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学习总结】—— 创建型模式

👉 本文参考:

👉 原文首发: 小牛肉的个人博客,欢迎来访~

创建型模式(Creational Pattern) 对类的实例化过程进行了抽象,能够将软件模块中对象的创建和对象的使用分离。为了使软件的结构更加清晰,外界对于这些对象只需要知道它们共同的接口,而不清楚其具体的实现细节,使整个系统的设计更加符合单一职责原则。



  • 软件模式是将模式的一般概念应用于软件开发领域,即软件开发的 总体指导思路或参照样板。软件模式并非仅限于设计模式,还包括 架构模式、分析模式和过程模式等,实际上,在软件生存期的每一 个阶段都存在着一些被认同的模式。
  • 设计模式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习现有的设计模式可以做到经验复用

1. 简单工厂模式( Simple Factory Pattern ) 重要程度:4

模式动机

在创建一个对象时不向客户暴露内部细节,并提供一个创建对象的通用接口。

例如:一个按钮系统可以提供多个外观不同的按钮(如圆形按钮、矩形按钮、菱形按钮等), 这些按钮都源自同一个基类,不过在继承基类后不同的子类修改了部分属性从而使得它们可以呈现不同的外观。
如果我们希望在使用这些按钮时,不需要知道这些具体按钮类的名字,只需要知道表示该按钮类的一个参数,并提供一个调用方便的方法,把该参数传入方法即可返回一个相应的按钮对象,此时,就可以使用简单工厂模式。

模式定义

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 Pattern):又称为静态工厂方法(Static Factory Method)模式,它属于类创建型模式。
在简单工厂模式中,可以根据参数的不同返回不同类的实例。简单工厂模式专门定义一个类来负责创建其他类的实例,被创建的实例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父类。

模式结构

简单工厂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 Factory:工厂角色
    工厂角色负责实现创建所有实例的内部逻辑 (决定调用哪个类来创建实例)

  • Product:抽象产品角色
    抽象产品角色是所创建的所有对象的父类,负责描述所有实例所共有的公共接口

  • ConcreteProduct:具体产品角色
    具体产品角色是创建目标,所有创建的对象都充当这个角色的某个具体类的实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做能把客户类和具体子类的实现解耦,客户类不再需要知道有哪些子类以及应当实例化哪个子类。客户类往往有多个,如果不使用简单工厂,那么所有的客户类都要知道所有子类的细节。而且一旦子类发生改变,例如增加子类,那么所有的客户类都要进行修改。

代码实例

一个抽象的接口,多个抽象接口的实现类,一个工厂类,用来实例化抽象的接口

抽象产品类

abstract class Car {
   public void run();

   public void stop();
}

具体实现类

class Benz implements Car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Benz开始启动了。。。。。");
   }

   public void stop() {
       System.out.println("Benz停车了。。。。。");
   }
}

class Ford implements Car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Ford开始启动了。。。");
   }

   public void stop() {
       System.out.println("Ford停车了。。。。");
   }
}

工厂类 在工厂类中进行产品对象的创建

class Factory {
   public static Car getCarInstance(String type) {
       Car c = null;
       if ("Benz".equals(type)) {
           c = new Benz();
       }
       if ("Ford".equals(type)) {
           c = new Ford();
       }
       return c;
   }
}

Main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r c = Factory.getCarInstance("Benz");
       if (c != null) {
           c.run();
           c.stop();
       } else {
           System.out.println("造不了这种汽车。。。");
       }

   }

}

分析与总结

  • 简单工厂模式包含三个角色:
    工厂角色 负责实现创建所有实例的内部逻辑
    抽象产品角色 是所创建的所有对象的父类,负责描述所有实例所共有的公共接口
    具体产品角色创建目标,所有创建的对象都充当这个角色的某个具体类的实例。
  • 简单工厂模式的要点在于:当你需要什么,只需要传入一个正确的参数,就可以获取你所需要的对象,而无须知道其创建细节。
  • 简单工厂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实现对象的创建和对象的使用分离,将对象的创建交给专门的工厂类负责。
    但是其最大的缺点在于工厂类不够灵活,增加新的具体产品需要修改工厂类的判断逻辑代码,而且产品较多时,工厂方法代码将会非常复杂。
  • 简单工厂模式适用情况包括:工厂类负责创建的对象比较少;客户端只知道传入工厂类的参数,对于如何创建对象不关心。

