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学】密码协议的安全性

        密码协议是用来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建立安全通信通道的方法。虽然密码协议中仅有很少的几组消息传输,但其中每条消息的组成都是经过巧妙的设计,而这些协议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制约。

        若如果协议涉及上出现漏洞,那么协议将存在验证的安全缺陷。所以在设计完一个协议后,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来分析所设计的协议是不是安全可靠的。

一、如何保证密码协议的安全性?

(1)攻击检验法

        这种方法就是采用现有的一些有效的协议攻击方法,逐个对协议进行攻击,检验其是否具有抵御这些攻击的能力,分析时,主要采用语言描述的形式对协议所交换的密码消息的功能进行剖析。

(2)形式语言逻辑分析法

        采用形式化语言对协议进行安全性分析归纳起来有四种:

  1. 利用非专门语言和验证工具来对协议建立模型并加以验证
  2. 开发专家系统,对密码协议进行开发和研究
  3. 采用能够分析知识和信任的逻辑,对协议进行安全性研究
  4. 基于密码系统的代数特点,开发某种形式方法,对协议进行分析和验证

(3)可证安全性分析法(重点)

        前面两个方法只能发现协议有存在安全隐患,但可证安全性分析法可以证明协议是安全的。可证明安全是一种证明密码学方案安全性的形式化方法,它将密码学方案的安全性规约为公认的计算难题。

二、可证明安全性分析法

(1)什么是可证明安全性?

        可证明安全的定义:

        可证明安全(Provable Security)是一种形式化的方法,用于证明密码学方案的安全性。这种方法通常涉及到将密码学方案的安全性归结为一个或多个已知困难问题的复杂度假设。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形式上的保证,即只要这些困难问题尚未被有效解决,那么密码学方案就是安全的。

        可证明安全的基本思想:

        如果一个密码学构造的安全性可以被证明至少与某个被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样难,那么我们可以相信该构造是安全的。这意味着,如果有人能够有效地破解该密码学构造,那么他们也能有效地解决那个困难问题。因为那些困难问题(如大整数分解、离散对数问题等)已经被广泛研究并且至今仍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密码学构造是安全的。

        两种安全证明方式:

(2)可证明安全的关键概念

  1. 困难问题(Hard Problem):这是指一类计算问题,其中最简单的情况也需要超过多项式时间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是密码学构造的基础,包括大整数分解、离散对数问题、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等。
  2. 规约(Reduction):归约是一种证明技术,它将一个新问题(通常是密码学方案的安全性)归结为一个已知困难问题。如果有人能有效地解决新问题,那么他也能有效地解决旧问题。
  3. 安全模型(Security Model):安全模型描述了密码系统预期达到的安全目标,以及如何形式化地定义这些目标。
  4. 攻击模型(Attack Model):攻击模型定义了攻击者的能力和限制,以及攻击者可以采取的不同攻击策略。
  5. 计算安全性和信息安全性:计算安全性是基于计算复杂性理论的,即认为某些问题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信息安全性则是指即使攻击者拥有无限的计算能力也无法破坏方案的安全性。
  6. 形式化证明:通过数学证明的形式展示密码学方案的安全性。这些证明通常需要遵循严格的逻辑规则和数学框架。

        将安全模型和攻击模型单独拎出来介绍!他们是密码学中用于评估密码系统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详细介绍安全模型

        安全模型描述了密码系统预期达到的安全目标,以及如何形式化地定义这些目标。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定义 (Security Definition)

        安全定义明确指出了系统或协议应该满足的安全目标。这些标准通常涉及机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认证性(Authentication)和不可否认性(Non-repudiation)等方面。例如,在加密系统中,机密性可能定义为即使攻击者拥有密文,也无法以不可忽略的概率获取明文。

② 安全游戏 (Security Game)

        安全游戏是一种形式化的框架,用来定义攻击者的行为和密码系统的响应。安全游戏通常包含一个挑战者(通常是密码系统的实现者或模拟者)和一个攻击者,攻击者试图违反安全定义。游戏的结果通常用来衡量密码系统的安全性。

        如果攻击者在游戏中的成功概率可以被限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如小于某个可忽略的常数),则认为系统或协议是安全的。

③ 安全属性 (Security Properties)

        安全属性是安全定义的具体化,它们描述了系统或协议应满足的具体安全要求。例如,机密性属性可能要求任何非授权方都无法获取敏感信息;完整性属性则要求信息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

④ 假设 (Assumptions)

        假设是安全模型的基础,假设可以不止一个,它们定义了模型适用的前提条件。这些假设可能涉及密码学难题的难解性(如大数分解、离散对数问题等)、计算环境的特性(如计算资源的有限性)、通信信道的特性(如是否可靠、是否可篡改等)。

⑤ 形式化证明 (Formal Proof)

        形式化证明是验证系统或协议是否满足安全定义和安全属性的关键步骤。它使用数学逻辑和推理规则来严格证明系统或协议的安全性。形式化证明通常基于假设,并遵循一定的证明框架(如归约证明)来构建证明过程。

(4)详细介绍攻击模型

        攻击模型定义了攻击者的能力和限制,以及攻击者可以采取的不同攻击策略。攻击模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① 攻击者的能力 (Adversary's Capabilities)

        攻击者的能力描述攻击者可以执行的操作、可以访问的资源以及可以掌握的信息。例如,攻击者可能能够窃听通信、篡改消息、伪造身份或发起拒绝服务攻击等。

知识 (Knowledge)

        知识描述了攻击者所掌握的信息量。这可能包括密码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密钥的某些部分、用户的行为模式等。知识的多少直接影响攻击者的成功率和攻击策略的选择。

③ 计算能力 (Computational Power)

        计算能力指的是攻击者可以使用的计算资源(受限的)。这包括计算速度、存储空间、网络带宽等。在实际中,计算能力通常被假设为有限制的,以符合现实世界的约束条件。

④ 时间限制 (Time Constraints)

        时间限制描述了攻击者可以在多长时间内完成攻击。这有助于评估攻击的现实可行性和对系统安全性的潜在影响。在某些情况下,时间限制可能非常严格(如实时系统),而在其他情况下则可能相对宽松。

⑤ 攻击类型 (Types of Attacks)

        攻击类型是指攻击者可能采取的不同攻击策略。这些策略可能包括被动攻击(如窃听)、主动攻击(如篡改)、内部攻击(来自系统内部的攻击者)和外部攻击(来自系统外部的攻击者)等。

⑥ 攻击者的目标 (Adversary's Goals)

        攻击者的目标是指攻击者希望通过攻击实现的最终目的。这可能包括获取敏感信息、破坏数据的完整性、破坏系统的可用性、伪造身份或逃避责任等。明确攻击者的目标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防御策略和安全措施。

  • 20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