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总结——双指针法

17 篇文章 5 订阅
8 篇文章 0 订阅


本文是在阅读微信公众号《代码随想录》后进行改写学习的

一、移除元素

leecode 27. 移除元素

给你一个数组 nums 和一个值 val,你需要 原地 移除所有数值等于 val 的元素,并返回移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仅使用 O(1) 额外空间并原地修改输入数组。

元素的顺序可以改变。你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示例 1: 给定 nums = [3,2,2,3], val = 3, 函数应该返回新的长度 2, 并且 nums 中的前两个元素均为 2。 你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示例 2: 给定 nums = [0,1,2,2,3,0,4,2], val = 2, 函数应该返回新的长度 5, 并且 nums 中的前五个元素为 0, 1, 3, 0, 4。

你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有的同学可能说了,多余的元素,删掉不就得了。

要知道数组的元素在内存地址中是连续的,不能单独删除数组中的某个元素,只能覆盖

数组的基础知识可以看这里程序员算法面试中,必须掌握的数组理论知识 (opens new window)。

暴力解法

这个题目暴力的解法就是两层for循环,一个for循环遍历数组元素 ,第二个for循环更新数组。

删除过程如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时间复杂度:O(n^2)
// 空间复杂度:O(1)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removeElement(vector<int>& nums, int val) {
        int size = nums.size();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if (nums[i] == val) { // 发现需要移除的元素,就将数组集体向前移动一位
                for (int j = i + 1; j < size; j++) {
                    nums[j - 1] = nums[j];
                }
                i--; // 因为下表i以后的数值都向前移动了一位,所以i也向前移动一位
                size--; // 此时数组的大小-1
            }
        }
        return size;

    }
};

双指针法

双指针法(快慢指针法): 通过一个快指针和慢指针在一个for循环下完成两个for循环的工作。

删除过程如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指针法(快慢指针法)在数组和链表的操作中是非常常见的,很多考察数组、链表、字符串等操作的面试题,都使用双指针法

// 时间复杂度:O(n)
// 空间复杂度:O(1)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removeElement(vector<int>& nums, int val) {
        int slowIndex = 0;
        for (int fastIndex = 0; fastIndex < nums.size(); fastIndex++) {
            if (val != nums[fastIndex]) {
                nums[slowIndex++] = nums[fastIndex];
            }
        }
        return slowIndex;
    }
};

相关题目推荐

26.删除排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283.移动零
844.比较含退格的字符串
977.有序数组的平方

Python版本

class Solution:
    def removeElement(self, nums: List[int], val: int) -> int:
        i,n = 0,len(nums)
        for j in range(n):
            if nums[j] != val:
                nums[i] = nums[j]
                i += 1
        return i

二、反转字符串

leecode 344.反转字符串

编写一个函数,其作用是将输入的字符串反转过来。输入字符串以字符数组 char[] 的形式给出。

不要给另外的数组分配额外的空间,你必须原地修改输入数组、使用 O(1) 的额外空间解决这一问题。

你可以假设数组中的所有字符都是 ASCII 码表中的可打印字符。

示例 1:
输入:[“h”,“e”,“l”,“l”,“o”]
输出:[“o”,“l”,“l”,“e”,“h”]

示例 2:
输入:[“H”,“a”,“n”,“n”,“a”,“h”]
输出:[“h”,“a”,“n”,“n”,“a”,“H”]

大家应该还记得,我们已经讲过了206.反转链表 (opens new window)。

在反转链表中,使用了双指针的方法。

那么反转字符串依然是使用双指针的方法,只不过对于字符串的反转,其实要比链表简单一些。

因为字符串也是一种数组,所以元素在内存中是连续分布,这就决定了反转链表和反转字符串方式上还是有所差异的。

对于字符串,我们定义两个指针(也可以说是索引下表),一个从字符串前面,一个从字符串后面,两个指针同时向中间移动,并交换元素。

以字符串hello为例,过程如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oid reverseString(vector<char>& s) {
    for (int i = 0, j = s.size() - 1; i < s.size()/2; i++, j--) {
        swap(s[i],s[j]);
    }
}

循环里只要做交换s[i] 和s[j]操作就可以了,那么我这里使用了swap 这个库函数。大家可以使用。

因为相信大家都知道交换函数如何实现,而且这个库函数仅仅是解题中的一部分, 所以这里使用库函数也是可以的。

swap可以有两种实现。

一种就是常见的交换数值:

int tmp = s[i];
s[i] = s[j];
s[j] = tmp;

一种就是通过位运算:

s[i] ^= s[j];
s[j] ^= s[i];
s[i] ^= s[j];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oid reverseString(vector<char>& s) {
        for (int i = 0, j = s.size() - 1; i < s.size()/2; i++, j--) {
            swap(s[i],s[j]);
        }
    }
};

Python版本

class Solution:
    def reverseString(self, s: List[str]) -> None:
        """
        Do not return anything, modify s in-place instead.
        """
        left, right = 0, len(s) - 1
        while(left < right):
            s[left], s[right] = s[right], s[left]
            left += 1
            right -= 1
            
# 下面的写法更加简洁,但是都是同样的算法
# class Solution:
#     def reverseString(self, s: List[str]) -> None:
#         """
#         Do not return anything, modify s in-place instead.
#         """
          # 不需要判别是偶数个还是奇数个序列,因为奇数个的时候,中间那个不需要交换就可
#         for i in range(len(s)//2):
#             s[i], s[len(s)-1-i] = s[len(s)-1-i], s[i]
#         return s

三、替换空格

剑指Offer 05.替换空格

请实现一个函数,把字符串 s 中的每个空格替换成"%20"。

示例 1: 输入:s = “We are happy.”
输出:“We%20are%20happy.”

