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HashMap 底层实现原理是什么?JDK 8 做了哪些优化?

在 JDK 1.7 中 HashMap 是以数组加链表的形式组成的,JDK 1.8 之后新增了红黑树的组成结构,当链表大于 8 并且容量大于 64 时,链表结构会转换成红黑树结构,它的组成结构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组中的元素我们称之为哈希桶,它的定义如下:

static class Node<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final int hash;
    final K key;
    V value;
    Node<K,V> next;

    Node(int hash, K key, V value, Node<K,V> next) {
    	this.hash = hash;
        this.key = key;
        this.value = value;
        this.next = next;
    }

    public final K getKey()        { return key; }
    public final V getValue()      { return value; }
    public final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key + "=" + value; }

    public final int hashCode() {
    	return Objects.hashCode(key) ^ Objects.hashCode(value);
    }

    public final V setValue(V newValue) {
    	V oldValue = value;
        value = newValue;
        return oldValue;
    }

    public final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o == this)
        	return true;
        if (o instanceof Map.Entry) {
        	Map.Entry<?,?> e = (Map.Entry<?,?>)o;
        	if (Objects.equals(key, e.getKey()) &&
        	    Objects.equals(value, e.getValue()))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可以看出每个哈希桶中包含了四个字段:hash、key、value、next,其中 next 表示链表的下一个节点。

JDK 1.8 之所以添加红黑树是因为一旦链表过长,会严重影响 HashMap 的性能,而红黑树具有快速增删改查的特点,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链表过长时操作比较慢的问题。

考点分析

上面大体介绍了 HashMap 的组成结构,但面试官想要知道的远远不止这些,和 HashMap 相关的面试题还有以下几个:

  • JDK 1.8 HashMap 扩容时做了哪些优化?
  • 加载因子为什么是 0.75 ?
  • 当有哈希冲突时,HashMap 是如何查找并确认元素的?
  • HashMap 源码中有哪些重要的方法?
  • HashMap 是如何导致死循环的?

知识扩展

1. HashMap 源码分析

以目前主流的 JDK 1.8 版本为例进行源码分析,HashMap 源码中包含了以下几个属性:

// HashMap 初始化长度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1 << 4; // aka 16

// HashMap 最大长度
static final int MAXIMUM_CAPACITY = 1 << 30;

// 默认的加载因子 (扩容因子)
static final float DEFAULT_LOAD_FACTOR = 0.75f;

// 当链表长度大于此值且容量大于 64 时
static final int TREEIFY_THRESHOLD = 8;

// 转换链表的临界值,当元素小于此值时,会将红黑树结构转换成链表结构
static final int UNTREEIFY_THRESHOLD = 6;

// 最小树容量
static final int MIN_TREEIFY_CAPACITY = 64;

什么是加载因子?加载因子为什么是 0.75?

加载因子也叫扩容因子或负载因子,用来判断什么时候进行扩容的,假如加载因子是 0.5,HashMap 的初始化容量是 16,那么当 HashMap 中有 16*0.5=8 个元素时,HashMap 就会进行扩容。

那加载因子为什么是 0.75 而不是 0.5 或者 1.0 呢?

这其实是处于容量和性能之间平衡的结果:

  • 当加载因子设置比较大的时候,扩容的门槛就被提高了,扩容发生的频率比较低,占用的空间会比较小,但此时发生 Hash 冲突的几率就会提升,因此需要更复杂的数据结构来存储元素,这样对元素的操作时间就会增加,运行效率也会因此降低。
  • 而当加载因子值比较小的时候,扩容的门槛会比较低,因此会占用更多的空间,此时元素的存储就比较稀疏,发生哈希冲突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因此操作性能会比较高。
  • 还有一点是因为,为了提升扩容效率,HashMap 的容量 (capacity) 有一个固定的要求,那就是一定是 2 的幂,所以如果负载因子是 3/4 的话,那么和 capacity 的乘积结果就可以是一个整数。

