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的概念以及算法分析

1.什么是算法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计算步骤,用于将输入的数据转换成输出的结果。

2.算法的目标
①正确性 :要求算法能够正确地执行预先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
②可使用性:要求算法能够很方便地使用;
③可读性:算法应该易于人的理解;
④健壮性:要求算法具有很好的容错性,即提供异常处理,能够对不合理的数据就进行检查;
⑤高效率与低存储量需求:通常算法的效率主要指算法的执行时间。

3. 算法的5个重要特性
①有限性:算法必须是在执行有限步骤之后结束;
②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条指令的含义是唯一确定的;
③可行性:原则上每一条指令能够精准的执行,甚至人们用纸笔就能做有限次运算就能完成;
④输入性:一个算法有零或多个输入;
⑤输出性: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算法与程序的区别:算法不等于程序。程序是指使用某种计算机语言对一个算法的具体实现,即具体要怎么做,而算法侧重于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描述,即要做什么。)

算法描述
例如:以设计求1+2+3+4……+n值的算法说明C++描述算法的一般形式:

int fun(int n,int &s)     //n 算法的形参 &s算的的引用型参数 数组本身就是引用型参数
{	
	int i;    
	if(n<=0)
		return 0;   //当参数错误时返回假,否则返回真;
	s=0;
	for(i=1:i<=n;i++)
		s=s+i;
	return 1;
}
  void main()
{
	int a=10,b=5;
	if(fun(a,b))
		printf("%d\n",b);
		else 
		printf("参数错误\n")   //"\n"换行符  
}

3.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建议看:时间复杂度个人觉得讲的比较通俗易懂。

4.课后习题:
编写一个实验程序,随机产生10个1~20的随机数,设计一个高效算法找其中最大元素和最小元素,并统计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调用该算法执行10此并求元素的平均比较次数。

相关知识了解:
1.用C++生成10个1~20间的随机数。

rand()

表头文件:#include <stdlib.h>

定义函数:int rand()

函数说明:rand()返回的随机数是0~RAND_MAX(32767)之间的数,每次执行时返回的随机数是相同的。若要每次执行产生的值不同,需使用srand(seed)函数产生随机种子,随着seed的不同,就能够产生不同的随机数。

a、rand()不需要参数,它会返回一个从0到最大随机数的任意整数,最大随机数的大小通常是固定的一个大整数。

b、如果你要产生0~99这100个整数中的一个随机整数,可以表达为:int num = rand() % 100; 这样,num的值就是一个0~99中的一个随机数了。

c、如果要产生1~100,则是这样:int num = rand() % 100 + 1;

d、总结来说,可以表示为:int num = rand() % n +a;

其中的a是起始值,n-1+a是终止值,n是整数的范围。

e、一般性:rand() % (b-a+1)+ a ; 就表示 a~b 之间的一个随机整数。

f、若要产生01之间的小数,则可以先取得010的整数,然后均除以10即可得到“随机到十分位”的10个随机小数。

参考:rand()

srand()

功能:初始化随机数,用以生成种子数,每次种子数为整数,配合srand(time(0)),基于当前的时间生成种子。使用头文件#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time.h>
int main()
{
	int i,k;
	//srand(1);
	srand((unsigned )time(0));
	for(i=1;i<=10;i++)
	{
		k=rand()%20+1;
		printf("k=%d\n",k);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运行结果
从生成的十个随机数里面选出最大、最小值: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time.h>
int main()
{
	int i,k[11],m,mid,max,min;
	//srand(1);  //种子为1;
	srand((unsigned )time(0));  //种子为当前时间生成的随机数;
	//从数组里比较出最小值
	for(i=1;i<=10;i++)
	{
		k[i]=rand()%20+1;
		printf("k=%d\n",k[i]);
	}
		mid=k[1];
	for(m=1;m<=10;m++)
	{
		if(mid<=k[m])
		{
			min=mid;
			printf("*min=%d*\n",min);
		}
		else{
			mid=k[m];
		}	
	}
	printf("min=%d\n",min);
	// 从数组里比较出最大值
	for(m=1;m<=10;m++)
		{
			if(mid>k[m])
			{
				max=mid;
				printf("*max=%d*\n",max);
			}
			else{
				mid=k[m];
		
			}	
		}
	printf("max=%d\n",max);
	printf("***************\n");
	
	return 0;	

}	

运行结果:
运行结果
完整代码:按照自己理解,第一次写,可能理解的有偏差,稍后会修改!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time.h>
int main()
{
	int i,k[11],m,mid,max,min;
	//srand(1);
	srand((unsigned )time(0));
	int a=0,b=0;
	//求最小值
	for(i=1;i<=10;i++)
	{
		k[i]=rand()%20+1;
		printf("k=%d\n",k[i]);
	}
		mid=k[1];
	for(m=1;m<=10;m++)
	{
		if(mid<=k[m])
		{
			min=mid;
			printf("*min=%d*\n",min);
		}
		else{
			mid=k[m];
		
		}
		a=a+10;
	}
	printf("min=%d\n",min);
	// 最大值
	for(m=1;m<=10;m++)
		{
			if(mid>k[m])
			{
				max=mid;
				printf("*max=%d*\n",max);
			}
			else{
				mid=k[m];
		
			}	
			b=b+10;
		}
	printf("max=%d\n",max);
	printf("***************\n");
	printf("比较次数%d\n",a+b);
	printf("平均比较次数%d\n",(a+b)/10);
	
	return 0;	

}	

测试的代码运行结果:
调试的代码结果
完整结果:
完整结果
简述数据结构和算法:
算法与数据结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数据结构是算法的基础。算法的操作对象是数据结构,在设计算法时,通常要构建适合这种算法的数据结构。数据结构设计主要是选择数据的存储方式,如确定求解问题中的数据采用数组存储还是采用链表存储等。算法设计就是要在选定的存储结构上设计一个满足要求的好算法。
数据结构关注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基本操作,而算法更多的是关注如何在数据结构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算法是编程思想,数据结构则是这些思想的逻辑基础。
摘自----《算法设计与分析》

  • 4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