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
对待成长中的问题,要看清问题的来源和本质,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09.01 没有成长目标
这里一切问题的根源,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由此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没有人能替你回答。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不需要解决的问题。
09.02 没有学习动力
分成两个问题:总机和力量。
动机来自成长目标、人生目标、价值观。
力量来自体力、精力、智力等。
一般讲的没有学习动力,多数指的是缺乏动机。对于家长和老师而言,学生缺乏学习动机,不能听之任之,办法是启发、引导、诱导。这需要指找到人性中本能的需要,加以开发利用。
这是一个个体问题,不是一个社会问题。就全社会而言,不需要所有的人都有强劲的学习动力。
09.03 拖延懒惰
通常讲的拖延症。人的自然特性,原因是动机不强烈,或外在强制力不足。
一是要从小开始形成好习惯;二是强化动机;三是在可接受的情况进行强制。
更重要的时间计划的合理性。
09.04 缺乏信心
一是要建立合理的目标,要体现个体差别。
二是要允许不同的学生的成长效率有所不同,有高有低,都要接受,不能一刀切,甚至层层加码。
学生缺乏信心,多数是因为分配的任务超出了完成能力,要减少学生的负担,欲速则不达。
09.05 玩手机玩游戏停不下来
原因安排合理的成长任务,很多家长不怎么知道管孩子,只会说“不要玩手机!”、“抓紧做作业!”等,完全没有说服务力,小学高年级到初中的学生,发现家长已经不是对手的时候,就完全失控了。这就是说,有些家长本来就不具备成长管理的能力,你给讲什么道理都是没有用的。
09.06 心理脆弱,不能批评
有此孩子说几句就哭了。很可能是心理问题,需要看心理医生。切忌用强。
09.07 叛逆心强,家长说什么反驳
给孙猴子找个师傅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