2.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 重要程度:5

模式动机

定义了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但由子类决定要实例化哪个类。工厂方法把实例化操作推迟到子类。

例如:现在对 简单工厂模式的按钮系统 进行修改,不再设计一个按钮工厂类来统一负责所有产品的创建,而是将具体按钮的创建过程交给专门的工厂子类去完成
我们先定义一个抽象的按钮工厂类,该抽象类具有有生成按钮的抽象方法(并无方法体),再定义具体的工厂类来生成圆形按钮、矩形按钮、菱形按钮等,它们实现在抽象按钮工厂类中定义的抽象方法。
这种抽象化的结果使这种结构可以在不修改具体工厂类的情况下引进新的产品,如果出现新的按钮类型,只需要为这种新类型的按钮创建一个具体的工厂类就可以获得该新按钮的实例,这一特点无疑使得工厂方法模式具有超越简单工厂模式的优越性,更加符合“开闭原则”。(类比C++中的虚函数 继承实现多态)

模式定义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又称为工厂模式,也叫虚拟构造器(Virtual Constructor)模式或者多态工厂(Polymorphic Factory)模式,它属于类创建型模式。
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工厂父类负责定义创建产品对象的公共接口,而工厂子类则负责生成具体的产品对象,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产品类的实例化操作延迟到工厂子类中完成,即通过工厂子类来确定究竟应该实例化哪一个具体产品类。

(在简单工厂中,创建对象的是父类,而在工厂方法中,是由子类来创建对象)

模式结构

工厂方法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 Product:抽象产品
  • ConcreteProduct:具体产品
  • Factory:抽象工厂
  • ConcreteFactory:具体工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图中,Factory 有一个 doSomething() 方法,这个方法需要用到一个产品对象,这个产品对象由 factoryMethod() 方法创建。该方法是抽象的,需要由子类去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实例

有四个角色,抽象工厂,具体工厂,抽象产品,具体产品。不再是由一个工厂类去实例化具体的产品,而是由抽象工厂的子类去实例化产品

抽象产品角色 定义抽象方法

public interface Moveable {
   void run();
}

具体产品角色 实现抽象方法

public class Plane implements Move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plane....");
   }
}

public class Broom implements Move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broom.....");
   }
}

抽象工厂 定义生成产品对象的抽象方法

public abstract class VehicleFactory {
   abstract Moveable create();
}

具体工厂 实现抽象方法 生成具体产品角色对象

public class PlaneFactory extends VehicleFactory {
   public Moveable create() {
       return new Plane();
   }
}

public class BroomFactory extends VehicleFactory {
   public Moveable create() {
       return new Broom();
   }
}

Main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VehicleFactory factory = new BroomFactory();
       Moveable m = factory.create();
       m.run();
   }
}

应用:某系统日志记录器要求支持多种日志记录方式,如文件记录、数据库记录等,且用户可以根据要求动态选择日志记录方式, 现使用工厂方法模式设计该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析与总结

  • 工厂方法模式又称为工厂模式,它属于类创建型模式。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工厂父类负责定义创建产品对象的公共接口,而工厂子类则负责生成具体的产品对象,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产品类的实例化操作延迟到工厂子类中完成,即通过工厂子类来确定究竟应该实例化哪一个具体产品类。

  • 具体工厂负责生产具体的产品,每一个具体工厂对应一种具体产品

  • 工厂方法模式是简单工厂模式的进一步抽象和推广。由于使用了面向对象的多态性,工厂方法模式保持了简单工厂模式的优点,而且克服了它的缺点。
    在工厂方法模式中,核心的工厂类不再负责所有产品的创建,而是将具体创建工作交给子类去做。这个核心类仅仅负责给出具体工厂必须实现的接口,而不负责产品类被实例化这种细节,这使得工厂方法模式可以允许系统在不修改工厂角色的情况下引进新产品

  • 工厂方法模式的主要 优点 是增加新的产品类时无须修改现有系统,并封装了产品对象的创建细节,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缺点 在于增加新产品的同时需要增加新的工厂,导致系统类的个数成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 工厂方法模式适用情况包括:

    • 一个类不知道它所需要的对象的类;
    • 一个类通过其子类来指定创建哪个对象;
    • 将创建对象的任务委托给多个工厂子类中的某一个,客户端在使用时可以无须关心是哪一个工厂子类创建产品子类,需要时再动态指定。

