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成长管理 第10章 成长计划

文章阐述了一个全面的成长计划体系,强调面向未来、主动性成长、自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目标的量化管理。它涵盖从基础项目如语数外到专业项目计划,同时提倡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自学、导学和研讨,以及有效的任务执行和考核。成长管理涉及时间管理、责任明确、用人制度和财务支持,旨在确保个人成长的有效性和方向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成长计划是成长管理的主要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

10.01 成长计划

一、计划原则

1、面向未来,兼顾现在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在制定成长计划时有所不同。以2005年以后出生的人为例,就业时间大约在2035年之前,这样就一定要以成长计划的完成时间点为目标时间点,不能是现在,更不能是过去。长期以来,一些家长都是以过去的事例为依据来进行成长决策的。

幸福生活,快乐成长。

2、强调成长的主动性,调节被动性。

本文认为10岁至20岁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从被动成长到主动成长(自主成长)的过渡。也就是说,10岁以前,是完全被动成长阶段;10岁至20岁之间为过渡阶段;20岁以后为完全主动成长阶段。成长主体自己奔向成长目标是成长的开始。如果总之被动掌握一些知识和能力,虽然耗费了很赶时间和精力,最后很可能被成长主体放弃,因为这不是他自己的目标。

3、取法乎上。

本文倾向于以志存高远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于得过且过者或特种教育方向的的问题不在研究范围之内。尽可能将目标定的高一些。

4、全面发展,重点突出。

成长计划,应包括全要素成长内容,以完美人格、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为成长目标,既要综合考虑,又要重点突出。未来要能就业和不能就业两种思想准备。主要是指低龄阶段要方向明确。

5、业以致学。

注重专业方向的确定,尽快介入专业圈子。目标决定过程,需求决定生产。也就是要打牢基础的前提下,尽早明确未来的方向,并介入专业圈子。

6、用以致学。

学习任务尽量创造条件进行生产实践。

比如学木匠时直接做一套真正使用的家俱。

学习程序设计时直接做一个自己或别人可以使用的软件。如果没有人使用,这就是无效劳动,会和不会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专业学习的结果是不是具有价值或使用价值是重要的衡量标准。

立即就业。人的最佳工作年龄是15至25岁。

如程序设计、表演、教育、文学创作、艺术创作、产品设计、创意设计、商业活动、金融投资。

7、成才、应试、素质要兼顾。

即要成才,又要应试,还要生活。

8、强调自学、导学、研讨。

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强调自学,形成自学能力。

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等适当组合,统一规划。增强利用先进设备、手段、方法强化自学和实践。

强调群体性原则,学习或实践过程要进行交流。

都要在计划中体现出来。

9、使人的成长成为认真管控的第一工程。

总之,人的成长是第一工程。要充分重视。

10、全时时间管理。

包括成长主体的每天24小时,都要纳入管理范围内。睡眠也是项目之一。规定休息的时间必须休息,不能把休息时间挪作他用,这和公司动作中挪用资金同罪论处。

学校的教育管理是每周5天8小时加不确定量作业。

以上共识,是成长计划的必要原则。

二、计划组织

计划是一种管理职能,管理必须是组织化行为,一个人管理就不能叫管理了,叫个人行为。前文已经述及,不是有董事会、总经理啥的吗?那要正式履职呀!这里要区别一下管理的专治和民主,民主要利益分配上会更加公平,专治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可举例。总负责人至关重要。一把手工程。

制定、执行、监督、考核、验收等都要有确定的人员负责。分工及责任必须明确。要有相关责任不能有效履行时的对策。

1、正式的管理组织。

不能口头说说,要有一个确定组织形式和组织活动。

可以叫“OOO成长工程公司”,“OOO成长工程指挥部”,“OOO成长工程管理委员会”,都可以,明确成员办公地点和方式,是否为有偿劳动等。孩子一出生,这个组织就应该建立起来。

