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编程与数学 01-010 青少年成长管理 第三章 要素 8_1 成长要素

本节提出了成长要素的概念,由于青少年成长的内容与教育的内容存在对应关系,所以全面回顾了国内外古往今来的教育思想,指出成长管理需要和教育一样,对成长的具体内容做出合理的界定和划分。最终,将成长要素概括为:体质、情感、文化、知识、能力、作为、思想,这七个要素。也是为成长管理设定了范围。

成长意味着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不断进步,包括身体健康、情感交流、文化素养、知识学习、能力提升、行为表现和思想成熟。

Growth mean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all aspects of life, including physical health,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literacy, knowledge learning, ability enhancement, behavior performance, and intellectual maturity.

—— 约翰·杜威 (John Dewey) | 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及教育改革者 | 1859 ~ 1952

第一节 成长要素

本节摘要:本节提出了成长要素的概念,由于青少年成长的内容与教育的内容存在对应关系,所以全面回顾了国内外古往今来的教育思想,指出成长管理需要和教育一样,对成长的具体内容做出合理的界定和划分。最终,将成长要素概括为:体质、情感、文化、知识、能力、作为、思想,这七个要素。也是为成长管理设定了范围。

关键字:成长要素、教育要素、“六艺”、“七艺”、教育方针。

一、什么是要素

要素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但其核心概念指的是一事物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或构成要素,是决定该事物特性和功能的关键因素。下面列举几个不同领域的要素定义:

  1. 哲学与科学:要素是指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或现象,比如在化学中,元素是物质的最基本组成要素;在生物学中,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要素。
  2. 系统论:要素是在一个系统内部不可分割的部分,它是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系统特性。要素在系统中既有独立性又有整体性,它们按一定规律组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的系统结构。
  3. 艺术与创作:在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要素是指作品构成的基本元素,比如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色等。
  4. 商业与管理:在商业模型、项目管理或战略规划中,要素可能包括市场分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财务要素、营销策略、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组成部分。
  5. 教育与个人发展:在教育和个人成长方面,成长要素可能包括认知能力、社交技巧、情绪智力、价值观培养、身心健康等多个层面。

要素这一术语普遍用于表示任何复杂事物得以存在、发展或运行所必需的那些基本组成部分或关键属性。

二、什么是成长要素

成长要素是指影响个体或系统发展成熟的必要条件或核心组成部分。在个人成长方面,这些要素通常涵盖了一系列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精神、心理、社交和生理等方面的关键因素。就是说人的成长,到底什么事更重要,不能遗漏。

那么究竟人的成长有哪些要素呢,还得从教育要素说起。

三、从教育要素说起

教育的要素,是对教育内容的概括,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对教育内容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可以从比较找到当下我们应当重视的教育或成长的内容。所谓的要素,也就是核心内容。

古往今来,教育思想、教育方针、教育要素,实际上说的都要被教育者也就是成长主体,塑造成一个什么的人,而成长管理是从成长主体的角度来探讨把成长主体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为此,我们把成长的内容划分为几个大的方面,叫做成长要素。

要分析成长要素,先从历来的教育思想即教育内容来着手。首先是我国古代、代现代、新中国等不同时期的演进;再有就我国的教育受到前苏联的影响深远,是很多教育思想的来源;还有西方教育思想的演进;还有就是当今的教育思想了。

四、我国不同时期教育内容的变迁

中国的教育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显著的演变,这些变化不仅折射出各个时代的特色,也反映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需求的变迁。从古代到近现代,教育的轨迹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在奴隶社会时期,教育内容主要围绕军事训练展开。夏朝时期,射箭等技艺成为教育的重点。进入商朝,教育开始涵盖礼仪、宗教祭祀以及基础的文字和数字知识。到了西周,"六艺"教育体系成型,包括礼(礼仪)、乐(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算术),这标志着对贵族子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视。

封建社会前期,秦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教育的主导,汉武帝时期《五经》成为官方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培养治理国家的官僚。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内容在儒家经典的基础上,融入了佛教、道教的影响,同时注重文人士大夫的个性修养。

隋唐至宋元时期,科举制度的确立对教育内容产生了深远影响。隋唐时期,"四书五经"成为主流教育内容,文化艺术教育也得到了发展。宋朝时期,教育更加规范化,书院的兴起推动了思辨和讨论的教学方式,理学成为教育的重要部分,强调了理想人格的培养。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四书五经"和程朱理学继续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民间也开始流传科学技术和农耕知识等实用技术教育。