所以综合以上情况就取了一个 0.5 到 1.0 的平均数 0.75 作为加载因子。

HashMap 源码中三个重要方法:查询新增数组扩容

先来看查询源码: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Node<K,V> e;
	// 对 key 进行哈希操作
    return (e = getNode(hash(key), key)) == null ? null : e.value;
}
final Node<K,V> getNode(int hash, Object key) {
    Node<K,V>[] tab; Node<K,V> first, e; int n; K k;
    // 非空判断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first = tab[(n - 1) & hash]) != null) {
    	// 判断第一个元素是否是要查询的元素
    	if (first.hash == hash && // always check first node
        	((k = first.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first;
    	// 下一个节点非空判断
    	if ((e = first.next) != null) {
    		//如果第一个节点是树结构,则使用 getTreeNode 直接获取相应的数据
        	if (first instanceof TreeNode)
        		return ((TreeNode<K,V>)first).getTreeNode(hash, key);
        	do {	// 非树结构,循环节点判断
        		// hash 相等且 key相同,则返回此节点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e;
        	} while ((e = e.next) != null);
    	}
    }
	return null;
}

从以上源码可以看出,当哈希冲突时我们需要通过判断 key 值是否相等,才能确认此元素是不是我们想要的元素。

HashMap 第二个重要方法:新增方法,源码如下: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 对 key 进行哈希操作
	return putVal(hash(key), key, value, false, true);
}
final V putVal(int hash, 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boolean evict) {
    Node<K,V>[] tab; Node<K,V> p; int n, i;
    // 哈希表为空则创建表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n = (tab = resize()).length;
    // 根据 key 的哈希值计算出要插入的数组索引 i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 如果 table[i] 等于 null,则直接插入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else {
        Node<K,V> e; K k;
        // 如果 key 已经存在了,直接覆盖 value
        if (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e = p;
        // 如果 key 不存在,判断是否是红黑树
        else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 红黑树直接插入键值对
        	e = ((TreeNode<K,V>)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 value);
        else {
            // 为链表结构,循环准备插入
            for (int binCount = 0; ; ++binCount) {
            	// 下一个元素为空时
                if ((e = p.next) == null) {
                    p.next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 转换为红黑树进行处理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 -1 for 1st
                    	treeifyBin(tab, hash);
                	break;
                }
                // key 已经存在,直接覆盖 value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break;
           		p = e;
            }
        }
        if (e != null) { // existing mapping for key
            V oldValue = e.value;
            if (!onlyIfAbsent || oldValue == null)
            	e.value = value;
            afterNodeAccess(e);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 超过最大容量,扩容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
    afterNodeInsertion(evict);
	return null;
}

新增方法的执行流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ashMap 第三个重要的方法是扩容方法,源码如下:

final Node<K,V>[] resize() {
	// 扩容前的数组
	Node<K,V>[] oldTab = table;
	// 扩容前的数组的大小和阈值
    int oldCap = (oldTab == null) ? 0 : oldTab.length;
    int oldThr = threshold;
    // 预定义新数组的大小和阈值
    int newCap, newThr = 0;
    if (oldCap > 0) {
    	// 超过最大值就不再扩容了
    	if (oldCap >= MAXIMUM_CAPACITY)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oldTab;
        }
        // 扩大容量为当前容量的两倍,但不能超过 MAXIMUM_CAPACITY
        else if ((newCap = oldCap << 1) < MAXIMUM_CAPACITY &&
        		old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oldThr << 1; // double threshold
    }
    // 当前数组没有数据,使用初始化的值
    else if (oldThr > 0) // initial capacity was placed in threshold
    	newCap = oldThr;
    else {               // zero initial threshold signifies using defaults
    	// 如果初始化的值为 0,则使用默认的初始化容量
    	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int)(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 如果新的容量等于 0
    if (newThr == 0) {
    	float ft = (float)newCap * loadFactor;
        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
                  	(int)ft : Integer.MAX_VALUE);
        }
    threshold = newThr;
    @SuppressWarnings({"rawtypes","unchecked"})
    Node<K,V>[] newTab = (Node<K,V>[])new Node[newCap];
    // 开始扩容,将新的容量赋值给 table
    table = newTab;
    // 原数据不为空,将原数据复制到新 table 中
    if (oldTab != null) {
    	// 根据容量循环数组,复制非空元素到新 table
        for (int j = 0; j < oldCap; ++j) {
            Node<K,V> e;
            if ((e = oldTab[j]) != null) {
                oldTab[j] = null;
                // 如果链表只有一个,则进行直接赋值
                if (e.next == null)
                	newTab[e.hash & (newCap - 1)] = e;
                else if (e instanceof TreeNode)
                	// 红黑树相关的操作
                	((TreeNode<K,V>)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
                else { // preserve order
                	// 链表复制,JDK 1.8 扩容优化部分
                    Node<K,V> loHead = null, loTail = null;
                    Node<K,V> hiHead = null, hiTail = null;
                    Node<K,V> next;
                    do {
                        next = e.next;
                        // 原索引
                        if ((e.hash & oldCap) == 0) {
                            if (loTail == null)
                                loHead = e;
                            else
                                loTail.next = e;
                            loTail = e;
                        }
                        // 原索引 + oldCap
                        else {
                            if (hiTail == null)
                                hiHead = e;
                            else
                                hiTail.next = e;
                            hiTail = e;
                        }
                    } while ((e = next) != null);
                    // 将原索引放到哈希桶中
                    if (loTail != null) {
                        loTail.next = null;
                        newTab[j] = loHead;
                    }
                    // 将原索引 + oldCap 放到哈希桶中
                    if (hiTail != null) {
                        hiTail.next = null;
                        newTab[j + oldCap] = hiHead;
                    }
                }
            }
        }
    }
	return newTab;
}

