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一)

Chapter 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组成:
组成部分:硬件,软件与协议。
工作方式: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
功能组成: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
核心与边缘
2.计算机网络五大功能:
数据通信(信息传输);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系统负荷重,复杂任务分布给网络中其他系统);提高可靠性;负载均衡(工作任务均衡分配)。

3.计算机网络分类:
分类方式一:分布范围

  •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提供长距离通信,是因特网的核心部分;传统上使用交换技术。

  •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采用以太网技术。

  •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传统上使用广播(broadcast)技术。

  • 个人区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指的是个人工作的地方将消费电子设备(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

分类方式二:传输技术

  • 广播式网络:所有联网计算机共享一个公共通信信道。
    应用:局域网,广域网中的无线、卫星通信网络

  • 点对点网络
    应用:广域网

分类方式三:拓扑结构
拓扑结构指的是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

  • 总线型网络
  • 星形网络
  • 环形网络
  • 网状形网路
    拓扑结构

分类方式四:使用者

  • 公用网(public network)
  • 专用网(private network)

分类方式五:交换技术

  • 电路交换网络
  • 报文交换网络
  • 分组交换网络/包交换网络

分类方式六:传输介质

  • 有线
  • 无线

4.计算机网络标准化工作
因特网标准:以RFC(Request for Comments)的形式发布。RFC到因特网标准的四个阶段:

  • 因特网草案(不是RFC)

  • 建议标准(是RFC)

  • 草案标准

  • 因特标准
    RFC
    标准化组织:

  • ISO

  • ITU

  • IEEE

5.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

  • 带宽(Bandwidth),单位是比特/秒(b/s),表示网络通信线路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 时延(Delay),表诉数据从网络一端到另一端所需的总时间。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 时延带宽积/链路长度(以比特为单位),表示发送端发送第一个比特到达终点时,发送端已经发送了多少个比特。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信道带宽

  • 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RTT),表示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收到接收端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 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单位时间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 速率(Speed)/数据率/比特率:单位为比特/秒(b/s),表示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传送数据的速率。最高数据率称为带宽。

  • 信道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数据通过时间+无数据通过时间)* 100%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1.体系结构
Q1:为什么分层?
两个实体间的通信很复杂,为了降低复杂性,便于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研究、实现和维护,促进标准化工作。

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计算机网络各层及协议的集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实现(implementation)是具体用硬件和软件完成功能的过程。

Q2:分层要注意什么?

  • 每层相对独立;交流尽可能少
  • 下层对上层独立性,上层单向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 分层结构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2.协议、接口与服务

协议:规则的集合。网络中交换数据必须遵循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协议由三部分组成:

  • 语法:规定传输数据的格式
  • 语义:规定了要完成的功能
  • 同步: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接口:同一结点内相邻两层间交换信息的交换信息的连接点,每层只能为紧邻的层次之间定义接口,不能跨层定义接口。

服务:下层为紧邻的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服务分类:

  •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 可靠服务与不可靠服务
  • 有应答服务与无应答服务
    协议服务与接口
    2.模型

ISO/OSI参考模型

层次(由下到上)对应功能
物理层(physical layer)在物理线路上传输原始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将网络层传下来的IP数据包封装成帧,在通信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点对点通信)
网络层(network layer)创建逻辑链路,实现数据包的分片与重组,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间的通信(端到端通信)
会话层(session layer)管理主机间的会话进程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应用层(applibation layer)通过应用进程之间的交互完成特定的网络应用。

OSI参考模型

TCP/IP模型
TCP/IP

两种模型比较

模型比较
相同点都分层;都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都可以解决异构网络的互联。
不同点概念区分:ISO/OSI明确区分协议、接口与服务的概念;协议方面:TCP/IP模型是对已有协议的描述,不会出现协议模型不匹配的情况;无连接与面向连接:OSI模型网络层支持无连接与面向连接通信,传输层仅支持面向连接,TCP/IP网际层无连接,传输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网络异构:TCP/IP将IP作为单独层次,该功能在OSI网络层中的一个子层实现。

【注】两个模型都不完美,应根据应用场景选择更好一点的办法。
两种模型对应关系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