进入近代至现代,晚清至民国初年,西方教育思想的引入使得教育内容开始融合传统与现代,新式学堂的出现增加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外语等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全民教育的实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调科学文化教育和德智体全面发展,逐步构建起现代教育体系。

总体来看,中国的教育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进,从早期的军事技艺传承到后期的全面素质教育,教育始终承担着服务于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双重角色。

五、前苏联时期教育内容的变迁

在1917年至1991年的前苏联时期,教育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苏联成立初期,教育改革摒弃了沙皇时代的教育体系,致力于构建一个无产阶级的教育体系。这一时期,教育重点放在劳动教育和阶级意识的培养上,同时普及基础文化知识和技能。

进入斯大林时期,教育内容变得更加标准化和集中化。斯大林领导下的教育体系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尤其是在历史、政治、哲学等人文社科领域,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被大力推广。此外,这一时期还特别重视科学技术教育,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以培养适应工业现代化需求的科技人才。

195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随着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领导人的执政,教育体系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但仍然保持了高度的政治化特色。同时,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教育体系加强了技术和职业培训的投入。教育内容在维持政治教育的同时,开始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育、智育、体育以及审美教育的平衡。

到了1980年代末,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和"新思维"政策为教育内容带来了开放和多元的气息。这一时期减少了政治灌输的僵硬性,增加了对国际关系、生态学、心理学等多领域知识的教授。教育体制也开始朝着更加自主化和灵活化的方向发展,试图摆脱单一意识形态的束缚,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创造性思维空间。

总体来看,前苏联时期的教育内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核心,结合了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社会的需求,强调了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以及对青少年进行共产主义世界观和爱国情怀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内容也在不断地调整,以适应社会变革和民众的需要。

六、西方教育内容的历史变迁

西方教育的历史跨越了多个时期,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现代,教育内容不断演变,反映了各个时代的文化、经济和政治需求。

在古希腊时期,教育内容涵盖了体能训练、音乐和诗歌教育、语言和写作以及哲学和伦理学。雅典的教育着重于培养公民素质,而斯巴达则强调军事训练和集体纪律。古罗马时期继承了希腊的教育传统,同时加入了实用技能和法律的学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逐渐形成。

进入中世纪,基督教教育成为主流,教会学校以基督教教义为核心,同时教授"七艺",旨在培养神职人员和有学问的贵族。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内容转向古典文化的重新发现和研究,人文主义教育强调文学、艺术、历史的研究,以及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学习。

启蒙时代,理性主义教育强调科学、理性、自由和进步,教育内容扩展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提倡公民教育和世俗教育,教育家如约翰·洛克主张儿童教育应以培养理智和道德品性为主。

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业化进程,教育内容进一步多样化,实用技能和技术教育得到增加,义务教育普及,学科分类更加细化,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的重要性得到提升。

到了当代,教育内容日益丰富,不仅包括传统的学科知识,还注重跨学科教育、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沟通能力、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体来看,西方教育内容的发展是一个从单一宗教教育到多元化、全面化的过程,每个时期都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认识和需求。

七、我国古代教育中的“六艺”

我国古代教育中的“六艺”是指在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规定的六种基本技能和学问,它们分别是:

  1. 礼(lǐ):指礼仪、礼制、礼节,涵盖了诸多社会交往、祭祀、宫廷仪式等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旨在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
  2. 乐(yuè):包含音乐、舞蹈以及相关艺术教育,通过学习音乐理论、演奏乐器和表演舞蹈来陶冶情操,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社会和谐感。
  3. 射(shè):射箭技术,不只是简单的射击技艺,更是通过射箭来锻炼身体、培养毅力和决断力的一种运动和军事技能。
  4. 御(yù):驾驭马车的技术,代表了驾驭技艺和控制能力,象征领导能力和战术指挥能力。
  5. 书(shū):书写和书法,包括汉字的书写、识字教育,以及文献记载、文章写作等,是文化和知识传播的基础。
  6. 数(shù):数学,不仅仅局限于计算能力,还涉及历法、天文、地理测量等应用数学知识,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和抽象思维的掌握。

这六艺作为古代贵族教育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全方位的人格培养和综合能力训练,旨在造就出德才兼备、内外兼修的社会精英。

