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印制线路板PCB绘制注意事项及要求
摘要
本文主要讲解电子印制线路板PCB绘制应该注意的一些经验问题!其中包含线路板板厂制作能力还有一些要注意的参数。只有知道怎样制作,怎样生产,才能更好的了解如何绘制线路板。
一、原理图 图纸及技术要求
1.1基础技术要求
- 原理图是否评审
- 原理图网格表与PCB网格表是否一致
- PCB命名是否符合规范
- 输入和输出区分开
- 功能区域分块
二、PCB layout 图纸及技术要求
2.1基础技术要求
- 拼版工艺:V割,邮票孔
- 单板还是拼板(拼板应注意板子数量,对于后期生产和变更的差异性考虑)
- 尺寸(板子长宽长MAX430mm,宽MAX180mm , Min 60mm及各种定位孔尺寸)板厚:板子的强度是否合适,拼版是否容易翘曲。
- 技术要求(丝印,板厚,单层双层,软板硬板材质,沉金,镀锡工艺)
- 文件名称,图号,ERP号
- 传送边:挡边条
- 整板是否需加邮票孔
- MARK点-标记点-基准点
- 定位孔
- 开钢网文件 :PCB+钢网开层基本需求
- 打样文件:PCB+结构CAD图纸尺寸要求
2.2板厂制板能力
- PCB板厚:±10%(涉及到板子贴完片,受热翘曲问题要考虑)
- 锣边公差:±0.2mm
- V割外形公差 :±0.4mm
- V割外形管控公差:±0.2mm
- 钻孔孔径:0.2mm ~ 6.3mm
- 孔心到板边尺寸:±0.15mm
- 孔心倒孔心尺寸:±0.1mm
- 有铜孔径:±0.08 ~ ±0.1mm
- 无铜孔径:±0.05mm ~ ±0.08mm
- 板厂生产限制:
2.3孔径
- 非金属化孔Non-Plated
- 过孔盖油塞孔
- 统一过孔尺寸普通板子(内径0.4mm,外径0.75mm)高密度板子(内径0.3mm外径0.6mm)
- 焊盘过孔用泪滴连接方式
- 线路与SOIC,PLCC,QFP,SOT等器件的焊盘连接时,是否从焊盘两端引出。
- 封装小于0805的SMD器件与较宽的线相连时,中间是否用较细的线过度,防止立碑和移位
2.4层工艺
- 机械层:工艺加工信息
- mechanical2:顶层禁布信息
- mechanical3:底层禁布信息
- keep out layer:外形信息
- mechanical13层:3D信息
2.5封装工艺
- SCH与PCB同步
- 采用最新封装库
- 插孔焊盘是否符合使用的孔径
2.6覆铜工艺
- 有无孤立铜区
- 内层地(gnd)层到板边的距离1-2mm,最小为0.35mm。
- 内层电源边缘与内层地边缘距离2mm
- 大面积电源区和接地区的元件连接焊盘,以及对热量敏感元件,设计成花焊盘。
2.7接地线
- 正确选择单点接地和多点接地
- PCB上工作地,数字地,模拟地,保护地,静电防护与屏蔽的设置是否合理
- 数字地和模拟地分开
- 尽量加粗地线
- 将接地线构成闭环
- 同一级电路的地点应该尽可能靠近,并且本级电路的电源滤波电容也应该接在本级的接地点上。
- 总地线解法
2.8外形与禁步区
- 安装螺丝和垫圈的周围是否有引起短路的走线铜皮或过孔
- 时钟,晶振,金属外壳,散热等器件的安装面下方是否有其他布线或过孔
- 外形与禁步区是否是最新状态
- 外形尺寸是否正确
- PCB端口定义是否与原理图和客户功能规范定义相同
- 确认外形图上的禁止布线区域是否已在PCB上体现
- 金属化孔和非金属化孔是否位置满足
- 螺钉周围禁布区是否符合禁布标准
- 金属壳体的元器件,有无与别的元器件或者印制导线相碰的可能
- 自动焊接面周围有元器件时:高度高于4mm的元器件距离自动焊接焊盘距离需要大于6mm,高度小于4mm的元器件距离自动焊接焊盘的距离需大于1.5mm
- 波峰焊面SMD元件与插件管脚距离是否大于2mm
- QFN器件背面位置不放置其他器件
2.9测试点
- 关键网络必须放置测试点
- 测试点放置率超过百分之90
- 烧录口测试点1.5mm,ICT 1mm,高密度0.8
- 过孔,测试点,焊盘间距符合规范,测试点和和测试点,推荐距离2.5mm最小1.5mm
- 测试点和其他推荐距离0.3mm,最小0.2mm
- Mark点距离板边≥5mm
- Mark点对脚不对称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