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知识体系

个人知识体系

一、IOC(DI)

(一)、理解

对 IOC 的理解

首先,IOC 控制反转

谁控制谁,控制什么,什么是反转(有反转就应该有正转了)

谁控制谁,控制什么:

在之前,没有 IOC 时,我们直接在对象内部通过 new 进行创建对象,是程序主动去创建依赖对象;
而现在,是由 IOC 专门一个容器来创建这些对象,即由 Ioc 容器来控制对 象的创建;
谁控制谁?当然是 IOC 容器控制了对象;控制什么?那就是主要控制了外部资源获取(不只是对象还包括比如文件等)。
所谓反转:

有反转就应该有正转,传统应用程序是由我们自己在对象中主动控制去直接获取依赖对象,也就是正转;
而所谓的反转,其实是反转的控制权,由 Spring 来控制对象的生命周期,那么对象的控制就完全脱离了我们的控制,控制权交给了 Spring 。这个反转是指:我们由对象的控制者变成了 IOC 的被动控制者。
其次,说到 IOC 就会想到 DI 依赖注入(IOC 是通过 DI 来实现的),那么:

谁依赖谁:A 对象 依赖于 IOC 容器。
为什么需要依赖:A 对象需要 IOC 容器提供对象需要的数据、B 对象等外部资源,没有这些资源不能完成业务处理。
谁注入谁:IOC 容器注入 A 对象。
注入了什么:IOC 容器将 A 对象 需要的数据、B 对象等外部资源按需注入给对象。
好处:降低了开发的成本,提高了代码复用率、软件的灵活性。

总结

IOC:不是什么技术,而是一种设计思想。在 Spring 开发中,由 IOC 容器控制对象的创建、初始化、销毁等。这也就实现了对象控制权的反转,由我们对对象的控制转变成了Spring IOC 对对象的控制。

DI:是 IOC 的具体实现。程序把依赖交给容器,容器帮你管理依赖。

(二)、原理

使用反射机制+XML技术

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后,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来简单描述一下整个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当web容器启动的时候,spring的全局bean的管理器会去xml配置文件中扫描的包下面获取到所有的类,并根据你使用的注解,进行对应的封装,封装到全局的bean容器中进行管理,一旦容器初始化完毕,beanID以及bean实例化的类对象信息就全部存在了,现在我们需要在某个service里面调用另一个bean的某个方法的时候,我们只需要依赖注入进来另一个bean的Id即可,调用的时候,spring会去初始化完成的bean容器中获取即可,如果存在就把依赖的bean的类的实例化对象返回给你,你就可以调用依赖的bean的相关方法或属性等;

(三)、注入方式

1.setter注入
2.构造器注入
3.注解注入

(四)、spring如何解决循环依赖

第一种,解决setter对象的依赖,就是说在A类需要设置B类,B类需要设置C类,C类需要设置A类,这时就出现一个死循环,

spring的解决方案是,初始化A类时把A类的初始化Bean放到缓存中,然后set B类,再把B类的初始化Bean放到缓存中,

然后set C类,初始化C类需要A类和B类的Bean,这时不需要初始化,只需要从缓存中取出即可.

该种仅对single作用的Bean起作用,因为prototype作用的Bean,Spring不对其做缓存(缓存存在map中,多例会被覆盖掉,个人理解)

第二种,解决构造器中对其它类的依赖,创建A类需要构造器中初始化B类,创建B类需要构造器中初始化C类,创建C类需要构造器中又要初始化A类,因而形成一个死循环,Spring的解决方案是,把创建中的Bean放入到一个“当前创建Bean池”中,在初始化类的过程中,如果发现Bean类已存在,就抛出一个“BeanCurrentInCreationException”的异常

(五)、bean的作用域

1.singleton:唯一bean实例,Spring中的bean默认都是单例的。

2.prototype:每次请求都会创建一个新的bean实例。

3.request:每一次HTTP请求都会产生一个新的bean,该bean仅在当前HTTP request内有效。

4.session:每一次HTTP请求都会产生一个新的bean,该bean仅在当前HTTP session内有效。

5.global-session:全局session作用域,仅仅在基于Portlet的Web应用中才有意义,Spring5中已经没有了。Portlet是能够生成语义代码(例如HTML)片段的小型Java Web插件。它们基于Portlet容器,可以像Servlet一样处理HTTP请求。但是与Servlet不同,每个Portlet都有不同的会话。

(六)、Spring中的单例bean的线程安全问题

大部分时候我们并没有在系统中使用多线程,所以很少有人会关注这个问题。单例bean存在线程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多个线程操作同一个对象的时候,对这个对象的非静态成员变量的写操作会存在线程安全问题。

有两种常见的解决方案:

