如果这个Bean的Spring配置中配置了destroy-method属性,会自动调用其配置的销毁方法。

52 Spring处理线程并发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只有无状态的Bean才可以在多线程环境下共享,在Spring中,绝大部分Bean都可以声明为singleton作用域,因为Spring对一些Bean中非线程安全状态采用ThreadLocal进行处理,解决线程安全问题。

ThreadLocal和线程同步机制都是为了解决多线程中相同变量的访问冲突问题。同步机制采用了“时间换空间”的方式,仅提供一份变量,不同的线程在访问前需要获取锁,没获得锁的线程则需要排队。而ThreadLocal采用了“空间换时间”的方式。

ThreadLocal会为每一个线程提供一个独立的变量副本,从而隔离了多个线程对数据的访问冲突。因为每一个线程都拥有自己的变量副本,从而也就没有必要对该变量进行同步了。ThreadLocal提供了线程安全的共享对象,在编写多线程代码时,可以把不安全的变量封装进ThreadLocal

53 注入依赖的方式

  1. 构造函数注入
顾名思义,就是使用类中的构造函数,给成员变量赋值。注意,赋值的操作不是我们自己做的,而是通过配置
的方式,让 spring 框架来为我们注入。具体代码如下:
/**
*/
public class AccountServiceImpl implements IAccountServic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eger age;
private Date birthday;
public AccountServiceImpl(String name, Integer age, Date birthday)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this.birthday = birthday;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veAccount() {
System.out.println(name+","+age+","+birthday);
}
}
<!-- 使用构造函数的方式,给 service 中的属性传值
要求:
类中需要提供一个对应参数列表的构造函数。
涉及的标签:
constructor-arg
属性:
index:指定参数在构造函数参数列表的索引位置
type:指定参数在构造函数中的数据类型
name:指定参数在构造函数中的名称 用这个找给谁赋值
=======上面三个都是找给谁赋值,下面两个指的是赋什么值的==============
value:它能赋的值是基本数据类型和 String 类型
ref:它能赋的值是其他 bean 类型,也就是说,必须得是在配置文件中配置过的 bean
-->
<bean id="accountService" class="com.itheima.service.impl.AccountServiceImpl">
<constructor-arg name="name" value=" 张三 "></constructor-arg>
<constructor-arg name="age" value="18"></constructor-arg>
<constructor-arg name="birthday" ref="now"></constructor-arg>
</bean>
<bean id="now" class="java.util.Date"></bean>
  1. set方法注入

顾名思义,就是在类中提供需要注入成员的 set 方法。具体代码如下:
/** */
public class AccountServiceImpl implements IAccountServic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eger age;
private Date birthday;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setAge(Integer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setBirthday(Date birthday) {
this.birthday = birthday;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veAccount() {
System.out.println(name+","+age+","+birthday);
}
}
<!-- 通过配置文件给 bean 中的属性传值:使用 set 方法的方式
涉及的标签:
property
属性:
name:找的是类中 set 方法后面的部分
ref:给属性赋值是其他 bean 类型的
value:给属性赋值是基本数据类型和 string 类型的
实际开发中,此种方式用的较多。
-->
<bean id="accountService" class="com.itheima.service.impl.AccountServiceImpl">
<property name="name" value="test"></property>
<property name="age" value="21"></property>
<property name="birthday" ref="now"></property>
</bean>
<bean id="now" class="java.util.Date"></bean>
  1. 静态工厂注入
  2. 实例工厂
    第一二种常用,后两种不进行细说

54 Spring 框架中都用到了哪些设计模式

  • 工厂模式:BeanFactory就是简单工厂模式的体现,用来创建对象的实例;

  • 单例模式:Bean默认为单例模式。

  • 代理模式:Spring的AOP功能用到了JDK的动态代理和CGLIB字节码生成技术;

  • 模板方法:用来解决代码重复的问题。比如. RestTemplate, JmsTemplate, JpaTemplate。

  • 观察者模式:定义对象键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被制动更新,如Spring中listener的实现–ApplicationListener。

55 springMVC整体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第一步:发起请求到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大局控制
  • 第二步:前端控制器请求HandlerMapping查找 Handler (可以根据xml配置、注解进行查找)
  • 第三步:处理器映射器HandlerMapping向前端控制器返回Handler,HandlerMapping会把请求映射为 HandlerExecutionChain对象(包含一个Handler处理器(页面控制器)对象,多个HandlerInterceptor拦截器对象),通过这种策略模式,很容易添加新的映射策略
  • 第四步:前端控制器调用处理器适配器去执行Handler
  • 第五步:处理器适配器HandlerAdapter将会根据适配的结果去执行Handler
  • 第六步:Handler执行完成给适配器返回ModelAndView
  • 第七步:处理器适配器向前端控制器返回ModelAndView (ModelAndView是springmvc框架的一个底层对象,包括 Model和view)
  • 第八步:前端控制器请求视图解析器去进行视图解析 (根据逻辑视图名解析成真正的视图(jsp)),通过这种策略很容易更换其他视图技术,只需要更改视图解析器即可
  • 第九步:视图解析器向前端控制器返回View
  • 第十步:前端控制器进行视图渲染 (视图渲染将模型数据(在ModelAndView对象中)填充到request域)
  • 第十一步:前端控制器向用户响应结果

下面我们对出现的一些组件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不需要程序员开发)。
  作用:接收请求,响应结果,相当于转发器,中央处理器。有了DispatcherServlet减少了其它组件之间的耦合度。
(2) 处理器映射器HandlerMapping(不需要程序员开发)。
  作用:根据请求的url查找Handler。
(3) 处理器适配器HandlerAdapter(不需要程序员开发)。
  作用:按照特定规则(HandlerAdapter要求的规则)去执行Handler。
(4) 处理器Handler(需要程序员开发)。
  注意:编写Handler时按照HandlerAdapter的要求去做,这样适配器才可以去正确执行Handler
(5) 视图解析器ViewResolver(不需要程序员开发)。
  作用:进行视图解析,根据逻辑视图名解析成真正的视图(view)
(6) 视图View(需要程序员开发jsp)。
  注意:View是一个接口,实现类支持不同的View类型(jsp、freemarker、pdf…)

ps:不需要程序员开发的,需要程序员自己做一下配置即可。

55 MVC设计模式

MVC即Model-View-Controller,将应用按照Model(模型)、View(视图)、Controller(控制)这样的方式分离。

  1. 视图(View):代表用户交互界面,对于Web应用来说,可以是HTML,也可能是jsp、XML和Applet等。一个应用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视图,MVC设计模式对于视图的处理仅限于视图上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及用户的请求,而不包括在视图上的业务流程的处理。业务流程的处理交予模型(Model)处理。

  2. 模型(Model):是业务的处理以及业务规则的制定。模型接受视图请求的数据,并返回最终的处理结果。业务模型的设计是MVC最主要的核心。MVC设计模式告诉我们,把应用的模型按一定的规则抽取出来,抽取的层次很重要,抽象与具体不能隔得太远,也不能太近。MVC并没有提供模型的设计方法,而只是组织管理这些模型,以便于模型的重构和提高重用性。

  3. 控制(Controller):可以理解为从用户接收请求, 将模型与视图匹配在一起,共同完成用户的请求。划分控制层的作用也很明显,它清楚地告诉你,它就是一个分发器,选择什么样的模型,选择什么样的视图,可以完成什么样的用户请求。控制层并不做任何的数据处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