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之DRAM存储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定义与工作原理:
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通过存储电容中电荷的多少来表示二进制数据(0或1)。
由于电容会自然放电,DRAM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数据的稳定性。
特点:
集成度高:DRAM的存储单元结构相对简单,能够在给定的芯片面积上集成更多的存储单元,提高存储密度。
成本低:由于集成度高,DRAM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读写速度较慢:相比于SRAM,DRAM的读写速度较慢,因为涉及电容的充放电过程及刷新操作。
应用场景:
DRAM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中,如个人电脑、服务器、智能手机等。
它也被用于图形处理单元(GPU)和其他需要大容量存储的电子设备中。
刷新机制:
DRAM的刷新是维护数据完整性的关键。常见的刷新方式包括集中刷新、分散刷新和异步刷新。
集中刷新在系统特定的刷新周期内暂停正常的读写操作,进行集中刷新;分散刷新则将刷新操作分散到每个存储周期中进行;异步刷新则是集中刷新和分散刷新的折衷方案,允许DRAM在没有外部命令的情况下自行管理刷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