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责任链设计模式

责任链设计模式用于将请求从一个处理器传递到另一个,直到请求被处理。它定义了处理请求的接口,处理者可以选择处理请求或转发给下一个处理者。这种模式适用于多个对象共同处理任务的情况,请求者与处理者解耦,且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决定处理者。文章提供了具体的Java实现示例,展示了如何创建处理者链并处理不同范围的请求。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Java责任链设计模式

定义

责任链设计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用于将请求从一个处理者传递到另一个处理者,直到请求被处理为止。责任链模式一般用于解耦命令发送者和接受者,处理时选择处理策略。责任链模式适用于多个对象共同对一个任务进行处理,这些对象使用链式存储结构,形成一个链,每个对象知道自己的下一个对象。客户端负责组装链式结构,但是客户端不需要关心最终是谁来处理了任务。

对应角色

  • 抽象处理者(Handler):定义了一个处理请求的接口,包含抽象处理方法和一个指向下一个处理者的引用。
  • 具体处理者(ConcreteHandler):实现抽象处理者的接口,对请求进行处理,如果不能处理则将请求转发给下一个处理者。
  • 客户端(Client):创建责任链,并将请求发送到链上。

优缺点

优点

  • 请求与处理解耦。
  • 处理者只需要关心自己的处理逻辑即可,如果不是自己的直接转发。
  • 具有链式传递功能,请求者不需要关心链路结构等待结果就好。
  • 易于维护,可以很灵活地修改链路的结构新增或者删除,符合开闭原则。

缺点

  • 类的数量可能会很多,需要提前确定好责任链的完整结构,不太灵活。

应用场景

  • 多个对象可以处理同一个请求,但具体由哪个对象处理则在运行时动态决定。
  • 在请求处理者不明确的情况下向对个对象中的一个提交一个请求。
  • 需要动态处理一组对象处理请求。

实例

public abstract class Handler {
    protected Handler successor;

    public void setSuccessor(Handler successor) {
        this.successor = successor;
    }

    public abstract void handleRequest(int request);
}

public class ConcreteHandler1 extends Handler {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int request) {
        if (request >= 0 && request < 10) {
            System.out.println(this.getClass().getName() + " handled request " + request);
        } else if (successor != null) {
            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
    }
}

public class ConcreteHandler2 extends Handler {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int request) {
        if (request >= 10 && request < 20) {
            System.out.println(this.getClass().getName() + " handled request " + request);
        } else if (successor != null) {
            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
    }
}

public class ConcreteHandler3 extends Handler {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int request) {
        if (request >= 20 && request < 30) {
            System.out.println(this.getClass().getName() + " handled request " + request);
        } else if (successor != null) {
            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
    }
}

public class ChainOfResponsibilityPatter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andler h1 = new ConcreteHandler1();
        Handler h2 = new ConcreteHandler2();
        Handler h3 = new ConcreteHandler3();
        h1.setSuccessor(h2);
        h2.setSuccessor(h3);

        int[] requests = {2, 5, 14, 22, 18, 3, 27, 20};

        for (int request : requests) {
            h1.handleRequest(request);
        }
    }
}


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三个处理者类,每个类都有一个处理请求的方法。如果请求在该类的处理范围内,则处理请求;否则,将请求转发给下一个处理者。在客户端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处理者链,并将请求发送到第一个处理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幽·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