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参加5月软考高项考试的体会分享,是机会还是坑?

  大家好我是陈哈哈,参加了今年5月27日的软考信息项目管理师考试,我深知高项的难度以及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我在3月份工作最忙的阶段毅然决然选择了加入。至于为什么,至少在一个月前我还没搞明白报名的勇气从何而来。作为一名理想主义受害者,今晚难以入睡,冲动之余还是想要把这两个半月的感受分享一下,复盘的同时也希望给大家一个相对客观的踩坑体会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高项的含金量我想点进来的朋友也知道一二,用处大概包括:落户加分(北京除外)、挂靠费、副高职称、投标需要、提升管理能力、自我实现和学习力的体现等。这里不再过多赘述。但信息项目管理师这个证我想对每位技术人、管理者来说都有必要拿到,时不我待,建议趁早,以后会越来越难考。本文我大致从报班前的担忧报班后的孤注一掷过渡期的忧心忡忡冲刺阶段的“不怕开水烫”请重视软考的每一分走出考场几个方面来讲讲我的亲身感受。

☕报班前的担忧

  那是3月份的第一个周末,年后我仿佛一直在忙碌中度过,两点一线之余。又打开了压力释放神器王者农药,继第二个小号“我也不曾来过”上王者后,我的第3个小号“真是忘了来没来过了”也上了王者。我又一次卸载了游戏,熟悉的空虚感袭来,我想是时候干点什么了。

  好久没写文章了,懒得铺垫了兄弟们。没错,我在考虑是否报班考高项,做决定第一步当然是对这个事儿做个可行性研究;

  1. 此时离5.27软考时间还剩2个月零20天,辅导班价格小4000,略贵,有效期1年
  2. 辅导班完整课程6个月,这时候估计学生都开始刷题了,这时候我进去,岂不是凉半截?
  3. 如果下半年6月开始准备会不会靠谱点,如果考不过再学的性价比也高一些?
  4. 我虽然有点经验,算不上零基础也有限,客观点算0.1基础吧,然后。。。就这么决定了,竟没有什么道理可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回头看来,其实你不必想这么多,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当你决定并着手去干这件事的时候,或许已经成功了30%?28%?半年有半年的学法,一个月有一个月的学法,没时间废话了决定了就快上车!当你真的想拿证时,请不要犹豫,你犹豫的每一天都在影响你最终的通过率。除非你在想给第4个小号起什么名字?

🍇报班后的孤注一掷

  交了钱,即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当义无反顾,见狗咬狗。我是报了薛的班,第三天5本书准时寄到(包括最厚的讲义、精讲讲义、重点小册子、32小时通关、历年真题共五本),很可惜,这五本书我只在最后两周看了历年真题,其他都过期了😭😭。
  前两周一直在撸视频追进度,此时我还没意识到我和其他同学的进度差,只能不断往前走。并即学即用,我以本次考试为项目,梳理了关键路线清单里程碑deadline。不算不知道,以目前进度看5月初才能学完全部课程,5月12号完成2刷,5月20号练好好选择题,5月29号大致准备好案例的计算大题、背书题,6月5号准备好4篇论文并背好背景、过渡段、结尾(这时间其实有点不当人了),6月15号刷完近5年真题,6月20号备考完成。哇cool赶上了!这么看我还五一还能去玩儿两天~~哎?是5月27号考试???离谱!
  随即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进度压缩,快速跟进+赶工都招呼上,就差换高素质资源了。然后开启了1.5x速、1.75倍速,别笑,你会明白的。

🍈本就泥泞的路上迎面来了一个大逼斗,喜迎教材改版

  卷了三周后,在3月底喜迎高项3版换4版教材得通知,本以为是改动很小,直到直播课薛告知我们之前的录播课都不用看啦~~我心中一凉,两个字涌上心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薛安慰我们说,有个哥们连续准备2年,因疫情取消了4次考试,他第三版教材已经达到“能背”的程度,只求一考,一心求考!这下好了,大概要重学,相比之下我们是幸运的。虽然我感觉这是薛作为一位想让我们过的老师为我们编的一个故事,想了想还是要礼貌的感动一下,虽然没有办法只能面对现实。四月初到5月中旬安排了满满的4阶段课程,很累,但是每节直播课都有近千个小伙伴一起在讨论区交流,让我保持了不断向前的勇气。