从以上源码可以看出,JDK 1.8 在扩容时并没有像 JDK 1.7 那样,重新计算每个元素的哈希值,而是通过高位运算(e.hash & oldCap)来确定元素是否需要移动,比如 key1 的信息如下:

  • key1.hash = 10 0000 1010
  • oldCap = 16 0001 0000

使用 e.hash & oldCap 得到的结果,高一位为 0,当结果为 0 时表示元素在扩容时位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而 key2 信息如下:

  • key2.hash = 10 0001 0001
  • oldCap = 16 0001 0000

这时候得到的结果,高一位为 1,当结果为 1 时,表示元素在扩容时位置发生了变化,新的下标位置等于原下标位置 + 原数组长度,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红色的虚线图代表了扩容时元素移动的位置。

2. HashMap 死循环分析

以 JDK 1.7 为例,假设 HashMap 默认大小为 2,原本 HashMap 中有一个元素 key(5),我们再使用两个线程,t1 添加元素 key(3),t2 添加元素 key(7),当元素 key(3) 和key(7) 都添加到 HashMap 中之后,线程 t1 在执行到 Entry<K,V> next = e.next;时,交出了 CPU 的使用权,源码如下:

void transfer(Entry[] table, boolean rehash){
	int newCapacity = newTable.length;
	for(Entry<K,V> e : table){
		while(null != e){
			Entry<K,V> next = e.next;	// 线程一执行此处
			if(rehash){
				e.hash = null == e.key ? 0 : hash(e.key);
			}
			int i = indexFor(e.hash, newCapacity);
			e.next = newTable[i];
			newTable[i] = e;
			e = next;
		}
	}
}

那么此时线程 t1 中的 e 指向了 key(3),而 next 指向了 key(7);之后线程 t2 重新 rehash 之后链表的顺序被反转,链表的位置变成了 key(5) → key(7) → key(3),其中 “→” 用来表示下一个元素。

当 t1 重新获得执行权之后,先执行 newTable[i] = e 把 key(3) 的 next 位置设置为 key(7),而下次循环时查询到 key(7) 的 next 元素为 key(3),于是就形成了 key(3) 和 key(7) 的循环引用,因此就导致了死循环的发生,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然发生死循环的原因是 JDK 1.7 链表插入方式为首部倒序插入,这个问题在 JDK 1.8 得到了改善,变成了尾部正序插入。

有人曾经把这个问题反馈给了 Sun 公司,但 Sun 公司认为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 HashMap 本身就是非线程安全的,如果要在多线程下,建议使用 ConcurrentHashMap 替代,但这个问题在面试中被问到的几率依然很大,所以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

小结

本篇介绍了 HashMap 的底层数据结构,在 JDK 1.7 时 HashMap 是由数组和链表组成的,而 JDK 1.8 则新增了红黑树结构,当链表的长度大于 8 并且容量大于 64 时会转换为红黑树存储,以提升元素的操作性能。同时还介绍了 HashMap 的三个重要方法,查询、添加和扩容,以及 JDK 1.7 resize() 在并发环境下导致死循环的原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