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概念
计算机网络组成
硬件主要由主机(端系统),通信链路(双绞线,光纤等),交换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和通信处理机(网卡等)组成。
软件主要包括各种实现资源共享的软件和方便用户使用的工具软件。
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规定了网络传输数据是所遵循的规范。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到因特网上供用户直接使用的主机组成,用于通信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为边缘提供连通性和交换服务。
计算机网络功能
- 数据通信
- 资源共享
- 分布式处理
- 提高可靠性
- 负载均衡
计算机网络分类
广域网提供长距离通信,连接广域网的各结点交换机的链路一般是高速链路,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
城域网大多采用以太网技术。
局域网一般用微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线路相连。
个人局域网指在个人工作地方将消费电子设备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也常称为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
公用网:电信公司出资建造的大型网络,付费使用
专用网:某部门为满足本单位特殊业务的需要而建造的网络。
交换技术指各台主机之间,各通信设备之间或主机与通信设备之间为交换信息所采用的数据格式和交换装置的方式。
星型总线型环形多用于局域网,网状多用于广域网
广播式:所有联网计算机都共享一个公共通信通道,每台计算机收到分组通过检查目的地址来决定是否接收分组(局域网采用,广域网的无线,卫星通信网络)
点对点:每一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不直接相邻结点通过中间结点的存储转发通信。
是否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机制是点对点与广播式网络的重要区别。
广域网基本都属于点对点网络。
计算机网络标准化
相关组织: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速率:
带宽:
注意速率和带宽的区别的联系
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带宽
吞吐量
理想状态
时延
发送时延: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bit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bit发送完毕所需时间
传播时延:一个bit从链路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需时间。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时延带宽积
往返时延RTT(Round-Trip Time)
信道利用率
例题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分层的基本原则:
分层结构的相关概念
上层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参考模型中称为服务原语:
有应答服务:4类原语——请求,指示,响应,证实
无应答服务:2类原语——请求,指示
协议是水平的,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
服务是垂直的,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
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
-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 可靠服务与不可靠服务
- 有应答服务与无应答服务
分层结构模型
OSI参考模型
点到点通信(主机之间的通信,通过硬件地址orIP地址标识)
(1)物理层:在物理媒体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传输单位:比特
定义接口特性,定义传输模式,定义传输速率,比特同步,比特编码
(2)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传输单位:帧。
成帧(定义帧的开始和结束),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访问(接入)控制/控制对信道的访问(介质访问子层)。协议:SDLC,HDLC,PPP,STP
(3)网络层:把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传输单位数据报。路由选择,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拥塞控制。
网络层协议:IP,IPX,ICMP,IGMP,ARP,OSPF…
端到端通信(进程之间的通信,进程由端口号标识)
(4)传输层: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可靠服务),传输单位报文段TCP/用户数据报UDP:可靠/不可靠传输,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复用分用。
相关协议:TCP,UDP
(5)会话层:向表示层实体/用户进程提供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地传输数据,这就是会话,也即建立同SYN(利用传输层端到端的服务,允许不同主机上各个进程之间进行会话):建立管理终止会话,使用校验点可使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同步点继续恢复通信,实现数据同步。
(6)表示层: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法(语法和语义):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
(7)应用层:用户与网络的界面。典型协议有: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SMTP,万维网HTTP
TCP/IP参考模型
网络接口层:从主机或结点接收IP分组,并将其发送到指定物理网络上
网际层(主机-主机):分组发送,路由选择,无连接服务,分组的有序交付由高层负责。
传输层(应用-应用/进程-进程):对等实体的会话: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面向连接/无连接)
应用层(用户-用户)
五层参考模型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