如果想把这道题目做到极致,就不要只用额外的辅助空间了!

首先扩充数组到每个空格替换成"%20"之后的大小。

然后从后向前替换空格,也就是双指针法,过程如下:

i指向新长度的末尾,j指向旧长度的末尾。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前向后填充就是O(n^2)的算法了,因为每次添加元素都要将添加元素之后的所有元素向后移动。

其实很多数组填充类的问题,都可以先预先给数组扩容带填充后的大小,然后在从后向前进行操作。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1.不用申请新数组。
2.从后向前填充元素,避免了从前先后填充元素要来的每次添加元素都要将添加元素之后的所有元素向后移动。

class Solution {
public:
    string replaceSpace(string s) {
        int count = 0; // 统计空格的个数
        int sOldSize = s.size();
        for (int i = 0; i < s.size(); i++) {
            if (s[i] == ' ') {
                count++;
            }
        }
        // 扩充字符串s的大小,也就是每个空格替换成"%20"之后的大小
        s.resize(s.size() + count * 2);
        int sNewSize = s.size();
        // 从后先前将空格替换为"%20"
        for (int i = sNewSize - 1, j = sOldSize - 1; j < i; i--, j--) {
            if (s[j] != ' ') {
                s[i] = s[j];
            } else {
                s[i] = '0';
                s[i - 1] = '2';
                s[i - 2] = '%';
                i -= 2;
            }
        }
        return s;
    }
};

Python版本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replaceSpace(self, s):
        """
        :type s: str
        :rtype: str
        """
        list_s = list(s)

        # 记录原本字符串的长度
        original_end = len(s)

        # 将空格改成%20 使得字符串总长增长 2n,n为原本空格数量。
        # 所以记录空格数量就可以得到目标字符串的长度
        n_space = 0
        for ss in s:
            if ss == ' ':
                n_space += 1
                
        list_s += ['0'] * 2 * n_space

        # 设置左右指针位置
        left, right = original_end - 1, len(list_s) - 1

        # 循环直至左指针越界
        while left >= 0:
            if list_s[left] == ' ':
                list_s[right] = '0'
                list_s[right - 1] = '2'
                list_s[right - 2] = '%'
                right -= 3
            else:
                list_s[right] = list_s[left]
                right -= 1
            
            left -= 1
        
        # 将list变回str,输出
        s = ''.join(list_s)
        return s
            

四、 翻转字符串里的单词

leecode 151.翻转字符串里的单词

leecode 151.翻转字符串里的单词

给定一个字符串,逐个翻转字符串中的每个单词。

示例 1:
输入: “the sky is blue”
输出: “blue is sky the”

示例 2:
输入: " hello world! "
输出: “world! hello”
解释: 输入字符串可以在前面或者后面包含多余的空格,但是反转后的字符不能包括。

示例 3:
输入: “a good example”
输出: “example good a”
解释: 如果两个单词间有多余的空格,将反转后单词间的空格减少到只含一个。

一些同学会使用split库函数,分隔单词,然后定义一个新的string字符串,最后再把单词倒序相加,那么这道题题目就是一道水题了,失去了它的意义。
所以这里我还是提高一下本题的难度:不要使用辅助空间,空间复杂度要求为O(1)

不能使用辅助空间之后,那么只能在原字符串上下功夫了。

想一下,我们将整个字符串都反转过来,那么单词的顺序指定是倒序了,只不过单词本身也倒叙了,那么再把单词反转一下,单词不就正过来了。

所以解题思路如下:

 移除多余空格
 将整个字符串反转
 将每个单词反转

举个例子,源字符串为:"the sky is blue "

移除多余空格 : “the sky is blue”
字符串反转:“eulb si yks eht”
单词反转:“blue is sky the”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翻转字符串里的单词。