八、基督教教育中的“七艺”

基督教教育中的“七艺”(Seven Liberal Arts)源自古希腊时期,经过罗马时代的发展,在中世纪由基督教教育体系采纳并发扬光大。这七个科目被认为是对自由人(liberales)进行良好教育的基础,旨在培养具有广泛知识和高尚品德的学者。七艺包括:

  1. 三艺(Trivium):

文法学(Grammar):主要教授语言的基础规则,包括词汇、语法和句法,以及阅读和写作技能。

修辞学(Rhetoric):研究有效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涉及演讲、写作的艺术和说服技巧。

辩证法(Logic/Dialectic):也被称为推理学,教导逻辑思考和论证构建,旨在培养清晰严谨的思维方式。

  1. 四艺(Quadrivium):

算术(Arithmetic):研究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几何学(Geometry):关于形状、大小、位置和空间关系的科学。

天文学(Astronomy):虽然那时更多的是地心说体系下的天体运动研究,但它涵盖了对天空现象和周期的观察和记录。

音乐学(Music):包括音乐理论、和谐原理以及音乐与宇宙秩序之间的哲学联系。

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系统通过七艺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进入高等教育和研究神学的坚实基础。在教会学校中,七艺不仅是普通教育的核心课程,也被视为通往更高层次的神学研究和理解圣经的预备阶段。通过学习七艺,学生可以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更好地理解和诠释基督教教义。

九、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Сухомлинский)是20世纪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深受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影响,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核心要点如下: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个性的全面发展。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注重他们的道德、情感、身体和审美的和谐发展。他主张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促进在品行、智慧、体魄、审美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均衡成长。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认为健康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他提倡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限制过度的脑力劳动,强调良好的生活环境和饮食营养,力求创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环境。

再者,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他认为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纯洁和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成为有道德和文化素养的人,同时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鉴赏者和保护者。

此外,苏霍姆林斯基倡导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他主张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成长。在他的实践中,帕夫雷什中学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他鼓励学生们参与到校园建设和日常生活中去,以此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还认识到家庭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学校与家庭必须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为此,他还专门著述了《家长教育学》,探讨如何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

最后,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朋友。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用爱和信任去启迪和激励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适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许多著作至今仍被视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参考文献,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十、我国当前的教育内容

我国教育体系从小学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内容设置丰富多样,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阶段,教育以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为基础,重点教授语文、数学、英语等核心学科,同时融入道德与法治、科学、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等课程,以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初步逻辑思维、科学素养和身体素质。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被更加重视,通过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中学阶段,学科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增加,除了基础学科的强化外,增设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等课程,为学生的升学做准备。素质教育继续推行,通过选修课和丰富的社团活动,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特长。高中阶段特别注重与高考对接,针对高考制度改革,兼顾学术型与技能型人才培养,部分地区实行新高考模式,采取"3+X"的选考模式,突出学生的个性化选择。

大学阶段,教育以专业为导向,设置丰富的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课题研究、创新创业实践,通过论文撰写、实验操作等方式培养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教育继续强化,设有大量选修课程,包括跨学科课程、人文社科课程,以及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等形式的社会实践环节。

研究生教育阶段,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研究人才为目标,聚焦某一专业领域的深度研究,包括撰写学位论文和进行前沿课题攻关。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研究能力,能够解决复杂问题,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同时,研究生教育注重跨学科融合,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和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

整体来看,我国教育内容贯穿全程,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随着教育阶段的上升,愈发强调创新意识、独立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近年来,教育部门不断推出相关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各类高素质人才。

十一、新中国教育方针的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方针经历了不断演进的过程,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需求。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即1949年至1950年代,教育方针的确立标志着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方向。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明确了教育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并强调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1957年,毛泽东进一步提出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为后续教育方针奠定了基础。

进入1950年代至1970年代,教育方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经历了不断的调整和完善。素质教育的概念被明确提出,强调了全面发展的教育,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育并举。这一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其中德育、智育、体育较早提出,而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则是在教育方针不断发展完善中,为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而加入的。

德育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智育则关注知识和智力的教育,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体育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美育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欣赏和创造能力,提升审美品位和人文素养。劳动技术教育则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劳动技能,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我国教育方针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教育现代化,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一系列方针的演进,体现了我国教育与时代同步,不断追求创新和进步的精神。

