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都是自己的一些理解,仅代表个人看法。
如何衡量一场直播带货的好坏?
对于直播带货,相当于短视频+电商的一个融合模式 。短视频行业,我们可以用AAARR模型来构建短视频的业务指标体系,如果单纯地从视频端,忽略电商端对成交的影响,我们仍然可以选择用AAARR模型。
对直播带货的看法
认知:是一种依靠名人效应聚集观众,然后进行现场使用推销,当然,也有非名人带货,均有现场代入感,能让观众直接感受商品质量的好坏,从而让观众产生购买欲望的线上方式。
优点:
1.对客户,免除人们逛商场的麻烦的同时,对商品依然有很好的了解;
2.对商家,直播需要安排的事情很少,有些甚至随时随地开播,受限制条件较少;
3.对于头部主播,我们知道一场直播的收入能达到百万(罗永浩"甄嬛"传),交易额更是夸张。粉丝效应、名人效应带来了一定量的交易额。
4.国家、政府鼓励,对网红给予奖励、头衔等,杭州、广州、上海等地直播带货的主播数量位居前三。
缺点:
1.观看直播的观众一般目的性不强,很容易点进去就走。
2.被接受的人群不够广泛,就自我感觉,绝大多数男性不会花大把时间来看直播带货,然后购买。
3.有别于线下,许多人可能更倾向于线下。
如何评估京东6.18的活动效果
6.18是一场全民购物的狂欢,可以从拉新和收入的角度考虑,对于购物app,用户的留存率应该是很高的,简单地,这里就没有考虑用户留存了。当然也可以查下当天百度指数、新浪指数的增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