思路很明确了,我们说一说代码的实现细节,就拿移除多余空格来说,一些同学会上来写如下代码:

void removeExtraSpaces(string& s) {
    for (int i = s.size() - 1; i > 0; i--) {
        if (s[i] == s[i - 1] && s[i] == ' ') {
            s.erase(s.begin() + i);
        }
    }
    // 删除字符串最后面的空格
    if (s.size() > 0 && s[s.size() - 1] == ' ') {
        s.erase(s.begin() + s.size() - 1);
    }
    // 删除字符串最前面的空格
    if (s.size() > 0 && s[0] == ' ') {
        s.erase(s.begin());
    }
}

erase操作上面还套了一个for循环,那么以上代码移除冗余空格的代码时间复杂度为O(n^2)。
那么使用双指针法来去移除空格,最后resize(重新设置)一下字符串的大小,就可以做到O(n)的时间复杂度。
那么使用双指针来移除冗余空格代码如下: fastIndex走的快,slowIndex走的慢,最后slowIndex就标记着移除多余空格后新字符串的长度。

void removeExtraSpaces(string& s) {
    int slowIndex = 0, fastIndex = 0; // 定义快指针,慢指针
    // 去掉字符串前面的空格
    while (s.size() > 0 && fastIndex < s.size() && s[fastIndex] == ' ') {
        fastIndex++;
    }
    for (; fastIndex < s.size(); fastIndex++) {
        // 去掉字符串中间部分的冗余空格
        if (fastIndex - 1 > 0
                && s[fastIndex - 1] == s[fastIndex]
                && s[fastIndex] == ' ') {
            continue;
        } else {
            s[slowIndex++] = s[fastIndex];
        }
    }
    if (slowIndex - 1 > 0 && s[slowIndex - 1] == ' ') { // 去掉字符串末尾的空格
        s.resize(slowIndex - 1);
    } else {
        s.resize(slowIndex); // 重新设置字符串大小
    }
}

有的同学可能发现用erase来移除空格,在leetcode上性能也还行。主要是以下几点:

 leetcode上的测试集里,字符串的长度不够长,如果足够长,性能差距会非常明显。
 leetcode的测程序耗时不是很准确的。

此时我们已经实现了removeExtraSpaces函数来移除冗余空格。
还做实现反转字符串的功能,支持反转字符串子区间,这个实现我们分别在344.反转字符串 和541.反转字符串II里已经讲过了。

// 反转字符串s中左闭又闭的区间[start, end]
void reverse(string& s, int start, int end) {
    for (int i = start, j = end; i < j; i++, j--) {
        swap(s[i], s[j]);
    }
}
// 版本一
class Solution {
public:
    // 反转字符串s中左闭又闭的区间[start, end]
    void reverse(string& s, int start, int end) {
        for (int i = start, j = end; i < j; i++, j--) {
            swap(s[i], s[j]);
        }
    }

    // 移除冗余空格:使用双指针(快慢指针法)O(n)的算法
    void removeExtraSpaces(string& s) {
        int slowIndex = 0, fastIndex = 0; // 定义快指针,慢指针
        // 去掉字符串前面的空格
        while (s.size() > 0 && fastIndex < s.size() && s[fastIndex] == ' ') {
            fastIndex++;
        }
        for (; fastIndex < s.size(); fastIndex++) {
            // 去掉字符串中间部分的冗余空格
            if (fastIndex - 1 > 0
                    && s[fastIndex - 1] == s[fastIndex]
                    && s[fastIndex] == ' ') {
                continue;
            } else {
                s[slowIndex++] = s[fastIndex];
            }
        }
        if (slowIndex - 1 > 0 && s[slowIndex - 1] == ' ') { // 去掉字符串末尾的空格
            s.resize(slowIndex - 1);
        } else {
            s.resize(slowIndex); // 重新设置字符串大小
        }
    }

    string reverseWords(string s) {
        removeExtraSpaces(s); // 去掉冗余空格
        reverse(s, 0, s.size() - 1); // 将字符串全部反转
        int start = 0; // 反转的单词在字符串里起始位置
        int end = 0; // 反转的单词在字符串里终止位置
        bool entry = false; // 标记枚举字符串的过程中是否已经进入了单词区间
        for (int i = 0; i < s.size(); i++) { // 开始反转单词
            if (!entry) {
                start = i; // 确定单词起始位置
                entry = true; // 进入单词区间
            }
            // 单词后面有空格的情况,空格就是分词符
            if (entry && s[i] == ' ' && s[i - 1] != ' ') {
                end = i - 1; // 确定单词终止位置
                entry = false; // 结束单词区间
                reverse(s, start, end);
            }
            // 最后一个结尾单词之后没有空格的情况
            if (entry && (i == (s.size() - 1)) && s[i] != ' ' ) {
                end = i;// 确定单词终止位置
                entry = false; // 结束单词区间
                reverse(s, start, end);
            }
        }
        return s;
    }
    
    // 当然这里的主函数reverseWords写的有一些冗余的,可以精简一些,精简之后的主函数为:
    /* 主函数简单写法
    string reverseWords(string s) {
        removeExtraSpaces(s);
        reverse(s, 0, s.size() - 1);
        for(int i = 0; i < s.size(); i++) {
            int j = i;
            // 查找单词间的空格,翻转单词
            while(j < s.size() && s[j] != ' ') j++;
            reverse(s, i, j - 1);
            i = j;
        }
        return s;
    }
    */
};

