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线程池工作原理

线程的创建和销毁代价比较高。为了避免频繁创建、销毁线程以及方便线程管理,需要使用线程池。
线程池的优点:
降低资源消耗:通过池化技术重复利用已创建的线程,降低线程创建和销毁造成的损耗。
提高响应速度:任务到达时,无需等待线程创建即可立即执行。
提高线程的可管理性:线程是稀缺资源,如果无限制创建,不仅会消耗系统资源,还会因为线程的不合理分布导致资源调度失衡,降低系统的稳定性。使用线程池可以进行统一的分配、调优和监控。
提供更多更强大的功能:线程池具备可拓展性,允许开发人员向其中增加更多的功能。比如延时定时线程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就允许任务延期执行或定期执行。
线程池工作原理
线程池中有一批固定的线程,称为核心线程,线程池收到任务后,先由核心线程去完成。
当任务增加,核心线程数量不够时,线程池会将新来的任务放在任务队列中,等有空闲的核心线程时再处理。
任务队列满了后,如果任务还在增加,线程池只能临时增加一批普通线程(非核心线程)来处理,这批普通线程一段时间后被清退。当时普通线程数量不够后,对于后面的任务只能执行拒绝策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readPoolExecutor的构造方法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int maximumPoolSize,
                          long keepAliveTime,
                          TimeUnit unit,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
    if (corePoolSize < 0 ||
        maximumPoolSize <= 0 ||
        maximumPoolSize < corePoolSize ||
        keepAliveTime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if (workQueue == null || threadFactory == null || handler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this.acc = System.getSecurityManager() == null ?
            null :
            AccessController.getContext();
    this.corePoolSize = corePoolSize;
    this.maximumPoolSize = maximumPoolSize;
    this.workQueue = workQueue;
    this.keepAliveTime = unit.toNanos(keepAliveTime);
    this.threadFactory = threadFactory;
    this.handler = handler;
}

构造方法中的参数
(1)corePoolSize(必需): 核心线程数。即池中一直保持存活的线程数,即使这些线程处于空闲。但是将allowCoreThreadTimeOut参数设置为true后,核心线程处于空闲一段时间以上,也会被回收。
(2)maximumPoolSize(必需): 池中允许的最大线程数。当核心线程全部繁忙且任务队列打满之后,线程池会临时追加线程,直到总线程数达到maximumPoolSize这个上限。
(3)keepAliveTime(必需): 线程空闲超时时间。当非核心线程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后,该线程将被回收。将allowCoreThreadTimeOut参数设置为true后,核心线程也会被回收。
(4)unit(必需): keepAliveTime参数的时间单位。有:TimeUnit.DAYS(天)、TimeUnit.HOURS(小时)、TimeUnit.MINUTES(分钟)、TimeUnit.SECONDS(秒)、TimeUnit.MILLISECONDS(毫秒)、TimeUnit.MICROSECONDS(微秒)、TimeUnit.NANOSECONDS(纳秒)
(5)workQueue(必需): 任务队列,采用阻塞队列实现。当核心线程全部繁忙时,后续由execute方法提交的Runnable将存放在任务队列中,等待被线程处理。
(6)threadFactory(可选): 线程工厂。指定线程池创建线程的方式。
(7)handler(可选): 拒绝策略。当线程池中线程数达到maximumPoolSize且workQueue打满时,后续提交的任务将被拒绝,handler可以指定用什么方式拒绝任务。
任务队列
使用ThreadPoolExecutor需要指定一个实现了BlockingQueue接口的任务等待队列。在ThreadPoolExecutor线程池的API文档中,一共推荐了三种等待队列,它们是:SynchronousQueue、LinkedBlockingQueue和ArrayBlockingQueue;
SynchronousQueue: 同步队列。这是一个内部没有任何容量的阻塞队列,任何一次插入操作的元素都要等待相对的删除/读取操作,否则进行插入操作的线程就要一直等待,反之亦然。
LinkedBlockingQueue: 无界队列(严格来说并非无界,上限是Integer.MAX_VALUE),基于链表结构。使用无界队列后,当核心线程都繁忙时,后续任务可以无限加入队列,因此线程池中线程数不会超过核心线程数。这种队列可以提高线程池吞吐量,但代价是牺牲内存空间,甚至会导致内存溢出。另外,使用它时可以指定容量,这样它也就是一种有界队列了。
ArrayBlockingQueue: 有界队列,基于数组实现。在线程池初始化时,指定队列的容量,后续无法再调整。这种有界队列有利于防止资源耗尽,但可能更难调整和控制。
另外,Java还提供了另外4种队列:
PriorityBlockingQueue: 支持优先级排序的无界阻塞队列。存放在PriorityBlockingQueue中的元素必须实现Comparable接口,这样才能通过实现compareTo()方法进行排序。优先级最高的元素将始终排在队列的头部;PriorityBlockingQueue不会保证优先级一样的元素的排序,也不保证当前队列中除了优先级最高的元素以外的元素,随时处于正确排序的位置。
DelayQueue: 延迟队列。基于二叉堆实现,同时具备:无界队列、阻塞队列、优先队列的特征。DelayQueue延迟队列中存放的对象,必须是实现Delayed接口的类对象。通过执行时延从队列中提取任务,时间没到任务取不出来。更多内容请见DelayQueue。
LinkedBlockingDeque: 双端队列。基于链表实现,既可以从尾部插入/取出元素,还可以从头部插入元素/取出元素。
LinkedTransferQueue: 由链表结构组成的无界阻塞队列。这个队列比较特别的时,采用一种预占模式,意思就是消费者线程取元素时,如果队列不为空,则直接取走数据,若队列为空,那就生成一个节点(节点元素为null)入队,然后消费者线程被等待在这个节点上,后面生产者线程入队时发现有一个元素为null的节点,生产者线程就不入队了,直接就将元素填充到该节点,并唤醒该节点等待的线程,被唤醒的消费者线程取走元素。
拒绝策略
线程池有一个重要的机制:拒绝策略。当线程池workQueue已满且无法再创建新线程池时,就要拒绝后续任务了。拒绝策略需要实现RejectedExecutionHandler接口,不过Executors框架已经为我们实现了4种拒绝策略:
AbortPolicy(默认): 丢弃任务并抛出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异常。
CallerRunsPolicy: 直接运行这个任务的run方法,但并非是由线程池的线程处理,而是交由任务的调用线程处理。
DiscardPolicy: 直接丢弃任务,不抛出任何异常。
DiscardOldestPolicy: 将当前处于等待队列列头的等待任务强行取出,然后再试图将当前被拒绝的任务提交到线程池执行。
线程工厂
线程工厂指定创建线程的方式,这个参数不是必选项,Executors类已经提供了一个默认的线程工厂。
线程池状态
首先认识两个贯穿线程池代码的参数:
runState:线程池运行状态
workerCount:工作线程的数量
线程池用一个32位的int来同时保存runState和workerCount,其中高3位是runState,其余29位是workerCount。代码中会反复使用runStateOf和workerCountOf来获取runState和workerCount。