十二、我国当前教育思想概述

当前我国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特点,同时依然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并且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以下是我国当前教育思想的几个主要方面概述:

  1.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导思想,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
  2. 立德树人: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注重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
  3. 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致力于缩小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同时强调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4. 现代教育理念: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教育、探究式学习、情境教育和实践教育,鼓励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5. 信息化教育:随着科技发展,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教育”,构建智能化教育环境,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6. 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覆盖全体社会成员、贯穿一生的终身教育体系,提倡终身学习,使教育成为服务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持续过程。
  7. 产学研结合:注重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总之,当前我国教育思想体现出了时代性、前瞻性和全局性,旨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十三、如何概括和表述成长要素

成长要素构成了"成长管理"的基础,也是成长工程公司业务的核心内容。这些要素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1. 体质:体质代表人的生理健康状况和身体机能,涵盖健康、力量、耐力、灵活性和抵抗力等。它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因为体质直接影响到学习能力、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2. 情感:情感涵盖个体的情绪反应和心理状态,包括喜怒哀乐、恐惧、焦虑、自信和同情心等。情感健康对于成长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同理心和情商,以及提高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3. 文化:文化包含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传承并共享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如语言、艺术、习俗、价值观和信仰。文化熏陶和文化素养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塑造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影响其行为模式和社会适应能力。

  4. 知识:知识是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系统性信息和理解,包括科学、人文和生活常识等。知识积累是智能成长的核心,它提升认知能力,拓宽视野,促进思维发展。

  5. 能力:能力是完成特定任务或活动所需的技能和才能,包括思维能力(分析、判断、创新)、操作能力(实践、动手)和社交能力(沟通、协作、领导)。能力的提升是衡量个人成长的关键,它关系到个体在社会中的胜任度。

  6. 作为:"作为"指个体的行动和成就,是个人效能和贡献的具体表现。作为是知识、能力、情感和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体现,包括学习成绩、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等。

  7. 思想:思想包括个体的观念、见解和思维方式,既有通过学习获得的理性认识,也有独立思考形成的独特见解。思想的成熟是精神层面成长的重要标志,它指导个体的行为决策和价值取向。

这七个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个人成长的全貌,它们在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共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在本章的后续内容中,将详细解析这些要素的内容、影响这些要素的因素、成长过程的存在的相关问题或任务等。同时,我们更需要理解的是,这七大要素应用全面概括成长的所有内容,但并不是这七大要素之间一定的泾渭分明的,当然也存在重叠和交叉,当我们使用这些概念时,如制定成长计划,要使用自己理解的要素是成长内容的全面概括就够了。

  • 7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SQLAlchemy 是一个 SQL 工具包和对象关系映射(ORM)库,用于 Python 编程语言。它提供了一个高级的 SQL 工具和对象关系映射工具,允许开发者以 Python 类和对象的形式操作数据库,而无需编写大量的 SQL 语句。SQLAlchemy 建立在 DBAPI 之上,支持多种数据库后端,如 SQLite, MySQL, PostgreSQL 等。 SQLAlchemy 的核心功能: 对象关系映射(ORM): SQLAlchemy 允许开发者使用 Python 类来表示数据库表,使用类的实例表示表中的行。 开发者可以定义类之间的关系(如一对多、多对多),SQLAlchemy 会自动处理这些关系在数据库中的映射。 通过 ORM,开发者可以像操作 Python 对象一样操作数据库,这大大简化了数据库操作的复杂性。 表达式语言: SQLAlchemy 提供了一个丰富的 SQL 表达式语言,允许开发者以 Python 表达式的方式编写复杂的 SQL 查询。 表达式语言提供了对 SQL 语句的灵活控制,同时保持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数据库引擎和连接池: SQLAlchemy 支持多种数据库后端,并且为每种后端提供了对应的数据库引擎。 它还提供了连接池管理功能,以优化数据库连接的创建、使用和释放。 会话管理: SQLAlchemy 使用会话(Session)来管理对象的持久化状态。 会话提供了一个工作单元(unit of work)和身份映射(identity map)的概念,使得对象的状态管理和查询更加高效。 事件系统: SQLAlchemy 提供了一个事件系统,允许开发者在 ORM 的各个生命周期阶段插入自定义的钩子函数。 这使得开发者可以在对象加载、修改、删除等操作时执行额外的逻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