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Tful 学习笔记

RESTful 学习笔记

一、Http

Http 是一个简单的请求-响应协议,它通常运行在TCP之上。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面向连接。它指定了客户端可能发送给服务器什么样的消息以及得到什么样的响应。
典型的HTTP事务处理有如下的过程:
(1)客户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2)客户向服务器提出请求;
(3)服务器接受请求,并根据请求返回相应的文件作为应答;
(4)客户与服务器关闭连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请求报文(请求行/请求头/请求数据/空行)

    请求行
        方法字段、URL字段和HTTP协议版本
        例如:GET /index.html HTTP/1.1
            get方法将数据拼接在url后面,传递参数受限
        请求方法:
            GET、POST、HEAD、PUT、DELETE、OPTIONS、TRACE、CONNECT
    
    请求头(key value形式)
    	Content-Type: multipart/form-data;
		实体头部用于指示资源的MIME类型 media type,multipart/form-data 是新增的编码类型,以提高二进制文件的传输效率。
		
		Cookie: yummy_cookie=choco; tasty_cookie=strawberry
		HTTP Cookie是服务器发送到用户浏览器并保存在本地的一小块数据,它会在浏览器下次向同一服务器再发起请求时被携带并发送到服务器上。通常,它用于告知服务端两个请求是否来自同一浏览器,如保持用户的登录状态。Cookie使基于无状态的HTTP协议记录稳定的状态信息成为了可能。但因浏览器的每次请求都会携带Cookie数据,会带来额外的性能开销,而被淘汰。
       
        User-Agent:产生请求的浏览器类型。
        Accept:客户端可识别的内容类型列表。
        Host:主机地址
   
    请求数据
        post方法中,会把数据以key value形式发送请求
    
    空行
        发送回车符和换行符,通知服务器以下不再有请求头

响应报文(状态行、消息报头、响应正文)

	状态行
		是由:HTTP-Version+Status-Code+Reason-Phrase
		比如:HTTP/1.1 200 ok
		分别表示http版本 + 状态码 + 状态代码的文本描述
	
	状态码:
		1xx
		指示信息–表示请求已接收,继续处理
		2xx
		成功–表示请求已被成功接收、理解、接受
		3xx
		重定向–要完成请求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
		4xx
		客户端错误–请求有语法错误或请求无法实现。
		5xx
		服务器端错误–服务器未能实现合法的请求。

	响应头:
		包含服务器类型,日期,长度,内容类型等
		Server:Apache Tomcat/5.0.12
		Date:Mon,6Oct2003 13:13:33 GMT
		
		Content-Type:text/html 
		实体头部用于指示资源的MIME类型 media type ,即页面内容是html,编码格式是utf-8。
		
		Last-Moified:Mon,6 Oct 2003 13:23:42 GMT
		
		Content-Length:112
		用于描述HTTP消息实体的传输长度。在HTTP协议中,消息实体长度和消息实体的传输长度是有区别,比如说gzip压缩下,消息实体长度是压缩前的长度,消息实体的传输长度是gzip压缩后的长度。
		
		Set-Cookie : <cookie-name>=<cookie-value>
		服务端可以设置客户端的Cookie,其原理就是通过这个响应报文头属性实现
	
	响应正文响应正文就是服务器返回的HTML页面或者json数据

HTTP协议中请求的8中方法

OPTIONS获取服务器支持的HTTP请求方法;

HEAD跟get很像,但是不返回响应体信息,用于检查对象是否存在,并获取包含在响应消息头中的信息。

GET向特定的资源发出请求,得到资源,不应有副作用,本身不产生任何副作用,所以是幂等的。

POST向指定资源提交数据进行处理的请求,用于添加新的内容。所以两次相同的POST请求会在服务器端创建两份资源,具有不同的URI。因此,POST方法不具备幂等性。

PUT向指定资源位置上传其最新的内容,用于修改某个内容。对同一URI的内容进行多次PUT的副作用和一次PUT是相同的;因此,PUT方法具有幂等性。

PATCH:是对PUT方法的补充,用来对已知资源进行局部更新,PATCH是幂等的。

DELETE请求服务器删除请求的URI所标识的资源,用于删除。有副作用,但它应该满足幂等性,即在相同URI,一次或多次访问的情况下,删除的URI所标识的资源是唯一的。

TRACE回馈服务器收到的请求,用于远程诊断服务器。

CONNECT用于代理进行传输,如使用ssl

常用状态码

200 OK - [GET]:服务器成功返回用户请求的数据,该操作是幂等的(Idempotent)。

201 CREATED - [POST/PUT/PATCH]:用户新建或修改数据成功。

202 Accepted - [*]:表示一个请求已经进入后台排队(异步任务)

204 NO CONTENT - [DELETE]:用户删除数据成功。

400 INVALID REQUEST - [POST/PUT/PATCH]:用户发出的请求有错误,服务器没有进行新建或修改数据的操作,该操作是幂等的。

401 Unauthorized - [*]:表示用户没有权限(令牌、用户名、密码错误)。

403 Forbidden - [*] 表示用户得到授权(与401错误相对),但是访问是被禁止的。

404 NOT FOUND - [*]:用户发出的请求针对的是不存在的记录,服务器没有进行操作,该操作是幂等的。

406 Not Acceptable - [GET]:用户请求的格式不可得(比如用户请求JSON格式,但是只有XML格式)。

410 Gone -[GET]:用户请求的资源被永久删除,且不会再得到的。

422 Unprocesable entity - [POST/PUT/PATCH] 当创建一个对象时,发生一个验证错误。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 [*]:服务器发生错误,用户将无法判断发出的请求是否成功。