Python版本

class Solution:
  #1.去除多余的空格
        def trim_spaces(self,s):     
            n=len(s)
            left=0
            right=n-1
        
            while left<=right and s[left]==' ':       #去除开头的空格
                left+=1
            while left<=right and s[right]==' ':        #去除结尾的空格
                right=right-1
            tmp=[]
            while left<=right:                                    #去除单词中间多余的空格
                if s[left]!=' ':
                    tmp.append(s[left])
                elif tmp[-1]!=' ':                                  #当前位置是空格,但是相邻的上一个位置不是空格,则该空格是合理的
                    tmp.append(s[left])
                left+=1
            return tmp
#2.翻转字符数组
        def reverse_string(self,nums,left,right):
            while left<right:
                nums[left], nums[right]=nums[right],nums[left]
                left+=1
                right-=1
            return None
#3.翻转每个单词
        def reverse_each_word(self, nums):
            start=0
            end=0
            n=len(nums)
            while start<n:
                while end<n and nums[end]!=' ':
                    end+=1
                self.reverse_string(nums,start,end-1)
                start=end+1
                end+=1
            return None

#4.翻转字符串里的单词
        def reverseWords(self, s): #测试用例:"the sky is blue"
            l = self.trim_spaces(s)                     #输出:['t', 'h', 'e', ' ', 's', 'k', 'y', ' ', 'i', 's', ' ', 'b', 'l', 'u', 'e'
            self.reverse_string( l,  0, len(l) - 1)   #输出:['e', 'u', 'l', 'b', ' ', 's', 'i', ' ', 'y', 'k', 's', ' ', 'e', 'h', 't']
            self.reverse_each_word(l)               #输出:['b', 'l', 'u', 'e', ' ', 'i', 's', ' ', 's', 'k', 'y', ' ', 't', 'h', 'e']
            return ''.join(l)                                 #输出:blue is sky the

五、反转链表

leecode 206.反转链表
题意:反转一个单链表。

示例: 输入: 1->2->3->4->5->NULL 输出: 5->4->3->2->1->NULL

如果再定义一个新的链表,实现链表元素的反转,其实这是对内存空间的浪费。
其实只需要改变链表的next指针的指向,直接将链表反转 ,而不用重新定义一个新的链表,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之前链表的头节点是元素1, 反转之后头结点就是元素5 ,这里并没有添加或者删除节点,仅仅是改表next指针的方向。

那么接下来看一看是如何反转呢?

首先定义一个cur指针,指向头结点,再定义一个pre指针,初始化为null。
然后就要开始反转了,首先要把 cur->next 节点用tmp指针保存一下,也就是保存一下这个节点。
为什么要保存一下这个节点呢,因为接下来要改变 cur->next 的指向了,将cur->next 指向pre ,此时已经反转了第一个节点了。
接下来,就是循环走如下代码逻辑了,继续移动pre和cur指针。
最后,cur 指针已经指向了null,循环结束,链表也反转完毕了。 此时我们return pre指针就可以了,pre指针就指向了新的头结点。

双指针法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reverseList(ListNode* head) {
        ListNode* temp; // 保存cur的下一个节点
        ListNode* cur = head;
        ListNode* pre = NULL;
        while(cur) {
            temp = cur->next;  // 保存一下 cur的下一个节点,因为接下来要改变cur->next
            cur->next = pre; // 翻转操作
            // 更新pre 和 cur指针
            pre = cur;
            cur = temp;
        }
        return pre;
    }
};

递归法

递归法相对抽象一些,但是其实和双指针法是一样的逻辑,同样是当cur为空的时候循环结束,不断将cur指向pre的过程。
关键是初始化的地方,可能有的同学会不理解, 可以看到双指针法中初始化 cur = head,pre = NULL,在递归法中可以从如下代码看出初始化的逻辑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写法变了。
具体可以看代码(已经详细注释),双指针法写出来之后,理解如下递归写法就不难了,代码逻辑都是一样的。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reverse(ListNode* pre,ListNode* cur){
        if(cur == NULL) return pre;
        ListNode* temp = cur->next;
        cur->next = pre;
        // 可以和双指针法的代码进行对比,如下递归的写法,其实就是做了这两步
        // pre = cur;
        // cur = temp;
        return reverse(cur,temp);
    }
    ListNode* reverseList(ListNode* head) {
        // 和双指针法初始化是一样的逻辑
        // ListNode* cur = head;
        // ListNode* pre = NULL;
        return reverse(NULL, head);
    }

};

Python迭代法

#双指针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 class ListNode:
#     def __init__(self, val=0, next=None):
#         self.val = val
#         self.next = next
class Solution:
    def reverseList(self, head: ListNode) -> ListNode:
        cur = head   
        pre = None
        while(cur!=None):
            temp = cur.next # 保存一下 cur的下一个节点,因为接下来要改变cur->next
            cur.next = pre #反转
            #更新pre、cur指针
            pre = cur
            cur = temp
        return pre

Python递归法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 class ListNode:
#     def __init__(self, val=0, next=None):
#         self.val = val
#         self.next = next
class Solution:
    def reverseList(self, head: ListNode) -> ListNode:
        
        def reverse(pre,cur):
            if not cur:
                return pre
                
            tmp = cur.next
            cur.next = pre

            return reverse(cur,tmp)
        
        return reverse(None,head)