1.在bean对象中尽量避免定义可变的成员变量(不太现实)。

2.在类中定义一个ThreadLocal成员变量,将需要的可变成员变量保存在ThreadLocal中(推荐的一种方式)。

(七)、Spring中的bean生命周期

1.Bean容器找到配置文件中Spring Bean的定义。

2.Bean容器利用Java Reflection API创建一个Bean的实例。

3.如果涉及到一些属性值,利用set()方法设置一些属性值。

4.如果Bean实现了BeanNameAware接口,调用setBeanName()方法,传入Bean的名字。

5.如果Bean实现了BeanClassLoaderAware接口,调用setBeanClassLoader()方法,传入ClassLoader对象的实例。

6.如果Bean实现了BeanFactoryAware接口,调用setBeanClassFacotory()方法,传入ClassLoader对象的实例。

7.与上面的类似,如果实现了其他*Aware接口,就调用相应的方法。

8.如果有和加载这个Bean的Spring容器相关的BeanPostProcessor对象,执行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方法。

9.如果Bean实现了InitializingBean接口,执行afeterPropertiesSet()方法。

10.如果Bean在配置文件中的定义包含init-method属性,执行指定的方法。

11.如果有和加载这个Bean的Spring容器相关的BeanPostProcess对象,执行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方法。

12.当要销毁Bean的时候,如果Bean实现了DisposableBean接口,执行destroy()方法。

13.当要销毁Bean的时候,如果Bean在配置文件中的定义包含destroy-method属性,执行指定的方法。

(八)、spring中自动装配的方式

No:即不启用自动装配。

byName:通过属性的名字的方式查找JavaBean依赖的对象并为其注入。比如说类Computer有个属性printer,指定其autowire属性为byName后,Spring IoC容器会在配置文件中查找id/name属性为printer的bean,然后使用setter方法为其注入。

byType:通过属性的类型查找JavaBean依赖的对象并为其注入。比如类Computer有个属性printer,类型为Printer,那么,指定其autowire属性为byType后,Spring IoC容器会查找Class属性为Printer的bean,使用setter方法为其注入。

constructor:通byType一样,也是通过类型查找依赖对象。与byType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使用setter方法注入,而是使用构造子注入。

autodetect:在byType和constructor之间自动的选择注入方式。

default:由上级标签的default-autowire属性确定。

二、AOP

(一)、理解

AOP是面向切面的编程,其编程思想是把散布于不同业务但功能相同的代码从业务逻辑中抽取出来,封装成独立的模块,这些独立的模块被称为切面,切面的具体功能方法被称为关注点。在业务逻辑执行过程中,AOP会把分离出来的切面和关注点动态切入到业务流程中,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了功能代码的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二)、原理

在 Spring 中 AOP 代理使用 JDK 动态代理和 CGLIB 代理来实现,默认如果目标对象是接口,则使用 JDK 动态代理,否则使用 CGLIB 来生成代理类。

(三)、概念

切面(Aspect):一个模块化的横切逻辑(或称横切关注点),可能会横切多个对象。
连接点(Join Point):程序执行中的某个具体的执行点。入原对象的fun()方法就是一个连接点。
增强处理(Advice):切面在某个特定连接点上执行的代码逻辑。
切入点(Ponitcut):对连接点的特征进行描述,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增强处理和一个切入点
表达式相关联,并在与这个切入点匹配的某个连接点上运行。
目标对象(Target object):被一个或多个切面增强的对象。
AOP代理(AOP proxy):由AOP框架所创建的对象,实现执行增强处理方法等功能。
织入(Weaving):将增强处理连接到应用程序中的类型或对象上的过程。

通知(Advice)类型
前置通知(Before advice) :在某连接点(JoinPoint)之前执行的通知,但这个通知不能阻止连接点前的执行。ApplicationContext中在aop:aspect里面使用aop:before元素进行声明。
后通知(After advice) :当某连接点退出的时候执行的通知(不论是正常返回还是异常退出)。ApplicationContext中在aop:aspect里面使用aop:after元素进行声明。
返回后通知(After return advice) :在某连接点正常完成后执行的通知,不包括抛出异常的情况。ApplicationContext中在aop:aspect里面使用元素进行声明。
环绕通知(Around advice) :包围一个连接点的通知,类似Web中Servlet规范中的Filter的doFilter方法。可以在方法的调用前后完成自定义的行为,也可以选择不执行。ApplicationContext中在aop:aspect里面使用aop:around元素进行声明。
抛出异常后通知(After throwing advice) : 在方法抛出异常退出时执行的通知。 ApplicationContext中在aop:aspect里面使用aop:after-throwing元素进行声明。

切入点表达式 :如execution(* com.spring.service..(…))

三、事务

(一)编程式事务

编程式事务管理是侵入性事务管理,使用TransactionTemplate或者直接使用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对于编程式事务管理,Spring推荐使用TransactionTemplate。

(二)声明式事务

声明式事务管理建立在AOP之上,其本质是对方法前后进行拦截,然后在目标方法开始之前创建或者加入一个事务,执行完目标方法之后根据执行的情况提交或者回滚。
编程式事务每次实现都要单独实现,但业务量大功能复杂时,使用编程式事务无疑是痛苦的,而声明式事务不同,声明式事务属于无侵入式,不会影响业务逻辑的实现,只需要在配置文件中做相关的事务规则声明或者通过注解的方式,便可以将事务规则应用到业务逻辑中。
显然声明式事务管理要优于编程式事务管理,这正是Spring倡导的非侵入式的编程方式。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声明式事务管理的粒度是方法级别,而编程式事务管理是可以到代码块的,但是可以通过提取方法的方式完成声明式事务管理的配置。

  • 0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