3.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重要程度:5

模式动机

提供一个接口,用于创建 相关的对象家族 。

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具体工厂负责生产具体的产品,每一个具体工厂对应一种具体产品,工厂方法也具有唯一性,一般情况下,一个具体工厂中只有一个工厂方法或者一组重载的工厂方法。但是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工厂可以提供多个产品对象,而不是单一的产品对象。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工厂方法模式,需要先引入两个概念:

  • 产品等级结构 :产品等级结构即产品的继承结构,如一个抽象类是电视机,其子类有海尔电视机、海信电视机、TCL电视机,则抽象电视机与具体品牌的电视机之间构成了一个产品等级结构,抽象电视机是父类,而具体品牌的电视机是其子类。
  • 产品族 :在抽象工厂模式中,产品族是指由同一个工厂生产的,位于不同产品等级结构中的一组产品,如海尔电器工厂生产的海尔电视机、海尔电冰箱,海尔电视机位于电视机产品等级结构中,海尔电冰箱位于电冰箱产品等级结构中。

当系统所提供的工厂所需生产的具体产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对象,而是多个位于不同产品等级结构中属于不同类型的具体产品时需要使用抽象工厂模式。

抽象工厂模式是所有形式的工厂模式中最为抽象和最具一般性的一种形态。

抽象工厂模式与工厂方法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工厂方法模式针对的是一个产品等级结构,而抽象工厂模式则需要面对多个产品等级结构,一个工厂等级结构可以负责多个不同产品等级结构中的产品对象的创建 。当一个工厂等级结构可以创建出分属于不同产品等级结构的一个产品族中的所有对象时,抽象工厂模式比工厂方法模式更为简单、有效率。

模式定义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须指定它们具体的类。抽象工厂模式又称为Kit模式,属于对象创建型模式。

模式结构

抽象工厂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 AbstractFactory:抽象工厂
  • ConcreteFactory:具体工厂
  • AbstractProduct:抽象产品
  • Product:具体产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实例

与工厂方法模式不同的是,工厂方法模式中的工厂只生产单一的产品,而抽象工厂模式中的工厂生产多个产品

抽象工厂类 创建具体产品对象的抽象方法 产品等级结构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Factory {
   public abstract Vehicle createVehicle();
   public abstract Weapon createWeapon();
   public abstract Food createFood();
}

具体工厂类: 其中 Food, Vehicle,Weapon 是抽象类,创建具体产品的对象, 产品族

public class DefaultFactory extends AbstractFactory{
   @Override
   public Food createFood() {
       return new Apple();
   }
   @Override
   public Vehicle createVehicle() {
       return new Car();
   }
   @Override
   public Weapon createWeapon() {
       return new AK47();
   }
}

Main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bstractFactory f = new DefaultFactory();
       Vehicle v = f.createVehicle();
       v.run();
       Weapon w = f.createWeapon();
       w.shoot();
       Food a = f.createFood();
       a.printName();
   }
}

分析与总结

  • **抽象工厂模式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须指定它们具体的类。**抽象工厂模式又称为Kit模式,属于对象创建型模式。

  • 当抽象工厂模式中每一个具体工厂类只创建一个产品对象,也就是只存在一个产品等级结构时,抽象工厂模式 退化 成工厂方法模式;
    当工厂方法模式中抽象工厂与具体工厂合并,提供一个统一的工厂来创建产品对象,并将创建对象的工厂方法设计为静态方法时,工厂方法模式退化成简单工厂模式。

  • 抽象工厂模式是所有形式的工厂模式中最为抽象和最具一般性的一种形态。抽象工厂模式与工厂方法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工厂方法模式针对的是一个产品等级结构,而抽象工厂模式则需要面对多个产品等级结构。

  • 抽象工厂模式的主要优点是隔离了具体类的生成,使得客户并不需要知道什么被创建,而且每次可以通过具体工厂类创建一个产品族中的多个对象,增加或者替换产品族比较方便,增加新的具体工厂和产品族很方便;
    主要缺点在于增加新的产品等级结构很复杂,需要修改抽象工厂和所有的具体工厂类,对 “开闭原则”的支持呈现倾斜性 。