private final AtomicInteger ctl = new AtomicInteger(ctlOf(RUNNING, 0));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COUNT_BITS = Integer.SIZE - 3;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CAPACITY   = (1 << COUNT_BITS) - 1;

// 线程池状态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RUNNING    = -1 << COUNT_BITS;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SHUTDOWN   =  0 << COUNT_BITS;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STOP       =  1 << COUNT_BITS;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IDYING    =  2 << COUNT_BITS;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ERMINATED =  3 << COUNT_BITS;

// ctl操作
private static int runStateOf(int c)     { return c & ~CAPACITY; }
private static int workerCountOf(int c)  { return c & CAPACITY; }
private static int ctlOf(int rs, int wc) { return rs | wc; }

RUNNING:可接收新任务,可执行等待队列里的任务
SHUTDOWN:不可接收新任务,可执行等待队列里的任务
STOP:不可接收新任务,不可执行等待队列里的任务,并且尝试终止所有在运行任务
TIDYING:所有任务已经终止,执行terminated()
TERMINATED:terminated()执行完成
线程池状态默认从RUNNING开始流转,到状态TERMINATED结束,中间不需要经过每一种状态,但不能让状态回退。
线程池的使用
1、线程初始化
默认情况下,创建线程池之后,线程池中是没有线程的,需要提交任务之后才会创建线程。
在实际中如果需要线程池创建之后立即创建线程,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法办到:
prestartCoreThread(),初始化一个核心线程
prestartAllCoreThreads(),初始化所有核心线程,并返回初始化的线程数

public boolean prestartCoreThread() {
    return workerCountOf(ctl.get()) < corePoolSize &&
        addWorker(null, true);
}

public int prestartAllCoreThreads() {
    int n = 0;
    while (addWorker(null, true))
        ++n;
    return n;
}

2、线程池关闭
ThreadPoolExecutor提供了两个方法,用于线程池的关闭:
shutdown():不会立即终止线程池,而是要等所有任务缓存队列中的任务都执行完后才终止,但再也不会接受新的任务
shutdownNow():立即终止线程池,并尝试打断正在执行的任务,并且清空任务缓存队列,返回尚未执行的任务
3、线程池容量调整
ThreadPoolExecutor提供了动态调整线程池容量大小的方法:
setCorePoolSize:设置核心池大小
setMaximumPoolSize:设置线程池最大能创建的线程数目大小
当上述参数从小变大时,ThreadPoolExecutor进行线程赋值,还可能立即创建新的线程来执行任务。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