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片的主要工作有二:第一是修光影,第二是调色彩。加深减淡技术就是用于前者的一种简单技术。
加深 Burn即压暗,减淡 Dodge即提亮,国外常简称为 D&B 技术。
通过加深减淡技术,可以达到以下修片目的:
1、用于提亮或压暗那些拍摄时不好处理的区域。
如果我们拍摄的时候没有进行精准的布光,通常都会有这样的区域。
2、引导观者的注意力。
比如,让主体变亮、背景变暗,或者使用其它手法来突出画面主体。
3、强化亮部或暗部,使光影层次更加丰富。
4、修复明暗甚至改变素描关系而不影响颜色。
5、高端商业人像磨皮。
◆ ◆ ◆
方法一:加深减淡工具法
快捷键:O
减淡工具
Dodge Tool
加深工具
Burn Tool
减淡工具选项栏
加深工具选项栏
两个工具的选项建议:
范围
Range
一般选“中间调”。
曝光度
Exposure
5% ~ 10%。
保护色调
Protect Tones
一般勾选,可视情况而定。
提示:
海绵工具
Sponge Tool
海绵工具通常用来解决在提亮、压暗过程中带来的色彩饱和度变化的问题。
海绵工具选项栏
工具选项建议:
模式
Mode
--加色
Saturate
即,增加饱和度。
--去色
Desaturate
即,减少饱和度。
流量
Flow
10 ~ 20%左右。
自然饱和度
Vibrance
勾选。
使用加深减淡工具,需要直接在像素图层上进行处理,是破坏性的编辑,故应该小范围使用。也可以在中性灰图层上使用,也常常被用于图层蒙版的处理上。
◆ ◆ ◆
方法二:双曲线法
建立双曲线的方法是,建立两个曲线调整图层,一个用于提亮,一个用于压暗,两个均使用黑色蒙版,并将混合模式都改为“明度”。
提亮曲线
压暗曲线
用白色画笔涂抹黑色蒙版
使用白色画笔,分别在两个曲线调整图层的黑色蒙版上进行涂抹,即可实现提亮或压暗。
画笔工具的选项建议:
笔刷
Brush
一般选择“柔边圆”。
硬度
Hardness
0%。
不透明度
Opacity
5% 左右。
流量
Flow
10% ~ 20%。
双曲线法的优缺点:
1、仅使用白色画笔,不需切换画笔,如果要局部还原时才使用黑色画笔。
2、不易出现掉色现象。
3、缺点是,操作时需要切换到不同的图层蒙版。
◆ ◆ ◆
方法三:中性灰法
Ps菜单:图层/新建/图层
New/Layer
快捷键:Ctrl + Shift + N
中性灰图层的混合模式建议改为“柔光”,勾选“填充柔光中性色(50% 灰)”。
之后,使用画笔工具涂抹中性灰图层,白色画笔用于提亮,黑色画笔用于压暗。
画笔工具的选项建议,如下图所示。
笔刷
Brush
一般选择“柔边圆”。
硬度
Hardness
0%。
不透明度
Opacity
15% 左右。
流量
Flow
10% ~ 20%。
使用压感笔时的画笔工具选项建议,如下图所示。
大小 - 压感
Pressure for size
关闭。
即,不启用“画笔设置”面板中的形状动态。
不透明度 - 压感
Pressure for opacity
打开。
即,启用“画笔设置”面板中的传递 Transfer。
不透明度
Opacity
10 ~ 20%。
流量
Flow
20% ~ 50%。
中性灰法的优缺点:
1、用黑色或白画笔在中性灰图层上工作,不需切换图层。
2、需要切换黑色画笔和白色画笔,快捷键:X。
3、较易出现掉色现象。
◆ ◆ ◆
其它建议
1、使用加深减淡技术时,通常需要事先建立明度观察层。
请参阅:
2、可以建立两组双曲线或两个中性灰图层,一个用于整体结构改善修饰,一个用于局部细节修复。
比如,先建立用于结构改善的中性灰图层,以亮面为出发点;再建立用于细节修复的中性灰图层,以黑色画笔为主,蚕食修复。
3、使用中性灰法时易产生掉色等现象,此时,可通过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进行局部增饱和;也可通过合适前景色的画笔涂抹在中性灰图层或空白图层(混合模式为“颜色”)。
4、如果经常使用加深减淡技术,建议将上述方法制作成动作。
特别提示:可在赞赏后直接下载 mediaTEA 所提供的相关资源
◆ ◆ ◆
小结
加深减淡技术是国内外商业精修常用手段。从 Photoshop 技术层面来讲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建一两个图层,然后再使用画笔工具来涂抹。
但是真正想用好它,可能需要一定的绘画基础,明白素描关系,了解物体(人体)结构,知晓构图原则等等。
而且,修图过程冗长无趣,眼睛需要长时间盯着屏幕。
但是,如果有足够的耐心和基础功底,就可以用它来创造奇迹。
“点赞有美意,赞赏是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