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概述 第一章

1.1数据库系统概述

数据库的四个基本概念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例如数字、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语义:数据的含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概括来说,数据库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特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其他功能(如与网络中其他软件的通信功能)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开发工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数据管理: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数据处理:指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数据库技术是应数据管理任务的需要而产生的,其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人工管理阶段特点:
1)数据不保存,
2)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3)数据不共享、
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文件系统阶段特点:
1)数据可长期保存、
2)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文件系统管理数据缺点: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

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是数据独立性的最高阶段,
1)整体数据数据结构化
2)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展(数据共享可大大减少数据冗余,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
3)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
4)数据由数据库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安全性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

数据模型应具有:
1)比较真实的模拟显示世界
2)容易为人所理解
3)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两种数据模型

根据应用的不同目的,可将模型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概念模型,第二类是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第一类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第二类中的逻辑模型主要包括:
1)层次模型
2)网状模型
3)关系模型
4)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5)对象关系戴护具模型
6)半结构化数据模型
它们是按照计算机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

第二类中的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或在磁带或磁盘上的存取方式和存取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物理模型的具体 实现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任务,数据库设计人员要了解和选择物理模型,但用户不需要。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1)数据结构、
2)数据操作、
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
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一组完整性规则

概念模型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
3)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
4)实体型: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的同类实体,类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院系,入学时间)
5)实体集:同一类实体的集合
6)关系:属性间的关系 和 实体间的关系 ,实体之间的关系通常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实体—联系法(E-R方法)

层次模型

在数据库中定义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为层次模型:
1)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称为根结点
2)根以外其他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

层次模型像一颗倒立的树,结点的双亲唯一的。

数据操作: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
完整性约束:进行删除时,如果删除双亲结点的值,则相应的子女结点也被同时删除

层次模型优点:
1)层次模型的数据结构比较简单清晰
2)层次数据库的查询效率高,性能优于关系数据库,不低于网状数据库
3)层次数据模型提供了良好的完整性支持

层次模型缺点:
1)现实世界中很多联系是非层次性,如结点之间具有多对多联系,不适合用层次模型表示
2)如果一个结点具有多个双亲结点等,用层次模型表示很笨拙,只能通过引入冗余数据或创建非自然的数据结构来解决
3)查询子女结点必须通过双亲结点
4)由于结构严密,层次趋向于程序化

网状模型

在数据库中,把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集合称为网状模型:
1)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
2)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与层次模型一样,网状模型中每个结点表示一个记录类型(实体),每个实体可包含若干个字段(实体的属性),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实体之间一对多的联系。

网状模型完整性约束:
1)支持记录码的概念,码即唯一标识记录的数据项的集合
2)保证一个联系中双亲记录和子女记录是一对多的关系
3)可以支持双亲记录和子女记录之间的某些约束条件,例如某些子女记录要求双亲记录存在才能插入,双亲记录删除时也连同删除

网状模型优点:
1)能够更为直接的描述现实世界,如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双亲,节点之间可以有多个联系
2)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性能更高

缺点:
1)结构比较复杂,而且随着应用环境的扩大,数据库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利于最终用户掌握
2)网状模型的DDL 、 DML复杂,并且要嵌入某一种高级语言(如COBOL 、 C)中。用户不易掌握,不易使用
3)由于记录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存取路径实现的,应用程序在访问数据时必须选择适当的存取路径,因此用户必须了解系统结构的细节,加重了编写应用程序的负担

关系模型

基本术语参考这位兄弟写的:https://blog.csdn.net/qq_43437874/article/details/115283903

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是关系

完整性约束:
1)实体完整性
2)参照完整性
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优点:
1)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
2)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
3)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并发建立的工作

缺点:
1)查询效率不如格式化数据模型
2)为了提高性能,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对用户的查询请求进行优化,因此增加了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难度

数据库系统结构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

1、模式
模式又称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对应于概念级。它是由数据库设计者综合所有用户的数据,按照统一的观点构造的全局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总体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全局视图)。它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模式描述语言(Data Description Language,DDL)来描述、定义的,体现、反映了 数据库系统的整体观。

2、外模式
外模式又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对应于用户级。它是某个或某几个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外模式是从模式导出的一个子集,包含模式中允许特定用户使用的那部分数据。用户可以通过外模式描述语言来描述、定义对应于用户的数据记录(外模式),也可以利用 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对这些数据记录进行。外模式反映了数据库的用户观。

3、内模式
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对应于物理级,它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内部表示或底层描述,是数据库最低一级的逻辑描述,它描述了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存储方式和物理结构,对应着实际存储在外存储介质上的数据库。内模式由内模式描述语言来描述、定义,它是数据库的存储观。
在一个数据库系统中,只有唯一的数据库, 因而作为定义 、描述数据库存储结构的内模式和定义、描述数据库逻辑结构的模式,也是唯一的,但建立在数据库系统之上的应用则是非常广泛、多样的,所以对应的外模式不是唯一的,也不可能是唯一的。

数据库的二级映象功能和数据独立性

映象:是一种对应规则,说明映象双方如何进行转换。

外模式/模式映象
定义在外模式描述中,把描述局部逻辑结构的外模式与描述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式联系起来,保证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象
定义在模式描述中,把描述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式与描述物理结构的内模式联系起来,保证物理独立性

1.4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