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编译:模块(initrd.img)过大

Round 1(墙裂推荐)

可以在配置.config时去除调试信息。
XWindows下配置.config:

make xconfig

非图形界面下配置:

make menuconfig

不推荐直接make config,界面最不美观。
以在xconfig为例,在Kernel hacking的目录下取消Kernel debugging,save后继续编译即可。
请添加图片描述

Round 2

如果不按照方法一编译内核,就只能在安装时添加参数INSTALL_MOD_STRIP了,不过会加长编译时间。
sudo make modules_install 改为

sudo make INSTALL_MOD_STRIP=1 modules_install

如果是编译成deb包的,就输入

sudo make INSTALL_MOD_STRIP=1 deb-pkg
在摄影中,光源和曝光是两个关键因素,它们共同决定了照片的质量和视觉效果。以下是关于两者对比及如何影响相机拍摄效果的具体分析: --- ### 光源的影响 1. **定义** 光源是指照亮被摄物体的光线来源,包括自然光(如阳光)和人造光(如灯光、闪光灯)。不同光源会影响画面的颜色、亮度以及阴影的表现。 2. **色温作用** 色温以开尔文 (K) 为单位衡量光源颜色特性。低色温(约2000–3000 K)呈现暖色(橙黄色),色温(超过5000 K)则偏向冷色(蓝白色)。正确设置白平衡能够补偿不同光源带来的色彩偏差。 3. **方向性强度** - 直射光会产生鲜明的影子并增加纹理细节。 - 柔和散射光减少硬边阴影,适合人像或静物摄影。 - 强烈光源可能造成过曝区域,而弱光源需要更长快门速度或更ISO值来捕捉足够信息。 4. **动态范围限制** 当场景中有极大亮暗差异时,传感器无法同时记录所有层次细节。此时需借助HDR技术或多张合成解决这一问题。 --- ### 曝光的作用 1. **基本原理** 曝光指感光元件接收多少光线的过程,由三要素组成:光圈大小(f-stop),快门时间(shutter speed),以及感光度(ISO)。这三者相互关联构成所谓的“曝光三角”。 2. **过度/不足曝光后果** 如果曝光过多,则明亮部分失去细节;反之若欠曝,则黑暗部位变得死黑无细节。理想状态应保持主体清晰可见且保留尽可能多的信息层阶。 3. **手动调整技巧** - 加大光圈可以让更多光线进入但降低景深。 - 减慢快门能延长进光时间但也容易引入运动模糊。 - 提升ISO虽增强敏感度却伴随噪声增多的风险。 4. **测光模式选择** 不同测光方式适用于各类情况: - 点测光专注于小面积精确控制; - 局部测光兼顾局部整体关系; - 平均测光综合考虑整个画面平均亮度水平。 --- ### 综合应用实例 假设在一个室内环境中拍摄人物肖像照: - 若仅依赖现有微弱环境照明,则必须适当提ISO或将快门放慢才能保证正常曝光,但这可能导致噪点增加或者手抖导致的画面不稳。 - 反之如果加入辅助人工补光装置比如柔光箱,则即使维持较低灵敏度设定也能获取良好结果,并且还能塑造更具立体感的脸部轮廓线条。 因此,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往往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手段达到最佳表现力。 ---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