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 438_找到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异位词 c++本地实现(超详细)

论文写不出来,先做个题吧,本文用了暴力解法和滑动窗口法。前边两篇说的比较详细了,可以参考下。

LeetCode 49_字母异位词分组 c++本地实现(超详细)_好人好事代表nxx的博客-CSDN博客

哈希表通俗解释,leetcode_242字母异位词,c++本地实现(超详细)_好人好事代表nxx的博客-CSDN博客

1.题目描述:

给定两个字符串 s 和 p,找到 s 中所有 p 的 异位词 的子串,返回这些子串的起始索引。不考虑答案输出的顺序。

异位词 指由相同字母重排列形成的字符串(包括相同的字符串)。

示例:

输入: s = "cbaebabacd", p = "abc"
输出: [0,6]
解释:
起始索引等于 0 的子串是 "cba", 它是 "abc" 的异位词。
起始索引等于 6 的子串是 "bac", 它是 "abc" 的异位词。

2.题解思路:

我觉得本题就是在s中取p长度的字符串,然后遍历比较,如果相等就返回起始索引。如图所示:

 其中核心在于数组遍历,找对应的key。如图蓝色方框的转换。

按照这个思路,我直接暴力解题,先对字符串遍历,再对红框内遍历。再每一次比较之后将红框对应的key全部清零再重新赋值。

 后来发现太暴力了,学习了精彩的滑动窗口法:不断的调节子序列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从而得出我们要想的结果。用一个for循环,完成了两个for循环的效果。

完全不需要重新遍历红框,只需要把删除首位字符,在末尾增加一个新字符。

3.本地实现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滑动窗口法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findAnagrams(string s, string p)
	{
		vector<int> ans;
		int slen = s.size();
		int plen = p.size();
		if (slen < plen) return vector<int>();//s<p是不成立的
		vector<int> stable(26, 0);//存放s转换成的key
		vector<int> ptable(26, 0);//存放p转换成的key
		//先判0索引开始的
		for (int i = 0; i < plen; i++)
		{
			ptable[p[i] - 'a']++;//把字符串p转化成了key
			stable[s[i] - 'a']++;//把字符串s转化成了key
		}
		if (ptable == stable) ans.push_back(0);
		//本来想模仿链表的虚拟结点,增加一个首字符。
		//结果发现删除前一个,增加后一个的前提是中间有数,比如 abc 由ab变为bc,要先保证b存在stable里。所以增加假头不行。
		for (int i = 0; i < slen - plen; i++) //slen-plen判断能滑动多少次
		{
			stable[s[i] - 'a']--; //删除滑动前首位字符
			stable[s[i + plen] - 'a']++;//增加滑动后最后一位字符  (等效为滑动效果)
			if (stable == ptable) ans.push_back(i+1);//i=0开始滑动,其实判断的是i=1起始的字符串,所以+1
		}
		return ans;
	}
};

int main()
{
	string s = "abab", p = "ab";
	Solution solution;
	vector<int> res = solution.findAnagrams(s, p);
	for (int i = 0; i < res.size(); i++)
	{
		cout << res[i];
	}
	system("pause");
	return 0;
}

不过暴力法也Ac了,嘻嘻

//暴力法,太暴力了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findAnagrams(string s, string p)
	{
		int slen = s.size();
		int plen = p.size();
		if (slen < plen) return vector<int>();
		vector<int> stable(26, 0);
		vector<int> ptable(26, 0);
		vector<int> ans;
		for (int i = 0; i < plen; i++)
		{
			ptable[p[i] - 'a']++;//把字符串p转化成了vector
		}
		for (int i = 0; i <= slen - plen ; i++) 
		{
			for (int j = i; j < i + plen; j++)
			{
				stable[s[j] - 'a']++;
			}
			if (stable == ptable)
			{
				ans.push_back(i);
			}
			for (auto& val : stable) 
			{//clear 不行;vector<int> stable(26, 0),重定义也是错的;只能重新填0
				val = 0;
			}
		}
		return ans;
	}
};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KMP算法是一种字符串匹配算法,用于在一个文本串S内查找一个模式串P的出现位置。它的时间复杂度为O(n+m),其n为文本串的长度,m为模式串的长度。 KMP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已知信息来避免不必要的字符比较。具体来说,它维护一个next数组,其next[i]表示当第i个字符匹配失败时,下一次匹配应该从模式串的第next[i]个字符开始。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KMP算法的思想。假设文本串为S="ababababca",模式串为P="abababca",我们想要在S查找P的出现位置。 首先,我们可以将P的每个前缀和后缀进行比较,得到next数组: | i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P | a | b | a | b | a | b | c | a | | next| 0 | 0 | 1 | 2 | 3 | 4 | 0 | 1 | 接下来,我们从S的第一个字符开始匹配P。当S的第七个字符和P的第七个字符匹配失败时,我们可以利用next[6]=4,将P向右移动4个字符,使得P的第五个字符与S的第七个字符对齐。此时,我们可以发现P的前五个字符和S的前五个字符已经匹配成功了。因此,我们可以继续从S的第六个字符开始匹配P。 当S的第十个字符和P的第八个字符匹配失败时,我们可以利用next[7]=1,将P向右移动一个字符,使得P的第一个字符和S的第十个字符对齐。此时,我们可以发现P的前一个字符和S的第十个字符已经匹配成功了。因此,我们可以继续从S的第十一个字符开始匹配P。 最终,我们可以发现P出现在S的第二个位置。 下面是KMP算法C++代码实现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