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背景
从3GPP R15引入5G至今,5G终端的主要应场景主要有以下三类:
1: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2: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3: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早期5G技术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大带宽和低时延方面,其芯片和终端的设计极为复杂,造成了很高的研发成本,并同时造成其部署的困难性。
在我们的基础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很多环境对于速率、性能、功耗、成本等是有没有这么高的,在此背景下3GPP R17 引入5G RedCap技术。
简述
5G RedCap(5G Reduced Capability)中文意思“降低能力”,同时也称为5G NR Light,即轻量化5G。相较于传统5G eMBB设备,RedCap在成本、功耗、性能等方面达到了平衡。
3GPP R17中通过剪裁5G的能力,降低硬件的负责度,降低终端成本与功耗,并且保留了5G NR在带宽、时延、可靠性、切片等方面的基本特性,补充了LTE Cat4的短板。
技术特点
相较于传统5G eMBB终端,RedCap主要进行了以下功能的剪裁
带宽 | RedCap 使用了 6GHz 以下的 20MHz 带宽,远小于 5G eMBB 的 100MHz |
天线 | RedCap 减少了发射和接收天线的数量,减少了 MIMO 层数,降低了终端 RF 收发器和基带处理模块的能力要求,在传统 NR UE 支持 2T4R 天线的基础上,将 RedCap UE 的天线 数量降低至 1T1R 或 1T2R |
功耗 | RedCap 支持 eDRX,使用更长的睡眠模式,使终端可以降低功耗同时获得更高的续航能力。 |
调制 | RedCap 从标准上定义了最高阶 64QAM 的调制方式,但终端可以根据目标客户需求灵活支持上/下行 256QAM,以满足不同行业的上下行峰值速率需求,且不会因此增加设计的复杂度,成本也不会明显的提高 |
双工 | RedCap 支持 FD-FDD 和 TDD,并且在 NR 双工通信的基础上针 对 RedCap UE 引入了半双工模式 |
PDCP & RLC-AM SN | 为了降低 RedCap UE 缓存的要求,将传统 的 18 比特调整为 12 比特 |
在此基础之上,RedCap相较于传统5G eMBB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CA)、双连接(MR-DC)、双激活协议(DAPS)、条件主辅小区添加或改变机制(CPAC)、集成接入回传(IAB)的能力,降低了终端设计的复杂性。
3GPP标准中对于RedCap的MIMO与调制要求如下:
技术 | 类型 |
调制方式 | 64QAM、256QAM |
MIMO | 1T2R、1T1R |
BWP带宽 | 5M、10M、15M、20M等 |
峰值速率要求如下:
天线规格 | 双工方式 | 调制方式 | 峰值速率 |
1T2R | TDD 2.5ms 双周期 帧结构 | 上行: 64/256 QAM | 26/35Mbps |
下行: 64/256 QAM | 105/140Mbps | ||
TDD | 上行: 64/256 QAM | 90/120Mbps | |
下行: 64/256 QAM | 170/226Mbps | ||
1T1R | TDD 2.5ms 双周期 帧结构 | 上行: 64/256 QAM | 26/35Mbps |
下行: 64/256 QAM | 52/70Mbps | ||
FDD | 上行: 64/256 QAM | 90/120Mbps | |
下行: 64/256 QAM | 85/113Mbps |
对比LTE Cat4
相较于LTE,目前1T2R的5G RedCap产品与LTE Cat4双天线产品速率能力相近,并且RedCap具备5G NR的接入能力,在延时、可靠性、功耗、切片、授时、5G LAN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以下是不同制式设备的对比
技术指标 | 5G NR | 5G RedCap (1T2R) | 5G RedCap (1T1R) | Cat4 | |
速率 | FDD | UL:175Mbps DL:350Mbps @256QAM/2T4R/100M | UL:90Mbps DL:170Mbps @64QAM/1T2R/20M | UL:90Mbps DL:85Mbps @64QAM/1T1R/20M | UL:75Mbps DL:150Mbps @64QAM/1T2R/20M |
TDD | UL:250Mbps DL:1.7Gbps @256QAM/2T4R/100M | UL:22Mbps DL:124Mbps @64QAM/1T2R/20M | UL:22Mbps DL:62Mbps @64QAM/1T1R/20M | UL:15Mbps DL:110Mbps @64QAM/1T2R/20M | |
时延可靠性 | 1ms 支持 URLLC | 5~10ms@99.99% 支持 URLLC | 5~10ms@99.99% 支持 URLLC | >100ms | |
功耗 | / | 对标 Cat4 | 对标 Cat4 | 工作:120~160mA 待机:12~22mA | |
切片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不支持 | |
5G LAN | R16及以上版本 | 支持 | 支持 | 不支持 |
以FDD设备为例,在同等带宽下峰值速率相较于LTE Cat4上行提升20%,下行提升13%,根据移动通信的发展和RedCap芯片的逐步下探,未来RedCap会逐步占领LTE Cat4所拥有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