    开闭原则”的倾斜性
    “开闭原则”要求系统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通过扩展达到增强其功能的目的。对于涉及到多个产品族与多个产品等级结构的系统,其功能增强包括两方面:
    增加产品族:对于增加新的产品族,工厂方法模式很好的支持了“开闭原则”,对于新增加的产品族,只需要对应增加一个新的具体工厂即可,对已有代码无须做任何修改。
    增加新的产品等级结构:对于增加新的产品等级结构,需要修改所有的工厂角色,包括抽象工厂类,在所有的工厂类中都需要增加生产新产品的方法,不能很好地支持“开闭原则”。

    抽象工厂模式的这种性质称为“开闭原则”的倾斜性,抽象工厂模式以一种倾斜的方式支持增加新的产品,它为新产品族的增加提供方便,但不能为新的产品等级结构的增加提供这样的方便。

  • 抽象工厂模式 适用情况 包括:

    • 一个系统不应当依赖于产品类实例如何被创建、组合和表达的细节;
    • 系统中有多于一个的产品族,而每次只使用其中某一产品族;
    • 属于同一个产品族的产品将在一起使用;
    • 系统提供一个产品类的库,所有的产品以同样的接口出现,从而使客户端不依赖于具体实现。

4. 建造者模式(Builder) 重要程度:2

模式动机

封装一个对象的构造过程,并允许按步骤构造。

例如: 无论是在现实世界中还是在软件系统中,都存在一些复杂的对象,它们拥有多个组成部分,如汽车,它包括车轮、方向盘、发送机等各种部件。而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无须知道这些部件的装配细节,也几乎不会使用单独某个部件,而是使用一辆完整的汽车,可以通过建造者模式对其进行设计与描述,建造者模式可以将部件和其组装过程分开,一步一步创建一个复杂的对象。用户只需要指定复杂对象的类型就可以得到该对象,而无须知道其内部的具体构造细节。

在软件开发中,也存在大量类似汽车一样的复杂对象,它们拥有一系列成员属性,这些成员属性中有些是引用类型的成员对象。而且在这些复杂对象中,还可能存在一些限制条件,如某些属性没有赋值则复杂对象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产品使用;有些属性的赋值必须按照某个顺序,一个属性没有赋值之前,另一个属性可能无法赋值等。

复杂对象相当于一辆有待建造的汽车,而对象的属性相当于汽车的部件,建造产品的过程就相当于组合部件的过程。由于组合部件的过程很复杂,因此,这些部件的组合过程往往被“外部化”到一个称作建造者的对象里,建造者返还给客户端的是一个已经建造完毕的完整产品对象,而用户无须关心该对象所包含的属性以及它们的组装方式,这就是建造者模式的模式动机。

模式定义

构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建造者模式是一步一步创建一个复杂的对象,它允许用户只通过指定复杂对象的类型和内容就可以构建它们,用户不需要知道内部的具体构建细节。建造者模式属于对象创建型模式。根据中文翻译的不同,建造者模式又可以称为生成器模式

模式结构

建造者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 Builder:抽象建造者
  • ConcreteBuilder:具体建造者
  • Director:指挥者:一方面它隔离了客户与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它负责控制产品的生成过程
  • Product:产品角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实例

Concretebuilder 具体建造过程

ConcreteBuilder::ConcreteBuilder(){

}

ConcreteBuilder::~ConcreteBuilder(){

}

void ConcreteBuilder::buildPartA(){
	m_prod->setA("A Style "); //不同的建造者,可以实现不同产品的建造  
}

void ConcreteBuilder::buildPartB(){
	m_prod->setB("B Style ");
}

void ConcreteBuilder::buildPartC(){
	m_prod->setC("C style ");
}

Director 控制产品的建造步骤

Director::Director(){
}

Director::~Director(){
}

Product* Director::construct(){
	m_pbuilder->buildPartA();
	m_pbuilder->buildPartB();
	m_pbuilder->buildPartC();
	
	return m_pbuilder->getResult();
}


void Director::setBuilder(Builder* buider){
	m_pbuilder = buider;
}

Main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ConcreteBuilder * builder = new ConcreteBuilder();
	Director  director;
	director.setBuilder(builder);
	Product * pd =  director.construct();
	pd->show();
	
	delete builder;
	delete pd;
	return 0;
}

应用: KFC套餐

建造者模式可以用于描述KFC如何创建套餐:套餐是一个复杂对象,它一般包含主食(如汉堡、鸡肉卷等)和饮料(如果汁、 可乐等)等组成部分,不同的套餐有不同的组成部分,而KFC的服务员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一步一步装配这些组成部分,构造一份完整的套餐,然后返回给顾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 建造者模式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建造者模式是一步一步创建一个复杂的对象,它允许用户只通过指定复杂对象的类型和内容就可以构建它们,用户不需要知道内部的具体构建细节。建造者模式属于对象创建型模式。

