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由一个鱼缸水温自动控制器就能轻松学会多种电路设计
- 1.1.1常规基本设计法:以鱼缸水温自动控制器为例,介绍常规的电路设计方法。首先明确设计需求,即实现对鱼缸水温的自动控制,使其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然后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如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水温,控制器(如单片机或其他控制芯片)用于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并做出决策,加热元件(如加热棒)和制冷元件(如小型制冷器)用于调节水温。接着设计电路原理图,将各个元器件按照其功能和连接关系进行合理布局和连接,通过电路分析和计算确定元器件的参数值,如电阻、电容的大小等,以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
- 1.1.2电路设计的秘法——用“拿来主义法”或“移植法”设计多种电路:讲解在电路设计中,可以借鉴已有的成熟电路设计方案来快速实现新的电路设计。以鱼缸水温自动控制器为例,可以参考其他类似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将其中适用的部分直接拿来使用,或者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例如,可以借鉴工业温度控制系统中的温度检测和控制部分的电路,将其移植到鱼缸水温自动控制器的设计中,同时根据鱼缸的特点和要求对电路进行优化和改进。
1.2电路设计流程
- 1.2.1电子产品研制的一般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电路原理图设计、电路仿真、印制电路板(PCB)设计、元器件采购、电路板制作、焊接装配、调试测试、性能优化、产品定型等环节。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 1.2.2画电路图及生成PCB图:介绍如何使用专业的电路设计软件(如Protel、Altium Designer等)来绘制电路原理图。在绘制电路原理图时,需要准确地表示出各个元器件的符号、连接关系和参数设置。绘制完成后,通过软件的PCB设计功能,将电路原理图转换为PCB图。在PCB图设计中,需要考虑元器件的布局、布线规则、电气性能等因素,以确保电路板的可靠性和可制造性。
- 1.2.3印制电路板的制作:讲解印制电路板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包括覆铜板的选择、下料、钻孔、图形转移、蚀刻、阻焊、丝印、表面处理等步骤。可以采用手工制作的方法,如热转印法、化学腐蚀法等,也可以通过专业的PCB制造厂家进行制作。
- 1.2.4元器件的准备:根据电路原理图和PCB图的要求,采购所需的电子元器件。在采购过程中,需要注意元器件的型号、规格、质量和数量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对采购回来的元器件进行检测和筛选,确保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 1.2.5装配、调试与指标测量:将准备好的元器件按照PCB图的布局要求进行焊接装配,形成实际的电路板。装配完成后,需要对电路板进行调试,检查电路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各个元器件是否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发挥其功能。在调试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如焊接不良、元器件损坏、电路参数设置不合理等,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和调整。调试完成后,需要对电路板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量,如电压、电流、频率、增益等,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 1.2.6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写:在电子产品的研制过程中,需要编写一系列的工艺技术文件,如电路原理图、PCB图、元器件清单、装配工艺文件、调试工艺文件、测试报告等。这些文件是产品研制过程的重要记录,也是后续生产、维修和改进的重要依据。
- 1.2.7样机制作及鉴定:在完成电路板的设计、制作和调试后,需要制作样机进行实际应用测试。通过对样机的使用和测试,可以进一步检验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和优化。在样机制作完成后,需要组织相关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鉴定,对产品的技术水平、性能指标、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市场需求。
1.3电子电路系统设计基本原则和设计内容
- 1.3.1电子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可靠性原则、性能指标原则、经济性原则、可扩展性原则、易用性原则等。在设计电子电路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原则,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行权衡和选择。
- 1.3.2电子电路设计的内容:包括电路功能设计、电路结构设计、元器件选择、参数计算、电路仿真、PCB设计等方面。在进行电路设计时,需要根据设计需求和基本原则,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确保电路的性能和功能满足要求。
- 1.3.3电路设计的一般过程:与1.2.1电子产品研制的一般过程类似,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电路原理图设计、电路仿真、PCB设计、元器件采购、电路板制作、焊接装配、调试测试、性能优化、产品定型等环节。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遵循相应的设计方法和规范,确保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 1.3.4电子电路设计的方法: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电子电路设计方法,如自顶向下设计法、自底向上设计法、模块化设计法等。自顶向下设计法是从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将其分解为若干个较小的功能模块,然后逐步对每个模块进行设计和实现;自底向上设计法是从最基本的元器件和电路单元开始,逐步构建成复杂的电路系统;模块化设计法是将电路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功能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具有明确的输入输出接口和功能,然后通过模块之间的连接和组合来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
1.4电子电器制作实例
- 例1-1简单电子门铃的制作:详细介绍了简单电子门铃的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制作过程和调试方法。电路主要由按钮、音频振荡器、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等部分组成。当按下按钮时,音频振荡器产生一定频率的音频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通过对电路原理图的分析和计算,确定了各个元器件的参数值。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焊接的质量和元器件的安装位置。调试时,需要调整音频振荡器的频率和功率放大器的增益,以获得满意的门铃声音。
- 例1-2玩具电子小猫制作:讲解了玩具电子小猫的电路设计和制作过程。电路包括声音产生电路、动作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等部分。声音产生电路可以产生各种猫叫声和其他声音效果,动作控制电路可以控制玩具电子小猫的肢体动作,如摇头、摆尾等。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和调试,实现了玩具电子小猫的各种功能。
- 例1-3磁摆装饰制作——磁摆小玩具:介绍了一种磁摆装饰的制作方法。该磁摆小玩具由磁摆、线圈、电路控制部分和电源等组成。当磁摆摆动时,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电路控制部分可以根据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控制磁摆的摆动幅度和频率,从而实现各种有趣的摆动效果。
- 知识拓展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介绍了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检测技术和应用场景。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元器件的外观特征、参数标识、性能检测方法以及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