规范化、信息化、常态化。就像一个正式的企业运作一样。不能想起来管管,自己一忙就丢一边了。你在别的单位怎样工作,在成长工程管理中就怎样工作。

2、明确的责任范围。

职责明确是管理的前提,参与人员必须恪尽职守,所有工作任务的完成都必须形成书面文件,并对工作效果进行定期考核。董事长或总经理负责分配任务啦,分配不出去的,暂时必须自己承担。

3、有效的用人制度。

用人制度是指免费工作的人员不能满足需要时,如何选人用人,要形成机制和办法。现在付钱请人介入成长工程的还很罕见。本人倡导这一市场化解决问题的方案。一般我们是知道请老师上课、补课,但你这个课就选错了,什么老师都没用吧?这个比例很大,所以之前的管理决策更重要。

4、合理的项目决策。

成长过程中,成长项目的选择至重要,这是计划的主要内容,长、中、短期计划都要有,要科学规划。

不能决策很随意,发现小区里有教画画的就去学个画画,有教数学的就去辅导个数学。邻居孩子学跆拳道也跟着去学,杂乱无章,方向和目标都不明确,很可事倍功半。

一般的方法是把选择题看成判断题。对每一个可能选项都要进行过滤。

5、有力的财务支持。

市场经济是可以满足你各种需求的消费,但是要付钱。

三、目标计划

目标是计划的灵魂。没有有价值的目标,就不用计划了,一个人如果随遇而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就不用计划了。一个工程因为重大,才需要制定周密的项目计划,如果随便搭个积木玩玩就不用计划了,所以,成长计划存在的的必要条件是目标的规模是否足够大、等级是否足够高。

目标计划是一个总体计划,不包含具体可执行的成长内容,但要进行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估,以便及时调整目标计划。计划文档名称可以写成“OOO成长计划__目标计划”。

1、最终目标。

相当于人生目标。是成长计划的总指引。可以榜样人物为目标。

2、阶段目标。

制定阶段性目标。包括分要素成长水平,升学目标等。(阶段划分)

3、要素目标。

每个成长要素的总体目标。

4、分项目标。

按计划项目,确定目标。(项目计划)

5、任务目标。

如考试分数、获得等级评定、达到的训练指标等目标。(成长任务)

所有目标尽量进行量化,便于考核评估。与任务的相关度有关。

四、项目计划

项目是成长要素的具体化。

项目计划要列出所包括的任务内容、阶段、要求等。

项目计划的周期可以是整个成长过程,也可以分阶段制定。

制定项目计划是请参考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类文件。个别内容可直接使用。

要素项目间有时没有明确的界限。

项目计划要根据目标相关度调整内容多寡和深浅程度。

五、任务计划

1、成长任务。

成长任务是计划项目的组成部分,是计划的最小单位。是一个具体的学习或活动任务。每个任务的时间跨度一般不超过一个学期。成长任务之间存在次序和关联。

  1. 任务属性。

  1. 所属要素。

  1. 所属项目。

  1. 所属阶段。

  1. 所属学科。

  1. 任务场所。

  1. 执行时间(日程)。

  1. 责任人员。成长管理组织中对此任务负责的人员(老师、辅导员、考核人员、评价人员)。

  1. 任务成绩。

3、任务确立。

确定在什么时段完成哪些任务。把每项可能需要完成的任务过筛子。此项计划工作量巨大。任务处理流程。

  1. 任务计划。

落实到每一天的具体时间的成长内容。

  1. 制定任务大纲。参考每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如“小学五年级语文”是一个计划任务。那么要有教学大纲。

  1. 编写日程表。

  1. 任务记录及完成情况总结。

  1. 任务考核评价。考试分数或考核结果要记录。根据成绩还要做进一步处置。

六、计划执行

1、成长主体任务计划的执行。

成长任务当然主要是由成长主体来完成,成长任务的执行要有记录(日志)。

2、任务责任人员相关工作的执行。

管理组织成员相关工作的完成,如老师的授课、检查作业等。

3、考核评价人员任务的执行。

任何一方没有完成相关任务,都可能致使用成长主体不能很好地完成成长任务。

  1. 计划考评。计划任务执行情况的考评。分为自评和成长管理组织的考评。成长管理组织主要职能这一。对成长主体及相关责任人员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评。这既包括对成长主体考核,也包括对管理责任人员的考评。考评包括几种方式。

