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知识库:一文解决跨平台科研文献及笔记同步问题

本文分享了一个技术专家如何构建一个高效、优雅的学习笔记系统,包括文献管理(Zotero)、云存储(Nutstore)、Markdown编辑器(Typora和1Writer)以及图床管理(PicGo+GitHub)。通过整合这些工具,作者旨在提升知识深度和广度,确保知识分享的清晰度。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作为一个十级懒人,要么躺着要么在探寻提效工具的路上。

开始打工生涯之后,除了正常工作时间,总想利用业余时间提升一下自己,于是重新捡起了之前的研究方向。

决定重新开始后,先对着以前的文献库和笔记开始复习。然而,我又忍不住吐槽自己的知识库整理方式:分散、同步困难、自己都不想再看。

本着尽量完美且一劳永逸的初心,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之旅,却发现一路上都是坑,趟过之后才发现接受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种完美。

需求及目标

过去一直在找一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苦思冥想却不得其解。

然,慢即是快,把专注的知识点真正学透,比学很多个知识点要有效得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其实是对立统一的,举一反三才能提效

检验学习是否有效的方法:把所学的知识点讲述给小白听,让一个没研究过这个知识点的人也能听懂。

因此,写一个能让大多数人都看得懂笔记,就是一个将知识学透的过程。

复习自己以前的笔记,总是很少能够找到赏心悦目的,其原因主要归结于不良的习惯。

现有方案调研

网上有很多开源的、商业的平台、工具,但大多数不是收费贵就是体验不好,想要找到免费好用的方案就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各种尝试。最近逛遍了各大博客、网站,才找到今天这个还算凑合的方案。

我的原则就是优雅。那么,怎么定义优雅呢?

首先是高效,一切不为解决问题的输出都是在白白浪费青春。用过很多花里胡哨的软件,各种繁琐的操作步骤,输出完之后自己都不会再打开第二遍;有良好的检索功能,能够快速定位到需要的部分;又灵活的组织方式,我能够单独控制每个部分的行为。

其次是可靠,任何无意义的重复劳动都是在消耗生命。负责存储的最好是大平台,至少不会跑路;最好还有版本控制功能,能够实现文本级查阅和回溯;最好是开源的,不会因为需要氪金而增加使用成本。

接下来列举各大平台的优劣

文献管理方案

EndNote
优势:强大的引用支持,兼容各大文字处理软件
劣势:非免费,界面较为复杂,同步体验较差

Mendeley
优势:免费,提供云服务
劣势:免费存储空间有限

RefWorks
优势:较好的同步体验,兼容大多数的文字软件

JabRef
优势:基于BibTeX,对LaTeX用户友好
劣势:无法集成到文字软件中

Zotero
优势:开源免费,界面直观简洁,丰富插件支持,一键捕获文献,可拓展云存储
劣势:自带存储空间有限

云存储方案

OneDrive
优势:Windows友好,支持文件版本历史,量大
劣势:跨平台体验一般

iCloud
优势:苹果用户首选,优雅
劣势:非苹果用户体验一般

Google Drive
优势:跨平台支持
劣势:服务器在国外

Dropbox
优势:界面友好,跨平台支持,文件同步体验好,支持版本控制,文本级同步
劣势:免费版空间有限,高级功能要付费,

nutstore
优势:跨平台,版本历史回溯,文本级同步,支持WebDAV
劣势:免费版流量有限,

你问我为什么不列举国内大厂的方案?

额,你喜欢用百度云吗?

Markdown编辑器

Windows端

VSCode
优势:强大,支持Markdown扩展,免费开源。
劣势:不够轻量化。

Typora
优势:所见即所得的编辑模式,无干扰的界面,实时预览,支持导出多种格式。
劣势:高级功能需要付费。

Ipad端

Bear
优势:干净的界面,支持Markdown,支持iCloud同步,支持标签和组织功能。
劣势:高级功能需要付费,可能对于专业用户来说功能不够强大。

1Writer
优势:轻量级Markdown编辑器,支持实时预览,iCloud同步,支持WebDAV
缺点:功能相对基础,可能不如一些全能性编辑器。

你问我为什么只推荐markdown,其他的类似于Evernote的软件不好吗?

额,还行。但,不够优雅。

图床管理方案

由于markdown是纯文本编辑器,若要希望在我们的笔记中插入图片,必须要以添加链接的形式插入。要想随时随地打开markdown笔记时能看到图片,就需要图床来将图片存储在云服务器中。软件首推PicGo,它支持的云存储有以下几个:

腾讯云、阿里云
优势:国内服务器,快且稳定
劣势:贵

七牛云
优势:免费空间够用,服务器在国内
劣势:需要额外购买域名

GitHub
优势:免费且稳定,支持文本级管理
劣势:服务器在国外

Gitee
优势:国内的GitHub,速度快
劣势:有流量和访问频率限制

最终方案

zotero(文献管理)
nutstore(文本级云同步)
Typora(Windows端Markdown编辑器)
1Writer(Ipad端Markdown编辑器)
PicGo(图床管理)
Github(图床存储+笔记托管)

利用Zotero做文献管理软件,在Chrome中安装插件可以实现一键导入文献。Zotero的文献库存在Nutstore上,可同步PDF中的标记。Markdown文件存储在Nutstore上,可实现文本级同步,markdown文件中插入的图片链接存在GitHub图床中。修改完成后的笔记通过GitHub上传到仓库中,利用GitHub page进行托管,即可实现网页端查看笔记。为了保证良好阅读体验,笔记最好转成html。

最后采用的方案通过考虑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等进行了综合评估,但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最终方案肯定不是最优的,欢迎直接指出更好的方案。

操作流程

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浪费青春,这里仅列举大致操作流程,详细步骤请参考相应的文章。

全文操作步骤预计花费5 min~5 Hours,参考食用方法如下:

根据需求跳转到相应链接的博客,按步骤完成操作,随后跳转回来,完成下一流程,直至满足需求。

利用Zotero和坚果云搭建文献库

熟悉Markdown和Typora

使用PicGo和GitHub搭建图床

在Ipad中上传图片到GitHub图床
我的快捷指令

利用GitHub托管笔记

如何使用Git?请参考上一篇博客

还有各种疑难杂症问ChatGPT。

什么,你还不会用ChatGPT?看这里

最后

在互联网普及的年代,我们每天都被大量的毫无营养的无效信息充斥着,极少能看到让人赏心悦目的文章。

因此,本文本着不进一步破坏网络环境的原则,按照需求对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供个人学习使用,也欢迎广大网友提出宝贵的意见

最后,我们不生产知识,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dwgan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