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笔记01

目录

三种模型

物理层

信道的概念

信道:

基带信号的调制

奈氏准则:

香农公式:

信道复用

宽带接入技术

数据链路层

使用点对点信道

链路:

数据链路:

三个基本问题

点对点协议PPP

使用广播信道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CSMA/CD协议

以太网的MAC层

扩展的以太网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

虚拟局域网

高速以太网

4. 网络层

4.0 网络层的功能          

4.1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4.2 网际协议IP

IP地址

4.3 划分子网和构建超网

4.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4.5 互联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RIP

内部网关协议OSPF

外部网关协议BGP

4.6 IPv6

4.7 IP多播

4.8 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

5 运输层

运输层协议和网络层协议的主要区别

运输层的主要功能

两种不同的运输协议

两个主要协议

运输层的端口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UDP 概述

UDP 的主要特点

传输控制协议 TCP

TCP 最主要的特点

TCP 的连接

可靠传输

TCP 可靠传输的实现

TCP 的流量控制

TCP的拥塞控制

TCP 的运输连接管理

6 应用层

6.1  域名系统 DNS

6.2  文件传送协议

6.2.1  FTP概述

6.2.3  简单文件传送协议 TFTP

6.4  万维网 WWW

HTTP 的主要特点 

6.5  电子邮件

6.5.2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MTP

6.5.4  邮件读取协议 POP3 和 IMAP

6.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三种模型

OSI的七层TCP/IP的四层五层
应用层应用层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运输层运输层
网络层网际层IP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物理层

应用层:能够产生网络流量和用户交互的应用程序

表示层:加密,压缩

会话层:服务和客户端建立的会话

运输层:可靠传输,不可靠传输(不建立会话),流量控制

网络层:IP地址编址,选择最佳路径

数据链路层:数据如何封装,添加物理层地址

物理层:电压,接口标准

物理层

信道的概念

信道:

  • 单工通信

  • 半双工

  • 全双工

基带信号的调制

  • 编码:不归零制、归零制、曼彻斯特编码、查分曼彻斯特编码

  • 载波:调幅、调频、调相

奈氏准则:

码元的传输的速率是由上限的,超过之后,就会有码间串扰的问题。

香农公式:

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信道复用

  •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

  • 波分复用

  • 码分复用(联通手机)

宽带接入技术

  • ADSL技术: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 光纤同轴混合网

  • FTTx技术

数据链路层

使用点对点信道

链路:

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

数据链路:

加上通信协议

数据单位——帧

三个基本问题

封装成帧:

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确定帧的界限。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帧定界

透明传输:

解决方法:字节填充 (byte stuffing)或字符填充 (character stuffing)

差错检测

使用循环冗余检验CRC

点对点协议PPP

使用广播信道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静态划分信道

多点接入:以太网属于其中的随机接入

CSMA/CD协议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以太网发送的数据使用曼彻斯特编码的信号

不可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使用的是半双工通信

多点接入:说明这是总线型网络

载波监听:不管在发送前,还是发送中,每个站都必须不停的检测信道

碰撞检测:边发送边监听

以太网使用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来确定碰撞后重传时间

协议规定了基本退避时间为争用期2τ

以太网的MAC层

MAC地址用于在网络中唯一标示一个网卡,一台设备若有一或多个网卡,则每个网卡都需要并会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

长度为48位(6个字节)

前3个字节,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

后3个字节,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

扩展的以太网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

网桥

虚拟局域网

高速以太网

4. 网络层

4.0 网络层的功能          

是在链路层服务的基础上,将源发端发出的信息包,通过通信子网,一跳一跳地经过若干个路由器(节点),选择最佳的路径向目标端透明地传输分组,简称为寻由。

4.1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虚电路服务

数据报服务(TCP/IP体系)

4.2 网际协议IP

地址解析协议ARP:已经知道了主机的IP地址,需要找出其相应的硬件地址

逆地址解析协议 RAR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IP地址

IP 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 32 位的标识符。

网络号+主机号

4.3 划分子网和构建超网

划分子网:多个子网对外表现仍为一个网络。

子网掩码:判断多个子网在不在一个网段,主机位归零,做与运算。

无分类编址CIDR(构建超网)

4.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为了更有效地转发IP数据报和提高交付成功的机会。

是IP层的协议。

两种报文:ICMP差错报告报文、ICMP询问报文

应用举例:PING

4.5 互联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RIP

RIP: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适用于小型互联网

内部网关协议OSPF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度量值:带宽

支持多区域、动态路由协议、开放式、触发式更新

外部网关协议BGP

边界网关协议

4.6 IPv6

IPv6 将地址从 IPv4 的 32 位 增大到了 128 位。

4.7 IP多播

4.8 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

NAT的实现方式有三种:静态转换、动态转换、端口多路复用

5 运输层

运输层协议和网络层协议的主要区别

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但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