🍉过渡期的忧心忡忡

  这里的过渡期即指四月→五月,此时在3月份的里程碑计划已经不再重要了,早已被压缩的不成样子。我想这个时期是最难熬的阶段,一来离考试时日不多,二是自己很明确的感觉啥也不会,关键是没有感到任何考试的压力,其实不是心态好,只是时间线太长麻木了而已。对于一个背负着使命的人来说,对目标的逐渐麻木是极端可怕的事。痛苦,才是保持清醒的最好方式。全麻了。

  复盘来看,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真空期,有充足的时间卷,但由于备考经验不足,对下面一个月的路线没有明确的认知,有所懈怠,这里是当前最后悔的地方,大概浪费了约一周。期间总想估算自己的通过率,可通过各种概率计算,最终也没有得出结果。甚至花时间去查过去几年薛押题的命中率,臆想着找到考试捷径。

  期间还忙里偷闲做分享,虽然只发了两篇文章,《备战软考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专栏竟已有38个老铁订阅了,放心,下半年会继续分享。也算是没有白白浪费时间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作为受害者的第一视角来看ed,当时我所谓的通过率、相对论、押题率只是给自己求个心里安慰罢了。实际情况是,确实在22年11月论文一押命中(质量管理),22年5月论文未押中(干系人管理),押题真没准儿。我相信作为等级同高考的密级试卷是没有泄题的,各辅导班仅通过所谓大数据押题,并无内情可言,至于准与不准,哈哈哈。所以押题率望各位还是看淡点,误服精神鸦片。越努力越幸运,不要总为自己的通过率担忧,估不出来的,估出来也不可信!下面是我领悟后分享在群里的感受,共勉。

  各位同学,从三月初进群到昨天,我一直在寻找高项万金油和捷径,计算各种通过率,寄期望于能算出自己到底能不能通过。现在发现几乎没有捷径可走,我们正站在历史的原点,前方一片漆黑,看不到自己的位置,也不要想确认自己的位置,只有不断往前走,才有希望。或许这才是越努力,越幸运的真正意义。 —— 陈哈哈

🍊冲刺阶段的“不怕开水烫”

  冲刺阶段指考前20天,五一刚过。这个阶段已经看淡了很多,逐步清晰了备考路线,薛说我们无论是前6个月开始学还是前3个月开始学,最有效率的总是那最后10天,最后5天!并且越到最后你会越忙。是的,我深有体会,本想最后两天调休备考,谁曾想最后两天四个重要的会,前一天晚上还在加班。别说了,都是泪。

  最后一周我有一位好朋友羊了,我很担心。而我想如果我羊了发高烧会不会弃考?答案是否定的,作为一个还有点骨气的中国人,发烧40度也不会影响我们在考场奋笔疾书,你也会的,对吧。同时祝今天高考的同学们(羊 or 没羊)顺利。

🍌请重视软考的每一分

  考前动员直播中我记得有这么个小插曲,一道动态规划选择题(净现值),一道题老师演算了一黑板,讨论区有个老哥说“为了这一分,至于么?”顿时“祝你44分”被刷屏。是的,很至于,每年无数人考44分,一分就可能辜负你半年的心血,对于一路走来的每一个同学来说都是至于的,因为大家都不想输,我们都是普通人不是天才。

  在考试过程中同样,选择、案例、论文三科,每一道题都会坚守到最后一分钟,多写一句答案,或许是过和不过的区别。考试时,一定要专注,多读几遍,别太相信自己的眼睛。

🍎走出考场

  当5月27号走出考场那一刻,我无比的轻松,空气中洋溢着笑容。无论结果如何,我也算走完了这一段苦旅,至于是否要再战,交给命运。

  三天后我对了答案,总体来看,这次考试选择、案例都较难,选择难在前30题,和以往时政不同,剑走偏锋,考的尽是新教材角角落落,作为没看过4版教材的我,无疑是很惨的。前30题错了18道(75题,45分及格),前十题错8道。我冷汗直冒,咬紧牙关对完了后面45题,错了9道。险胜。。。案例也不走寻常路,十四五规划、数据元揉到案例题中,只能说出题老师您太可爱了。案例自评46分,论文不敢说,因此我的通过率客观来讲超不过40%,已经有觉悟并开始备战11月。

  经验之谈,我考前历年选择题平均分在52分左右,最高59分,这次险过,你在做历年真题时,万不可以45分为目标,至少要以55分为目标!

  这次从押题来看案例全押错,论文二押对了一半。其实到这时候押题准确与否已不是关键,心态才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享到这,希望你我一路顺风,走得更远。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_陈哈哈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