  1. 即时。时刻对正在执行的任务进行考察评定并发表意见。(听课)

  1. 定期。管理组织应定期组织对成长主体计划完成情况的考察和总结,以便及时应对新的变化和解决出现的新问题。

  1. 定性。定性尤其重要。主要是对计划项目是否成立做出决策。

  1. 定量。计划任务完成度考核。并根据情况采购措施。

  1. 统计。管理流程中的各项工作事项统计和分析。

  1. 评分。单一成长主体无法执行评分。是指管理组织中包括多个成长主体时,可以分任务评分。以确定完成情况的好坏。

  1. 奖励。对成长主体的激励机制。

  1. 调整。计划任务的调整。根据原有任务完成情况和学科方向的变化,调整以后的任务内容。

10.02 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是贯穿整个成长过程的计划。这里列举一些必要的计划,根据成长目标的不同进行增减。项目计划按成长要素进行分类。

一、基础项目计划

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的成长项目,主要属于文化和知识要素,在高中毕业前完成。主要有15个。可以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调整。

语数外、理化生、史地哲、音体美、文验活。

语文(不含文学,另做计划)、数学、外语(两门)。

物理、化学、生物。

历史(中外科艺)、地理、哲学(思想政治、哲学、逻辑学等)。

音乐、体育、美术。

文学、科技实验、社会活动。

目标学科相关度评估:即影响目标学科的重要性程度。如语文与文学的相关度就是“很高”,相反数学与文学的相关度就“很低”,这还要考虑细分学科的具体情况。相关度用于确定成长项目执行的升降幅度。

结合竞争因素的综合调整策略:范围调整。是否增加内容。进度调整。深度调整。方法调整。

请参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

二、要素项目计划

就是按照成长要素划分的项目计划。再加一个综合类项目计划,共八个类别。

1、体质类项目计划

2、情感类项目计划

3、文化类项目计划

4、知识类项目计划

5、能力类项目计划

6、作为类项目计划

7、思想类项目计划

8、综合类项目计划

三、专业项目计划

你选择什么学科方向就制定什么计划。

总之,项目计划是按学科大类做学习、训练或活动计划。大约需要60多个。

10.03 任务计划

一、成长任务

1、成长任务的定义。成长任务是成长计划的最小单位,是项目计划的细化,一般以一个学习或生活周期的时长范围为限。一般为一个学期或假期的任务安排。是可以在一个自然期间内完成的学习或实践任务的序列。完成一个成长任务所用的时间不是连续的,是多次执行才能完成的一个任务,但任务内容具有整体性和连惯性。

一个项目计划包括多个成长任务,跨越多个自然期间。每个成长任务都要独立进行计划、执行、考核、评价,属于同一项目计划的成长任务要汇总并统一考核。

成长任务也是成长导师基本的日程管理内容。

2、成长任务的时长。即一个任务消耗的总时间长度,按小时计算或按课时计算,为准确起见,最好按小时计算。每个成长任务的时长,表示某些成长内容消耗的学习时间,是学习经历的具体现,这本身也是一种成绩。单次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个小时。

3、成长任务的计划。即课程大纲或教材。期中任务的目标、重点、方法、要求、内容、考核等要明确。学校课程的任务内容无法改变,全国统一。自订任务要自己明确。

4、成长任务的排程。在时间管理一章已经提及。

5、成长任务的执行。上课。

6、成长任务的考核评价。总结。

区分与校内任务和校外任务。被动任务与自主任务。上好每一门课。日积月累。

二、工具应用

软件操作演示。专用成长管理软件。

知识拓展推荐:

  1. 《营养学》[美] 弗朗西斯•显凯维奇•赛泽 主编

  1. 《情商》[美] 丹尼尔•戈尔曼 著

  1. 《时间简史》[英] 史蒂芬·霍金 著,许明贤,吴忠超 译

  1. 《智能时代》吴军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