运输层的主要功能

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但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 运输层还要对收到的报文进行差错检测。 运输层需要有两种不同的运输协议,即面向连接的 TCP 和无连接的 UDP。

两种不同的运输协议

运输层向高层用户屏蔽了下面网络核心的细节

TCP协议,逻辑通信信道就相当于一条全双工的可靠信道

UDP 协议,逻辑通信信道是一条不可靠信道。

两个主要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运输层的端口

运行在计算机中的进程是用进程标识符来标志的。

运输层使用协议端口号(protocol port number),或通常简称为端口(port)。

端口用一个 16 位端口号进行标志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UDP 概述

UDP 只在 IP 的数据报服务之上增加了很少一点的功能,即端口的功能和差错检测的功能。

虽然 UDP 用户数据报只能提供不可靠的交付,但 UDP 在某些方面有其特殊的优点。

UDP 的主要特点

  • UDP 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 UDP 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同时也不使用拥塞控制。

  • UDP 是面向报文的。UDP 没有拥塞控制,很适合多媒体通信的要求。

  • UDP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 UDP 的首部开销小,只有 8 个字节。

传输控制协议 TCP

TCP 最主要的特点

  • CP 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

  • 每一条 TCP 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endpoint),每一条 TCP 连接只能是点对点的(一对一)。

  • TCP 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务。

  • TCP 提供全双工通信。

  • 面向字节流。

TCP 的连接

TCP 连接的端点叫做套接字(socket)或插口

端口号拼接到(contatenated with) IP 地址即构成了套接字。

每一条 TCP 连接唯一地被通信两端的两个端点(即两个套接字)所确定。

可靠传输

自动重传请求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 表明重传的请求是自动进行的。接收方不需要请求发送方重传某个出错的分组 。

TCP 可靠传输的实现

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

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

  • TCP 每发送一个报文段,就对这个报文段设置一次计时器。只要计时器设置的重传时间到但还没有收到确认,就要重传这一报文段。

选择确认 SACK

  • 接收方收到了和前面的字节流不连续的两个字节块。

  • 如果这些字节的序号都在接收窗口之内,那么接收方就先收下这些数据,但要把这些信息准确地告诉发送方,使发送方不要再重复发送这些已收到的数据。

TCP 的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flow control)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既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也不要使网络发生拥塞。

TCP的拥塞控制

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的性能就要变坏——产生拥塞

几种拥塞控制方法

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

TCP 的运输连接管理

用三次握手建立 TCP 连接

  •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向服务端发起建立连接请求,客户端会随机生成一个起始序列号x,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的字段中包含标志位SYN=1,序列号seq=x。第一次握手前客户端的状态为CLOSE,第一次握手后客户端的状态为SYN-SENT。此时服务端的状态为LISTEN

  • 第二次握手:服务端在收到客户端发来的报文后,会随机生成一个服务端的起始序列号y,然后给客户端回复一段报文,其中包括标志位SYN=1ACK=1,序列号seq=y,确认号ack=x+1。第二次握手前服务端的状态为LISTEN,第二次握手后服务端的状态为SYN-RCVD,此时客户端的状态为SYN-SENT。(其中SYN=1表示要和客户端建立一个连接,ACK=1表示确认序号有效)

  •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端发来的报文后,会再向服务端发送报文,其中包含标志位ACK=1,序列号seq=x+1,确认号ack=y+1。第三次握手前客户端的状态为SYN-SENT,第三次握手后客户端和服务端的状态都为ESTABLISHED此时连接建立完成。

两次握手可以吗?

第三次握手主要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输到了服务端,导致产生问题。

  • 比如客户端A发出连接请求,可能因为网络阻塞原因,A没有收到确认报文,于是A再重传一次连接请求。

  • 连接成功,等待数据传输完毕后,就释放了连接。

  • 然后A发出的第一个连接请求等到连接释放以后的某个时间才到达服务端B,此时B误认为A又发出一次新的连接请求,于是就向A发出确认报文段。

  • 如果不采用三次握手,只要B发出确认,就建立新的连接了,此时A不会响应B的确认且不发送数据,则B一直等待A发送数据,浪费资源。

四次挥手

  • A的应用进程先向其TCP发出连接释放报文段(FIN=1,seq=u),并停止再发送数据,主动关闭TCP连接,进入FIN-WAIT-1(终止等待1)状态,等待B的确认。

  • B收到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即发出确认报文段(ACK=1,ack=u+1,seq=v),B进入CLOSE-WAIT(关闭等待)状态,此时的TCP处于半关闭状态,A到B的连接释放。

  • A收到B的确认后,进入FIN-WAIT-2(终止等待2)状态,等待B发出的连接释放报文段。

  • B发送完数据,就会发出连接释放报文段(FIN=1,ACK=1,seq=w,ack=u+1),B进入LAST-ACK(最后确认)状态,等待A的确认。

  • A收到B的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对此发出确认报文段(ACK=1,seq=u+1,ack=w+1),A进入TIME-WAIT(时间等待)状态。此时TCP未释放掉,需要经过时间等待计时器设置的时间2MSL(最大报文段生存时间)后,A才进入CLOSED状态。B收到A发出的确认报文段后关闭连接,若没收到A发出的确认报文段,B就会重传连接释放报文段。

为什么是四次挥手?