六、删除链表的倒数第N个节点

给你一个链表,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并且返回链表的头结点。
进阶:你能尝试使用一趟扫描实现吗?
示例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head = [1,2,3,4,5], n = 2 输出:[1,2,3,5] 示例 2:

输入:head = [1], n = 1 输出:[] 示例 3:

输入:head = [1,2], n = 1 输出:[1]

双指针的经典应用,如果要删除倒数第n个节点,让fast移动n步,然后让fast和slow同时移动,直到fast指向链表末尾。删掉slow所指向的节点就可以了。
思路是这样的,但要注意一些细节。
分为如下几步:
1.首先这里我推荐大家使用虚拟头结点,这样方面处理删除实际头结点的逻辑
2.定义fast指针和slow指针,初始值为虚拟头结点,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fast首先走n + 1步 ,为什么是n+1呢,因为只有这样同时移动的时候slow才能指向删除节点的上一个节点(方便做删除操作),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fast和slow同时移动,之道fast指向末尾,如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删除slow指向的下一个节点,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removeNthFromEnd(ListNode* head, int n) {
        ListNode* dummyHead = new ListNode(0);
        dummyHead->next = head;
        ListNode* slow = dummyHead;
        ListNode* fast = dummyHead;
        while(n-- && fast != NULL) {
            fast = fast->next;
        }
        fast = fast->next; // fast再提前走一步,因为需要让slow指向删除节点的上一个节点
        while (fast != NULL) {
            fast = fast->next;
            slow = slow->next;
        }
        slow->next = slow->next->next;
        return dummyHead->next;
    }
};

Python版本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 class ListNode:
#     def __init__(self, val=0, next=None):
#         self.val = val
#         self.next = next
class Solution:
    def removeNthFromEnd(self, head: ListNode, n: int) -> ListNode:
        head_dummy = ListNode()
        head_dummy.next = head

        slow, fast = head_dummy, head_dummy
        while(n!=0): #fast先往前走n步
            fast = fast.next
            n -= 1
        while(fast.next!=None):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
        #fast 走到结尾后,slow的下一个节点为倒数第N个节点
        slow.next = slow.next.next #删除
        return head_dummy.next

七、链表相交

leecode 02.07. 链表相交

给定两个(单向)链表,判定它们是否相交并返回交点。请注意相交的定义基于节点的引用,而不是基于节点的值。换句话说,如果一个链表的第k个节点与另一个链表的第j个节点是同一节点(引用完全相同),则这两个链表相交。

示例 1:
输入:listA = [4,1,8,4,5], listB = [5,0,1,8,4,5]
输出:Reference of the node with value = 8

输入解释:相交节点的值为 8 (注意,如果两个列表相交则不能为 0)。从各自的表头开始算起,链表 A 为 [4,1,8,4,5],链表 B 为 [5,0,1,8,4,5]。在 A 中,相交节点前有 2 个节点;在 B 中,相交节点前有 3 个节点。

简单来说,就是求两个链表交点节点的指针。 这里同学们要注意,交点不是数值相等,而是指针相等。

为了方便举例,假设节点元素数值相等,则节点指针相等。

看如下两个链表,目前curA指向链表A的头结点,curB指向链表B的头结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求出两个链表的长度,并求出两个链表长度的差值,然后让curA移动到,和curB 末尾对齐的位置,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我们就可以比较curA和curB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同时向后移动curA和curB,如果遇到curA == curB,则找到焦点。
否则循环退出返回空指针。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getIntersectionNode(ListNode *headA, ListNode *headB) {
        ListNode* curA = headA;
        ListNode* curB = headB;
        int lenA = 0, lenB = 0;
        while (curA != NULL) { // 求链表A的长度
            lenA++;
            curA = curA->next;
        }
        while (curB != NULL) { // 求链表B的长度
            lenB++;
            curB = curB->next;
        }
        curA = headA;
        curB = headB;
        // 让curA为最长链表的头,lenA为其长度
        if (lenB > lenA) {
            swap (lenA, lenB);
            swap (curA, curB);
        }
        // 求长度差
        int gap = lenA - lenB;
        // 让curA和curB在同一起点上(末尾位置对齐)
        while (gap--) {
            curA = curA->next;
        }
        // 遍历curA 和 curB,遇到相同则直接返回
        while (curA != NULL) {
            if (curA == curB) {
                return curA;
            }
            curA = curA->next;
            curB = curB->next;
        }
        return NULL;
    }
};

时间复杂度: O ( n + m ) O(n + m) O(n+m)
空间复杂度: O ( 1 ) O(1) O(1)