幂等性
HTTP方法的幂等性是指一次和多次请求某一个资源应该具有同样的副作用。幂等性并不属于特定的协议,它是分布式系统的一种特性;所以,不论是SOA还是RESTful的Web API设计都应该考虑幂等性。

二、RESTful

RESTful 是一种网络应用程序的设计风格和开发方式,满足这些约束条件和原则的应用程序或设计就是 RESTful。RESTful基于HTTP,可以使用XML格式定义或JSON格式定义。RESTFUL适用于移动互联网厂商作为业务使能接口的场景,实现第三方OTT调用移动网络资源的功能,动作类型为新增、变更、删除所调用资源。

三、RESTful架构

RESTful架构是对MVC架构改进后所形成的一种架构,通过使用事先定义好的接口与不同的服务联系起来。在RESTful架构中,浏览器使用POST,DELETE,PUT和GET四种请求方式分别对指定的URL资源进行增删改查操作。因此,RESTful是通过URI实现对资源的管理及访问,具有扩展性强、结构清晰的特点。

RESTful架构将服务器分成前端服务器和后端服务器两部分,前端服务器为用户提供无模型的视图;后端服务器为前端服务器提供接口。浏览器向前端服务器请求视图,通过视图中包含的AJAX函数发起接口请求获取模型。

当项目开发引入RESTful架构,有利于团队并行开发。在RESTful架构中,将多数HTTP请求转移到前端服务器上,降低服务器的负荷,使视图获取后端模型失败也能呈现。但RESTful架构却不适用于所有的项目,当项目比较小时无需使用RESTful架构,项目变得更加复杂。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Spring Boot 是基于 Spring 框架的一个快速开发框架,它能够简化 Spring 应用的初始化过程、开发和部署,提高开发效率。下面是 Spring Boot 的学习笔记: ## 1. Spring Boot 简介 Spring Boot 是 Spring 家族的一个全新的框架,它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快速开发基于 Spring 的应用程序。 Spring Boot 采用了约定大于配置的原则,通过自动配置、快速开发、可插拔的特性,让开发者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 ## 2. Spring Boot 的优点 - 简化配置:Spring Boot 通过自动配置的方式,避免了繁琐的配置。 - 快速开发:Spring Boot 集成了很多常用的框架和工具,使得开发过程更加快速。 - 易于部署:Spring Boot 可以将应用程序打包成 jar 包或 war 包,方便部署和运行。 - 微服务支持:Spring Boot 对于微服务的支持非常好,可以使用 Spring Cloud 进行服务治理。 ## 3. Spring Boot 的核心原理 Spring Boot 的核心原理是通过自动配置和约定大于配置来简化开发过程。 自动配置是指 Spring Boot 会根据项目的依赖和配置,自动为项目进行配置。开发者只需要添加相应的依赖,就可以使用相应的功能,无需进行繁琐的配置。 约定大于配置是指 Spring Boot 对于一些常见的配置,采用一些约定的方式进行配置。开发者只需要按照约定的方式进行开发,就可以使用相应的功能。 ## 4. Spring Boot 的常用注解 - @SpringBootApplication:Spring Boot 应用程序的入口,同时也是 Spring 的配置文件。 - @RestController:用于定义 RESTful 接口的控制器。 - @RequestMapping:用于定义请求的 URL 和请求方法。 - @Autowired:用于自动注入依赖。 - @Value:用于获取配置文件中的属性值。 ## 5. Spring Boot 的常用组件 - Spring MVC:用于定义 RESTful 接口和处理请求。 - Spring Data:用于简化数据库操作。 - Spring Security:用于实现安全认证和授权。 - Spring Boot Actuator:用于监控和管理应用程序。 ## 6. Spring Boot 的开发步骤 - 创建 Spring Boot 项目。 - 添加项目依赖。 - 编写业务代码。 - 运行项目。 ## 7. Spring Boot 的部署方式 - 打包成 jar 包,使用 java -jar 命令运行。 - 打包成 war 包,部署到 Tomcat 或其他 Servlet 容器中。 ## 8. Spring Boot 的监控和管理 Spring Boot Actuator 提供了一系列的监控和管理功能,包括健康检查、性能监控、日志记录等。可以通过 HTTP 接口或 JMX 进行访问和管理。 ## 9. Spring Boot 的测试 Spring Boot 提供了很好的测试支持,可以使用 JUnit 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同时也可以使用 Spring Boot Test 提供的测试框架进行测试。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