因为当Server端收到Client端的SYN连接请求报文后,可以直接发送SYN+ACK报文。但是在关闭连接时,当Server端收到Client端发出的连接释放报文时,很可能并不会立即关闭SOCKET,所以Server端先回复一个ACK报文,告诉Client端我收到你的连接释放报文了。只有等到Server端所有的报文都发送完了,这时Server端才能发送连接释放报文,之后两边才会真正的断开连接。故需要四次挥手。

6 应用层

6.1  域名系统 DNS

许多应用层软件经常直接使用域名系统 DNS (Domain Name System),但计算机的用户只是间接而不是直接使用域名系统。

因特网采用层次结构的命名树作为主机的名字,并使用分布式的域名系统 DNS。

名字到 IP 地址的解析是由若干个域名服务器程序完成的。域名服务器程序在专设的结点上运行,运行该程序的机器称为域名服务器

域名解析过程

第一步:客户机提出域名解析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给本地的域名服务器。

第二步:当本地的域名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就先查询本地的缓存,如果有该记录项,则本地的域名服务器就直接把查询的结果返回。

第三步:如果本地的缓存中没有该记录,则本地域名服务器就直接把请求发给根域名服务器,然后根域名服务器再返回给本地域名服务器一个所查询域(根的子域)的主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第四步:本地服务器再向上一步返回的域名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接受请求的服务器查询自己的缓存,如果没有该记录,则返回相关的下级的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第五步:重复第四步,直到找到正确的记录。

第六步:本地域名服务器把返回的结果保存到缓存,以备下一次使用,同时还将结果返回给客户机。

6.2  文件传送协议

6.2.1  FTP概述

文件传送协议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是因特网上使用得最广泛的文件传送协议。

FTP 提供交互式的访问,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与格式,并允许文件具有存取权限。

FTP 屏蔽了各计算机系统的细节,因而适合于在异构网络中任意计算机之间传送文件。

FTP 特点

FTP 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一个 FTP 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FTP 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另外有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

6.2.3  简单文件传送协议 TFTP

TFTP 是一个很小且易于实现的文件传送协议。

TFTP 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和使用 UDP 数据报,因此 TFTP 需要有自己的差错改正措施。

TFTP 只支持文件传输而不支持交互。

TFTP 没有一个庞大的命令集,没有列目录的功能,也不能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6.4  万维网 WWW

万维网是一个大规模的、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

万维网用链接的方法能非常方便地从因特网上的一个站点访问另一个站点,从而主动地按需获取丰富的信息。

这种访问方式称为“链接”。

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来标志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

在万维网客户程序与万维网服务器程序之间进行交互所使用的协议,是超文本传送协议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使得万维网页面的设计者可以很方便地用一个超链从本页面的某处链接到因特网上的任何一个万维网页面,并且能够在自己的计算机屏幕上将这些页面显示出来。

HTTP 的主要特点 

HTTP 是面向事务的客户服务器协议。

HTTP 1.0 协议是无状态的(stateless)。

HTTP 协议本身也是无连接的,虽然它使用了面向连接的 TCP 向上提供的服务

无状态的是指:在向客户发送所请求文件的同时,服务器并没有存储关于该客户的任何状态信息。

6.5  电子邮件

发送邮件的协议:SMTP

读取邮件的协议:POP3 和 IMAP MIME

在其邮件首部中说明了邮件的数据类型(如文本、声音、图像、视像等),使用 MIME 可在邮件中同时传送多种类型的数据。 

6.5.2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MTP

1. 连接建立:连接是在发送主机的 SMTP 客户和接收主机的 SMTP 服务器之间建立的。SMTP不使用中间的邮件服务器。

2. 邮件传送

3. 连接释放:邮件发送完毕后,SMTP 应释放 TCP 连接。

6.5.4  邮件读取协议 POP3 和 IMAP

6.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为了将软件协议做成通用的和便于移植,协议软件的编写者把协议软件参数化。这就使得在很多台计算机上使用同一个经过编译的二进制代码成为可能。

一台计算机和另一台计算机的区别,都可通过一些不同的参数来体现。

在软件协议运行之前,必须给每一个参数赋值。

需要配置的项目

(1) IP 地址  

(2) 子网掩码  

(3) 默认路由器的 IP 地址  

(4) 域名服务器的 IP 地址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提供了即插即用连网(plug-and-play networking)的机制。

这种机制允许一台计算机加入新的网络和获取IP地址而不用手工参与。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