Python版本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 class ListNode:
#     def __init__(self, x):
#         self.val = x
#         self.next = None

class Solution:
    def getIntersectionNode(self, headA: ListNode, headB: ListNode) -> ListNode:
        lengthA,lengthB = 0,0
        curA,curB = headA,headB
        while(curA!=None): #求链表A的长度
            curA = curA.next
            lengthA +=1
        
        while(curB!=None): #求链表B的长度
            curB = curB.next
            lengthB +=1
        
        curA, curB = headA, headB

        if lengthB>lengthA: #让curA为最长链表的头,lenA为其长度
            lengthA, lengthB = lengthB, lengthA
            curA, curB = curB, curA

        gap = lengthA - lengthB #求长度差
        while(gap!=0): 
            curA = curA.next #让curA和curB在同一起点上
            gap -= 1
        
        while(curA!=None):
            if curA == curB:
                return curA
            else:
                curA = curA.next
                curB = curB.next
        return None

八、环形链表II

leecode 142.环形链表II

题意: 给定一个链表,返回链表开始入环的第一个节点。 如果链表无环,则返回 null。
为了表示给定链表中的环,使用整数 pos 来表示链表尾连接到链表中的位置(索引从 0 开始)。 如果 pos 是 -1,则在该链表中没有环。
说明:不允许修改给定的链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道题目,不仅考察对链表的操作,而且还需要一些数学运算。

主要考察两知识点:
 判断链表是否环
 如果有环,如何找到这个环的入口

判断链表是否有环

可以使用快慢指针法, 分别定义 fast 和 slow指针,从头结点出发,fast指针每次移动两个节点,slow指针每次移动一个节点,如果 fast 和 slow指针在途中相遇 ,说明这个链表有环。
为什么fast 走两个节点,slow走一个节点,有环的话,一定会在环内相遇呢,而不是永远的错开呢?

首先第一点: fast指针一定先进入环中,如果fast 指针和slow指针相遇的话,一定是在环中相遇,这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来看一下,为什么fast指针和slow指针一定会相遇呢?
可以画一个环,然后让 fast指针在任意一个节点开始追赶slow指针。
会发现最终都是这种情况, 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ast和slow各自再走一步, fast和slow就相遇了
这是因为fast是走两步,slow是走一步,其实相对于slow来说,fast是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靠近slow的,所以fast一定可以和slow重合。

如果有环,如何找到这个环的入口
此时已经可以判断链表是否有环了,那么接下来要找这个环的入口了。

假设从头结点到环形入口节点 的节点数为x。 环形入口节点到 fast指针与slow指针相遇节点 节点数为y。 从相遇节点 再到环形入口节点节点数为 z。 如图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相遇时: slow指针走过的节点数为: x + y, fast指针走过的节点数:x + y + n (y + z),n为fast指针在环内走了n圈才遇到slow指针, (y+z)为 一圈内节点的个数A。

因为fast指针是一步走两个节点,slow指针一步走一个节点, 所以 fast指针走过的节点数 = slow指针走过的节点数 * 2:
(x + y) * 2 = x + y + n (y + z)
两边消掉一个(x+y): x + y = n (y + z)

因为要找环形的入口,那么要求的是x,因为x表示 头结点到 环形入口节点的的距离。
所以要求x ,将x单独放在左面:x = n (y + z) - y ,
再从n(y+z)中提出一个 (y+z)来,整理公式之后为如下公式:x = (n - 1) (y + z) + z 注意这里n一定是大于等于1的,因为 fast指针至少要多走一圈才能相遇slow指针。

这个公式说明什么呢?
先拿n为1的情况来举例,意味着fast指针在环形里转了一圈之后,就遇到了 slow指针了。
当 n为1的时候,公式就化解为 x = z,
这就意味着,从头结点出发一个指针,从相遇节点 也出发一个指针,这两个指针每次只走一个节点, 那么当这两个指针相遇的时候就是环形入口的节点。
也就是在相遇节点处,定义一个指针index1,在头结点处定一个指针index2。
让index1和index2同时移动,每次移动一个节点, 那么他们相遇的地方就是 环形入口的节点。

那么 n如果大于1是什么情况呢,就是fast指针在环形转n圈之后才遇到 slow指针

其实这种情况和n为1的时候效果是一样的,一样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找到 环形的入口节点,只不过,index1 指针在环里 多转了(n-1)圈,然后再遇到index2,相遇点依然是环形的入口节点。

/**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 struct ListNode {
 *     int val;
 *     ListNode *next;
 *     ListNode(int x) : val(x), next(NULL) {}
 *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detectCycle(ListNode *head) {
        ListNode* fast = head;
        ListNode* slow = head;
        while(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 {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 快慢指针相遇,此时从head 和 相遇点,同时查找直至相遇
            if (slow == fast) {
                ListNode* index1 = fast;
                ListNode* index2 = head;
                while (index1 != index2) {
                    index1 = index1->next;
                    index2 = index2->next;
                }
                return index2; // 返回环的入口
            }
        }
        return NULL;
    }
};

补充
在推理过程中,大家可能有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第一次在环中相遇,slow的 步数 是 x+y 而不是 x + 若干环的长度 + y 呢?
即文章链表:环找到了,那入口呢? (opens new window)中如下的地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slow进环的时候,fast一定是先进环来了。

如果slow进环入口,fast也在环入口,那么把这个环展开成直线,就是如下图的样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出如果slow 和 fast同时在环入口开始走,一定会在环入口3相遇,slow走了一圈,fast走了两圈。

重点来了,slow进环的时候,fast一定是在环的任意一个位置,如图: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fast指针走到环入口3的时候,已经走了k + n 个节点,slow相应的应该走了(k + n) / 2 个节点。
因为k是小于n的(图中可以看出),所以(k + n) / 2 一定小于n。
也就是说slow一定没有走到环入口3,而fast已经到环入口3了。

这说明什么呢?

