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RB和RE
(1) 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频率上连续12个子载波,时域上一个slot(时隙,14个ofdm符号)
(2) 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单元)频率上一个子载波,及时域上一个ofdm符号
注意:协议规定,5G每个时隙(非扩展CP)的符号数为14个(扩展CP情况下每个时隙有12个符号),而LTE(非扩展CP)每个时隙的符号数为7个。
RE和symbols的关系
symbols是ofdm符号,OFDM Symbol。时间上是0.5/7 ms(约为71us),频率上是整改带宽BW。个人理解:symbol在频率上连续12个子载波,时域上是一个ofdm(1/14ms LTE),,所以一个符号表示12个RE
简单说:一个12X14的方格,大的整个叫一个RB,每一个小块叫一个RE。另外,一个RE可存放一个调制符号(modulation symbol),该调制符号可使用QPSK(对应一个RE存放2bit数据)、16QAM(对应一个RE存放4bit数据)、64QAM(对应一个RE存放6bit数据)调制
(3) PRB是Physical RB,RB最终要映射到PRB上。 RB有两个概念:VRB(vitural)和PRB。上、下行系统分别将频率资源分为若干资源单元(RU)和物理资源块(PRB),RU和PRB分别是上、下行资源的最小分配单位。
下行用户的数据以虚拟资源块(VRB)的形式发送,VRB可以采用集中(localized)或分散(distributed)方式映射到PRB上。Localized方式即占用若干相邻的PRB,这种方式下,系统可以通过频域调度获得多用户增益。Distributed方式即占用若干分散的PRB,这种方式下,系统可以获得频率分集增益。
上行RU可以分为Localized RU(LRU)和Distributed RU(DRU),LRU包含一组相邻的子载波,DRU包含一组分散的子载波。为了保持单载波信号格式,如果一个UE占用多个LRU,这些LRU必须相邻;如果占用多个DRU,所有子载波必须等间隔。
2、帧结构(体现在数据链路层的概念)
(1) 5G中,一个帧(frame)内包含2个半帧(half-frame),每个半帧包含5个子帧(subframe),即一个帧包含10个子帧,一个子帧1ms;子帧0~4称之为半帧0,子帧5~9称之为半帧2。
(2) 每个子帧长度固定为1ms;子帧内包含的时隙数(slot)不确定,和子载波间隔(scs, Subcarrier Spacing)相关联:15KHz时,1个子帧包含1个时隙;30KHz时,1个子帧包含2个时隙;60KHz时,1个子帧包含4个时隙;120KHz时,1个子帧包含8个时隙.
(3) 具体子载波间隔
可以看出:子载波间隔越大,一个时隙的实际长度越短。 如对于URRLC业务,可利用较大子载波间隔缩短数据传输时间,以满足时延要求,对于mMTc业务,可利用较小的较小的子载波间隔,增加数据传输时间,扩大覆盖范围。
(4)对于每个slot(非扩展CP)的14个符号,协议规定每个符号可以是下行符号(D:downlink),也可以是上行符号(U:uplink),还可以是动态符号(X:flexible)
TTI Transport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
TTI是WCDMA系统引入的,是无线设备的工作节拍。每个TTI,设备的链路层与物理层之间交换一次数据。
WCDMA的TTI为10ms,HSPA的TTI为2ms,LTE的TTI压缩到1ms,5G NR的TTI可变,最大为0.5ms。
(如:5G低频子载波宽度是30KHZ,高频子载波宽度有120KHZ和240KHZ的选择,所以TTI变化了,低频的TTI是0.5ms,高频的TTI是0.125ms(对应的是120KHZ子载波宽度)。
5G高频中 10ms是一帧 高频(120KHZ)一帧包含80个时隙solt,每个0.125ms,每个slot在普通CP模式下分成14个符号)
LTE中REG和CCE概念
REG是Resource Element Group的缩写,一个REG包括4个连续未被占用的RE。REG主要针对PCFICH和PHICH速率很小的控制信道资源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分配灵活性。如下图左边两列所示,除了RS信号外,不同颜色表示的就是REG。(其中蓝色是RS(reference signal 参考信号))
CCE是Control Channel Element的缩写,每个CCE由9个REG组成,之所以定义相对于REG较大的CCE,是为了用于数据量相对较大的PDCCH的资源分配。每个用户的PDCCH只能占用1,2,4,8个CCE,称为聚合级别。如下图所示:
RBG(Resource Block Group) 为业务信道资源分配的资源单位,有一组RB组成;分组的大小和系统的带宽有关;关于时隙、RB、RE、PRB等概念的笔记
PRB (Phycical RB)
例如:
LTE支持的子载波宽度为15KHZ和7.5KHZ,也就是指的是子载波的间隔
每个PRB带宽为180KHZ
每RB子载波数目:180/15=12
所以20M的lte带宽,20=0.18*100+2,即20M带宽有100个PRB,其中2M为保护带宽
5G支持的子载波宽度为30KHZ,也就是指的是子载波的间隔。
每个PRB带宽为360KHZ
每RB子载波数目:360/30=12
比如100M频谱带宽(也叫系统带宽)
子载波数:3264
子载波宽度:30KHZ
传输带宽(也叫测量带宽):3264(12*272)*30=97920KHZ=97.92MHZ
占用带宽=子载波宽度*每RB子载波数目*RB数目
剩下的100MHZ-97.92MHZ=2.08MHZ带宽就分布在两边,起保护作用的,这个就是保护带宽。
假设UE 上报的CQI 为最大值15,其所对应的调制方式为64QAM,码率为0.926。则20MHz (对应100 个PRB)下,TD-LTE 系统物理层峰值最大速率计算如下:(PRB和RB可理解为一个概念)
①PRB 中RE数:(14符号/子帧)x(100个PRBx 12 RE/符号)=16800RE/子帧
在lte中,一个子帧有2个slot,
所以 2×100×84=16800 RE/子帧
TA:Tracking Area,跟踪区。
TA是LTE系统为UE的位置管理新设立的概念。 当UE处于空闲状态时,核心网络能够知道UE所在的跟踪区,同时当处于空闲状态的UE需要被寻呼时,必须在UE所注册的跟踪区的所有小区进行寻呼。
TAI是LTE的跟踪区标识(Tracking Area Identity),是由PLMN和TAC组成。
TAI = PLMN + TAC(Tracking Area Code)
多个TA组成一个TA列表,同时分配给一个UE,UE在该TA列表(TA List)内移动时不需要执行TA更新,以减少与网络的频繁交互;
当UE进入不在其所注册的TA列表中的新TA区域时,需要执行TA更新,MME(4G核心网模块)给UE重新分配一组TA,新分配的TA也可包含原有TA列表中的一些TA;
每个小区只属于一个TA。
3、NR物理信道和信号
(1)
PBCH和同步信号(SS)一起也被称为下行同步信道
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主要用来承载DCI(下行控制信息)
PUC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主要用来承载UCI(下行控制信息)
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主同步信号
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g signal),辅同步信号
(2)
(3) 信道映射关系
物理信道和传输信道的映射关系:
I 对于下行,BCH信息直接映射到PBCH进行发送,PCH和DL-SCH信息映射到PDSCH上进行发送;对于上行,RACH信息映射到PRACH信道进行发送,UL-SCH信息映射到PUSCH上进行发送。(不应该反过来对应吗?)
II 如图可知,BCH、PCH、DL-SCH、UL-SCH的数据在转换为物理层发送数据之前,都需要加入CRC(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RedundancyCheck):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差错校验码)保护,以便支持一次校验和重传,保护数据的可靠性。物理层发送的数据,除了PRACH信道外,都要经过编码和速率匹配、调制、资源映射和天线映射几个步骤,然后进行空口的实际发送。
下行
物理广播信道PBCH: 广而告之的信道,针对所有终端用户,合法和非法用户。
物理下行公共控制PDCCH:通过该信道,基站对终端实现集中式、远程调度。
同步信道PSS/SSS:通过该信道,基站宣告该小区在整个频谱中的位置,终端需要与之步调一致。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小区能够提供给终端的公共共享资源,真正的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下行资源,终端用完后,还要归还给基站,以便为其他用户服务。
解调参考信号DMRS:通过参考该信号,终端对上述下行信道进行解调。
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