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a DBA
2023对我来说是全面学习pg的一年,而2024就是全面运维pg的一年。其实还有一些资料我很想dive in但是一直没有时间搞,今年主要是案例分析,基础知识学习只有靠时不时的补补了。
年中的时候有一个关于“dba会不会被云时代淘汰的”的讨论,这次讨论我印象很深,我后面也想了很多东西,想了很多为什么别人事情很少,但是我的dba事情这么多之类的,甚至最后还去云计算群里面battle了一圈,确实有收获,不同的立场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battle的结论可能只有一个:dba在给领导们提供1510情绪价值。
无论对还是错吧,今年可以在很多文章中看到对dba职业的思考。dba再继续走传统dba模式肯定是死路一条了,现在的dba会更倾向业务数据层运维,或者上升到架构设计,专注数据库的专家型dba的职位其实是很少的。
READING
再说下为何执着看书(23年也说过···):
- 阅读带来的价值短期无法估量
- 阅读带来的知识充值愉悦感
- 学习是一种信仰。尤瓦尔有个观点是:相信科学实际上也是一种信仰。我选择相信这个信仰,至少24年以及短期可见的未来是这样
我的书单大概分成3类:pg类、大技术范围类、课外书。有中文也有英文,有纸质有电子。
今年继续来个书单排名,类别不同横向对比有点扯,就分类对比吧。再次备注,这些书单是“从头到尾”式的冲着finish去的,当reference的看的书不在此列。
2024年pg书单(按喜好排名):
- 《PostgreSQL数据库内核分析》,思路框架清晰,就是版本有点老
- 《快速掌握PostgreSQL版本新特性》,这应该是我今年最喜欢的pg书,因为它全程无废话,看着舒服
- 《PostgreSQL指南 内幕探索》,这本书我本来想放到第一位,但是因为有interdb在线免费文档,我甚至都不推荐这本书,排在这里是因为interdb太棒了,替身在这里当神供着
- 《PostgreSQL修炼之道 从小工到专家 第二版》,很细但也很多,建议快速翻完找到里面的重点,不要逗留太久
- 《PostgreSQL技术内幕 事务处理深度探索》,事务是pg的基础,也是我的源码入门基础
- 《PostgreSQL实战》,里面的实战还是很值得借鉴
- 《PostgreSQL 16 Administration Cookbook》,不推荐,目录框架看着不错,内容很空,不推荐在这本书上浪费时间
2024年大技术范围类书单(按喜好排名):
- 《DDIA-v2 设计数据密集型应用(第二版)》,好到不知道从何说起,棒到我专门写了读书笔记(我今年唯一的读书笔记文章),相见恨晚
- 《数据库简史》,读史真的可以明鉴,数据库的故事从这里开始,有些技术的东西都想得更明白了。
- 《ITIL 4 与devops 服务管理认证指南(第二版)》,IT服务管理的经典,提升一下对运维这个角色的理解,和我工作息息相关的这些东西又是怎么来的,哪些又是不符合实际以及为什么没有应用上?可以领悟到很多东西。
- 《云原生Kubernetes》,硬核,另一个赛道
- 《深入浅出Docker》,理解容器和容器历史还不错,容器本身的知识其实不多
- 《鸟哥的linux私房菜》,sorry我确实没有读过这本经典,补番来的。里面的写做思路很值得借鉴,缺点在于很多东西对于我的职能来说无法受益
- 《机器学习》,排在这里不是这本书不好,是很难看懂,大概到1/4的时候就放弃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我的智力上限,我很难过
- 《从零搭建向量数据库》,看源码应该去github
- 《深入理解go语言》,理解了个寂寞
2024年课外书单(按喜好排名):
- 《癌症楼》,这本书上半年早期就看完了,看的时候就觉得,不出意外这本书今年能排第一。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
- 《亲密关系》,理解和恋人、和朋友、和老板的关系,论文风格,扎实,我喜欢
-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别的不说,写作风格极其提供情绪价值,让我想一直看下去,没几天就把他看完了
- 《The Worlds I see》,AI 李飞飞的自传,一个成都长大的姑娘到水生活热美利坚冒险,最后执掌谷歌AI的故事,顺便讲述了一下AI的发展历史
- 《今日简史》,尤瓦尔三部曲最后一部,前两本都看完甚是喜欢,但是这一本感觉一般般,算是有始有终吧
- 《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不好评价,我喜欢它的气质,但不喜欢它的内容
- 《朝问道》,这是一本刘慈欣的短篇小说集,某天在图书馆因为第一篇短篇把它买下了,买回来发现其他短篇都很boring很幼稚,感觉被骗了