在slow开始走的那一环已经和fast相遇了。
那有同学又说了,为什么fast不能跳过去呢? 在刚刚已经说过一次了,fast相对于slow是一次移动一个节点,所以不可能跳过去。

好了,这次把为什么第一次在环中相遇,slow的 步数 是 x+y 而不是 x + 若干环的长度 + y ,用数学推理了一下,算是对链表:环找到了,那入口呢? (opens new window)的补充。

Python版本

class Solution:
    def detectCycle(self, head: ListNode) -> ListNode:
        slow, fast = head, head
        while fast and fast.next: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 如果相遇
            if slow == fast:
                p = head
                q = slow
                while p!=q:
                    p = p.next
                    q = q.next
                #你也可以return q
                return p

        return None

九、三数之和

leecode 15. 三数之和

给你一个包含 n 个整数的数组 nums,判断 nums 中是否存在三个元素 a,b,c ,使得 a + b + c = 0 ?请你找出所有满足条件且不重复的三元组。
注意: 答案中不可以包含重复的三元组。

示例:

给定数组 nums = [-1, 0, 1, 2, -1, -4],

满足要求的三元组集合为: [ [-1, 0, 1], [-1, -1, 2] ]

哈希解法

两层for循环就可以确定 a 和b 的数值了,可以使用哈希法来确定 0-(a+b) 是否在 数组里出现过,其实这个思路是正确的,但是我们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题目中说的不可以包含重复的三元组。

把符合条件的三元组放进vector中,然后在去去重,这样是非常费时的,很容易超时,也是这道题目通过率如此之低的根源所在。

去重的过程不好处理,有很多小细节,如果在面试中很难想到位。

时间复杂度可以做到O(n^2),但还是比较费时的,因为不好做剪枝操作。

大家可以尝试使用哈希法写一写,就知道其困难的程度了。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threeSum(vector<int>& nums) {
        vector<vector<int>> result;
        sort(nums.begin(), nums.end());
        // 找出a + b + c = 0
        // a = nums[i], b = nums[j], c = -(a + b)
        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
            // 排序之后如果第一个元素已经大于零,那么不可能凑成三元组
            if (nums[i] > 0) {
                continue;
            }
            if (i > 0 && nums[i] == nums[i - 1]) { //三元组元素a去重
                continue;
            }
            unordered_set<int> set;
            for (int j = i + 1; j < nums.size(); j++) {
                if (j > i + 2
                        && nums[j] == nums[j-1]
                        && nums[j-1] == nums[j-2]) { // 三元组元素b去重
                    continue;
                }
                int c = 0 - (nums[i] + nums[j]);
                if (set.find(c) != set.end()) {
                    result.push_back({nums[i], nums[j], c});
                    set.erase(c);// 三元组元素c去重
                } else {
                    set.insert(nums[j]);
                }
            }
        }
        return result;
    }
};

双指针

其实这道题目使用哈希法并不十分合适,因为在去重的操作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在面试中很难直接写出没有bug的代码。
而且使用哈希法 在使用两层for循环的时候,能做的剪枝操作很有限,虽然时间复杂度是O(n^2),也是可以在leetcode上通过,但是程序的执行时间依然比较长 。
接下来我来介绍另一个解法:双指针法,这道题目使用双指针法 要比哈希法高效一些,那么来讲解一下具体实现的思路。

拿这个nums数组来举例,首先将数组排序,然后有一层for循环,i从下表0的地方开始,同时定一个下表left 定义在i+1的位置上,定义下表right 在数组结尾的位置上。

依然还是在数组中找到 abc 使得a + b +c =0,我们这里相当于 a = nums[i] b = nums[left] c = nums[right]。

接下来如何移动left 和right呢, 如果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0 就说明 此时三数之和大了,因为数组是排序后了,所以right下表就应该向左移动,这样才能让三数之和小一些。

如果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0 说明 此时 三数之和小了,left 就向右移动,才能让三数之和大一些,直到left与right相遇为止。