  • 在建造者模式的结构中引入了一个指挥者类,该类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方面它隔离了客户与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它负责控制产品的生成过程。指挥者针对抽象建造者编程,客户端只需要知道具体建造者的类型,即可通过指挥者类调用建造者的相关方法,返回一个完整的产品对象。

  • 建造者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客户端不必知道产品内部组成的细节,将产品本身与产品的创建过程解耦,使得相同的创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产品对象,每一个具体建造者都相对独立,而与其他的具体建造者无关,因此可以很方便地替换具体建造者或增加新的具体建造者,符合“开闭原则”,还可以更加精细地控制产品的创建过程;
    主要缺点在于由于建造者模式所创建的产品一般具有较多的共同点,其组成部分相似,因此其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产品的内部变化复杂,可能会导致需要定义很多具体建造者类来实现这种变化,导致系统变得很庞大。

  • 建造者模式适用情况包括:

    • 需要生成的产品对象有复杂的内部结构,这些产品对象通常包含多个成员属性;
    • 需要生成的产品对象的属性相互依赖,需要指定其生成顺序;
    • 对象的创建过程独立于创建该对象的类;
    • 隔离复杂对象的创建和使用,并使得相同的创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类型的产品。

5. 单例模式(Singleton) 重要程度:4

模式动机

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该实例的全局访问点。

对于系统中的某些类来说,只有一个实例很重要,例如,一个系统中可以存在多个打印任务,但是只能有一个正在工作的任务;一个系统只能有一个窗口管理器或文件系统;一个系统只能有一个计时工具或ID(序号)生成器。

如何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且这个实例易于被访问呢?定义一个全局变量可以确保对象随时都可以被访问,但不能防止我们实例化多个对象。

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是让类自身负责保存它的唯一实例。这个类可以保证没有其他实例被创建,并且它可以提供一个访问该实例的方法。这就是单例模式的模式动机。

模式定义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单例模式确保某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这个类称为单例类,它提供全局访问的方法。

单例模式的要点有三个:

  • 一是某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
  • 二是它必须自行创建这个实例;
  • 三是它必须自行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

单例模式是一种对象创建型模式。单例模式又名单件模式或单态模式。

模式结构

单例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Singleton:单例

私有构造函数保证了不能通过构造函数来创建对象实例,只能通过公有静态函数返回唯一的私有静态变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实例

懒汉式(线程不安全)

以下实现中,私有静态变量 singleton 被延迟实例化,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没有用到该类,那么就不会实例化 singleton,从而节约资源。

这个实现在多线程环境下是不安全的,如果多个线程能够同时进入 if (singleton == null) ,并且此时 singletone 为 null,那么会有多个线程执行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语句,这将导致实例化多次 singleton。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私有构造函数,无法被外部调用
	private Singleton() {
	}

	// 全局访问方法 获取该类的实例,返回的是对象的引用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singleton == null) {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return singleton;
	}
}

懒汉式(线程安全)

只需要对 getInstance() 方法加锁,那么在一个时间点只能有一个线程能够进入该方法,从而避免了实例化多次 Singleton。

但是当一个线程进入该方法之后,其它试图进入该方法的线程都必须等待,即使 Singleton 已经被实例化了。这会让线程阻塞时间过长,因此该方法有性能问题,不推荐使用。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饿汉式(线程安全)

线程不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 Singleton 被实例化多次,采取直接实例化 Singleton 的方式就不会产生线程不安全问题。
但是直接实例化的方式也丢失了延迟实例化带来的节约资源的好处。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双重校验锁-线程安全

singleton 只需要被实例化一次,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加锁操作只需要对实例化那部分的代码进行,只有当 singleton 没有被实例化时,才需要进行加锁。

双重校验锁先判断 singleton是否已经被实例化,如果没有被实例化,那么才对实例化语句进行加锁。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singleton == null) {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 (singleton== null) {
                    singleton=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uniqueInstance;
    }
}

volatile 是一个类型修饰符。volatile 的作用是作为指令关键字,确保本条指令不会因编译器的优化而省略。
volatile 的特性:

  • 保证了不同线程对这个变量进行操作时的可见性,即一个线程修改了某个变量的值,这新值对其他线程来说是立即可见的。(实现可见性)
  • 禁止进行指令重排序。(实现有序性)
  • volatile 只能保证对单次读/写的原子性。i++ 这种操作不能保证原子性。

如果只进行一次加锁,代码如下,也就是只使用了一个 if 语句。在 singleton == null 的情况下,如果两个线程都执行了 if 语句,那么两个线程都会进入 if 语句块内。虽然在 if 语句块内有加锁操作,但是两个线程都会执行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这条语句,只是先后的问题,那么就会进行两次实例化。
因此必须使用双重校验锁,也就是需要使用两个 if 语句:第一个 if 语句用来避免 singleton 已经被实例化之后的加锁操作,而第二个 if 语句进行了加锁,所以只能有一个线程进入,就不会出现 singleton == null 时两个线程同时进行实例化操作。

if (singleton == null) {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

singleton 采用 volatile 关键字修饰也是很有必要的,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这段代码其实是分为三步执行:

  1. 为 singleton 分配内存空间
  2. 初始化 singleton
  3. 将 singleton 指向分配的内存地址

但是由于 JVM 具有指令重排的特性,执行顺序有可能变成 1>3>2。指令重排在单线程环境下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在多线程环境下会导致一个线程获得还没有初始化的实例。例如,线程 T1 执行了 1 和 3,此时 T2 调用 getInstance() 后发现 singleton 不为空,因此返回 singleton ,但此时 singleton 还未被初始化。

使用 volatile 可以禁止 JVM 的指令重排,保证在多线程环境下也能正常运行。

静态内部类实现

当 Singleton 类被加载时,静态内部类 SingletonHolder 没有被加载进内存。只有当调用 getInstance() 方法从而触发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时 SingletonHolder 才会被加载,此时初始化 INSTANCE 实例,并且 JVM 能确保 INSTANCE 只被实例化一次。

这种方式不仅具有延迟初始化的好处,而且由 JVM 提供了对线程安全的支持。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
}

总结

  • 单例模式确保某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这个类称为单例类,它提供全局访问的方法。单例模式的要点有三个:
    • 一是某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
    • 二是它必须自行创建这个实例;
    • 三是它必须自行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单例模式是一种对象创建型模式。
  • 单例模式只包含一个单例角色:在单例类的内部实现只生成一个实例,同时它提供一个静态的工厂方法,让客户可以使用它的唯一实例;为了防止在外部对其实例化,将其构造函数设计为私有。
  • 简单点说,就是一个应用程序中,某个类的实例对象只有一个,你没有办法去new,因为构造器是被private修饰的,一般通过 getInstance() 的方法来获取它们的实例
    getInstance() 的返回值是一个对象的引用,并不是一个新的实例,所以不要错误的理解成多个对象。
  • 单例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提供了对唯一实例的受控访问并可以节约系统资源;
    主要缺点在于因为缺少抽象层而难以扩展,且单例类职责过重。
  • 单例模式适用情况包括:
    • 系统只需要一个实例对象;
    • 客户调用类的单个实例只允许使用一个公共访问点。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设计模式是一种经过总结、优化的、可重复使用的设计经验的总结。它是软件工程中一种解决特定问题的可复用方案。设计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变化,以达到最佳的效果。设计模式可以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同时也可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 设计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创建型模式、结构模式和行为模式。创建型模式用于描述对象的创建过程,结构模式用于描述对象之间的关系,行为模式用于描述对象的行为和交互。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设计模式。 1. 工厂模式(Factory Pattern) 工厂模式是一种常用的创建型模式,它使用一个工厂方法来创建对象,而不是通过直接调用构造函数。工厂模式可以隐藏对象的创建过程,使代码更加灵活和易于维护。工厂模式可以分为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 2.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 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模式,它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单例模式可以保证对象的唯一性,避免了多个实例对系统资源的浪费。 3.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模式,它为一个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代理模式可以增加对象的安全性,降低对象的访问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程序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4.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 装饰器模式是一种结构模式,它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而不需要修改这个对象的代码。装饰器模式可以避免使用子类来扩展对象的功能,从而使代码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5.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模式,它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当主题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会通知所有的观察者对象,使它们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状态。 以上是五种常用的设计模式,它们在软件开发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设计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代码、降低程序的耦合度、提高程序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编程技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飞天小牛肉

您的鼓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