- 《西游记》,暴论:唐僧的身世都讲不明白,乱起八遭、稀里糊涂。看了点就放弃了(我去年对《三国演义》的评价是很高的)
博客和公众号
2024年的创作文章:
-
pg技术 21篇
-
其他技术 2篇
-
读书笔记 1篇
-
无用文章 1篇
今年只写了25篇文章,写作数量较去年明显下降了。
公众号followers 600,虽然人不多,但是我相信每一个都是有品位的人 😸
写技术文章其实挺累的,花的时间要比想象的多的多,不过在写作过程中确实可以学到东西,完作的成就感还是有的。应为要对文章负责,不懂的事情我自己不会去乱写。至于理解有误而出现的错误,其实也是正常现象,没人能保证5年后的自己不怼现在的自己,在当前状态下写对就行了。
今年写作内容上,放弃了课外书的读后感写作,去年写的挺多的,写读后感很费时间而且价值很低,低情绪价值的事情自然就放弃了。其实我每年的写作内容都有差别,目前来看就PG库技术类文章是永恒不变坚持创作的,其他类型的都没那么稳定。这也算正常吧,本来写博客就是为了写数据库,其他领域如果没有应用场景的话,短暂试探期过去就不会再接触了。
还想吐槽一点,国内的博客平台只对文章数量感兴趣,跟我的写作风格十分不契合,我一篇文章都是手敲的上万字,我是宁缺毋滥型博主。所以也懒得管了,准备25年放弃CSDN,就发发github和公众号得了。
CSDN我2017年就开始写了,当初写博客那会就没几个好用的博客托管平台。现在来看CSDN 社区交互为0,上面文章绝大部分都很挫,我自己都不想搜到CSDN的文章,就像虽然有7、8年感情的初恋,该分手还是得分手。
24年的发文途径:
- CSDN博客:https://liuzhilong.blog.csdn.net
- 墨天轮 liuzhilong62
- github:https://github.com/liuzhilong62/blogs
- 公众号:破斯特贵斯库儿
25年预计途径:
- github:https://github.com/liuzhilong62/blogs
- 公众号:破斯特贵斯库儿
- 其他平台看情况吧
最后
我似乎每年都在说work-learning balance···由于今年工作量剧增,有段时间甚至都没办法学习了,balance已经被击碎。没有时间学习我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后面调整了一下自己的作息时间(感谢《原子习惯》这本书,我太爱了),总算能挤出一点时间来学习。其实只要周围没人,学习效率就是高的。
收集了一下今年我比较认可的话:
-
不要让别人成为那你任务链上的依赖 --heisenberg.liu
-
需要执行力的方案一般都是简单的方案 --heisenberg.liu
-
没有落地的事情等于没有做 --somebody
-
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等别人回消息 --somebody
-
重要的事情马上就做,等一会都是做不了的 --somebody
-
不要做重复的低价值的事情,多想想这个需求源头的上下文 --heisenberg.liu
-
不要在屎里淘金,想办法搞优质信息源 --somebody
-
SRE需要配置最佳默认参数的能力,也需要批量修改这些参数的能力 --《企业云计算》
-
杂活做的越多,杂活就越多 --heisenberg.liu
-
sre 50%的时间用来运维,50%的时间用来研发 --《企业云计算》
-
过早的优化是万恶之源,过早的代码抽象也是万恶之源 --somebody
-
人脑接收知识的速度是有限的 --somebody
-
如果有人不让你看书,那就离开这个人,或者离开这个环境 --heisenberg.liu
-
做知识库的团队是混子 --somebody
-
标准的价值是由客户来决定的 --《ITIL 4 》
-
英雄主义:长时间工作并独立排查故障,长时间的工作也会对工作本身感到倦怠。凡事想成为英雄的人,他们只对自己的成就感兴趣,对团队协调工作置若罔闻 --《ITIL 4 》
-
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定位根因,取决于问题发生频率和故障范围 --《ITIL 4 》
回顾了一下2023年的自己定的计划,总共就2个一个都没完成,KPI达成率0% 😄
结合敏捷运维、敏捷项目管理、OKR的思想,我在年初就给自己定下全年计划,就是不合理的。回想去年、前年,我有些计划就是半路杀出并在优先级上pk过了其他任务。并且有些任务无法完成,这是应该是一个正常状态。so,不给自己立太多flag。
2025年计划:
- 一些东西继续
- 想想怎么做产出
- 掌握一个其他赛道
- PG···没想好还要怎么做
- 想办法重拾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