时间复杂度:O(n^2)。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threeSum(vector<int>& nums) {
        vector<vector<int>> result;
        sort(nums.begin(), nums.end());
        // 找出a + b + c = 0
        // a = nums[i], b = nums[left], c = nums[right]
        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
            // 排序之后如果第一个元素已经大于零,那么无论如何组合都不可能凑成三元组,直接返回结果就可以了
            if (nums[i] > 0) {
                return result;
            }
            // 错误去重方法,将会漏掉-1,-1,2 这种情况
            /*
            if (nums[i] == nums[i + 1]) {
                continue;
            }
            */
            // 正确去重方法
            if (i > 0 && nums[i] == nums[i - 1]) {
                continue;
            }
            int left = i + 1;
            int right = nums.size() - 1;
            while (right > left) {
                // 去重复逻辑如果放在这里,0,0,0 的情况,可能直接导致 right<=left 了,从而漏掉了 0,0,0 这种三元组
                /*
                while (right > left && nums[right] == nums[right - 1]) right--;
                while (right > left && nums[left] == nums[left + 1]) left++;
                */
                if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0) {
                    right--;
                } else if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0) {
                    left++;
                } else {
                    result.push_back(vector<int>{nums[i], nums[left], nums[right]});
                    // 去重逻辑应该放在找到一个三元组之后
                    while (right > left && nums[right] == nums[right - 1]) right--;
                    while (right > left && nums[left] == nums[left + 1]) left++;

                    // 找到答案时,双指针同时收缩
                    right--;
                    left++;
                }
            }

        }
        return result;
    }
};

Python版本

class Solution:
    def threeSum(self, nums):
        ans = []
        n = len(nums)
        nums.sort()
        for i in range(n):
            left = i + 1
            right = n - 1
            if nums[i] > 0:
                break
            if i >= 1 and nums[i] == nums[i - 1]:
                continue
            while left < right:
                total =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if total > 0:
                    right -= 1
                elif total < 0:
                    left += 1
                else:
                    ans.append([nums[i], nums[left], nums[right]])
                    while left != right and nums[left] == nums[left + 1]: left += 1
                    while left != right and nums[right] == nums[right - 1]: right -= 1
                    left += 1
                    right -= 1
        return ans

十、四数之和

leecode 18. 四数之和

题意:给定一个包含 n 个整数的数组 nums 和一个目标值 target,判断 nums 中是否存在四个元素 a,b,c 和 d ,使得 a + b + c + d 的值与 target 相等?找出所有满足条件且不重复的四元组。

注意:

答案中不可以包含重复的四元组。

示例: 给定数组 nums = [1, 0, -1, 0, -2, 2],和 target = 0。 满足要求的四元组集合为: [ [-1, 0, 0, 1], [-2, -1, 1, 2], [-2, 0, 0, 2] ]

四数之和,和15.三数之和 是一个思路,都是使用双指针法, 基本解法就是在15.三数之和的基础上再套一层for循环。
但是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例如: 不要判断nums[k] > target 就返回了,三数之和可以通过 nums[i] > 0 就返回了,因为 0 已经是确定的数了,四数之和这道题目 target是任意值。(大家亲自写代码就能感受出来)

15.三数之和的双指针解法是一层for循环num[i]为确定值,然后循环内有left和right下表作为双指针,找到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0。

四数之和的双指针解法是两层for循环nums[k] + nums[i]为确定值,依然是循环内有left和right下表作为双指针,找出nums[k] +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target的情况,三数之和的时间复杂度是O(n^2 ),四数之和的时间复杂度是O(n^3) 。

那么一样的道理,五数之和、六数之和等等都采用这种解法。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fourSum(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
        vector<vector<int>> result;
        sort(nums.begin(), nums.end());
        for (int k = 0; k < nums.size(); k++) {
            // 这种剪枝是错误的,这道题目target 是任意值
            // if (nums[k] > target) {
            //     return result;
            // }
            // 去重
            if (k > 0 && nums[k] == nums[k - 1]) {
                continue;
            }
            for (int i = k + 1; i < nums.size(); i++) {
                // 正确去重方法
                if (i > k + 1 && nums[i] == nums[i - 1]) {
                    continue;
                }
                int left = i + 1;
                int right = nums.size() - 1;
                while (right > left) {
                    if (nums[k] +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target) {
                        right--;
                    } else if (nums[k] +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target) {
                        left++;
                    } else {
                        result.push_back(vector<int>{nums[k], nums[i], nums[left], nums[right]});
                        // 去重逻辑应该放在找到一个四元组之后
                        while (right > left && nums[right] == nums[right - 1]) right--;
                        while (right > left && nums[left] == nums[left + 1]) left++;

                        // 找到答案时,双指针同时收缩
                        right--;
                        left++;
                    }
                }

            }
        }
        return result;
    }

};

Python版本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fourSum(self, nums, target):
        """
        :type nums: List[int]
        :type target: int
        :rtype: List[List[int]]
        """
        # use a dict to store value:showtimes
        hashmap = dict()
        for n in nums:
            if n in hashmap:
                hashmap[n] += 1
            else: 
                hashmap[n] = 1
        
        # good thing about using python is you can use set to drop duplicates.
        ans = set()
        for i in range(len(nums)):
            for j in range(i + 1, len(nums)):
                for k in range(j + 1, len(nums)):
                    val = target - (nums[i] + nums[j] + nums[k])
                    if val in hashmap:
                        # make sure no duplicates.
                        count = (nums[i] == val) + (nums[j] == val) + (nums[k] == val)
                        if hashmap[val] > count:
                            ans.add(tuple(sorted([nums[i], nums[j], nums[k], val])))
                    else:
                        continue
        return an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