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算法部分写作心得

1. 总述

首先,算法部分的写作风格与之前的abstract(摘要),introduction(引入)和related work(相关工作)都不太相同。摘要需要的是简洁清楚,并总领全文;引入需要将本论文的想法思路,以及所解决的问题叙述完整,需要体现故事性;相关工作仅需讲清楚与本文算法类似或者处于相同思路下的已有论文即可。但算法部分的内容需要细致且符合逻辑,要求用尽量简洁的语言将算法的各个部分讲清楚,同时还要很高的科学性。为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算法部分尽量不要按照写代码的思路来叙述。
2)长句子尽量改短或者分为两句,因为算法部分已经是在叙述一个新提出的算法了,如果句子还很长很绕的话,容易让看论文的人产生疲惫心理。
3)第一遍先写出完整的一个算法部分,再按照文章整体逻辑进行修改,以免在结构不固定的时候浪费时间去字斟句酌。

2. 举例说明

2.1 attention部分

attention部分

图1 原文对算法中attention部分的说明

上图1 叙述了本文算法中对attention(注意力机制)的应用过程。整体流程是先说明公式和和用到的一些参数,再将这个部分的示意图展示出来。
这种方式会导致两个问题:
1)阅读者在看到这个示意图之前,只能借助文字描述和公式对本部分进行理解,容易造成混淆。
2)图中所设计的参数 P ( ⋅ ) P(\cdot) P() Q ( ⋅ ) Q(\cdot) Q()在一开始就提到且应用在公式中,但是没有形象的说明。
所以后来将这个部分改成了以下形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具体改动如下:
1)将示意图移到了所有公式和参数的说明之前,先给阅读者一个整体的印象。
2)将示意图中参数 P ( ⋅ ) P(\cdot) P() Q ( ⋅ ) Q(\cdot) Q()的说明移到图注中,让阅读者在看完示意图之后就能对整体的流程有个初步的认识。

2.2 Self-attention部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2 自注意力部分第一段

这里需要注意,在注意力部分结束之后,因为另起了一个小节,所以我将公式5的结果重新叙述了一遍。但是这里本身不需要这样,强行多叙述一遍反而为显得繁琐。所以在修改时直接将公式5下标黄的那句话删除了。
为此我总结了以下两点:
1)当另起一节时,如果需要借用上一节的结论,并且与上次提到此结论的地方相隔较远,可以重新简要叙述一遍。例如图2中最下方标黄语句,此时我是借用了introduction中的结论,但是相隔较远,就简要复述了一遍。
2)当相隔较近时,则不需要重新叙述,不然会显得繁琐。

2.3 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3 分析

这段文字主要想体现的是自注意力与注意力的区别,先叙述了它们不同的权重计算方式,再单独叙述这两种方式带来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较难直观的将效果和其对应的注意力对应起来,于是改为了以下统一叙述的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结语

对于算法部分,我们的叙述方式要循序渐进,即先给出总体印象,再介绍局部细节。图片、公式的出现顺序,参数的说明时机都要把握好。
尽量避免出现长句子,如果一句话实在要包含很多的信息,建议拆分为几句来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