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redis学习前菜(二)

1.redis入门介绍

  • 互联网需求的3高

    • 高并发,高可扩,高性能
  • Redis 是一种运行速度很快,并发性能很强,并且运行在内存上的NoSql(not only sql)数据库

  • NoSQL数据库和传统数据库 相比的优势

    • NoSQL数据库无需事先为要存储的数据建立字段,随时可以存储自定义的数据格式。
    • 而在关系数据库里,增删字段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如果是非常大数据量的表,增加字段简直就是一个噩梦
  • Redis的常用使用场景

    • 缓存,毫无疑问这是Redis当今最为人熟知的使用场景。在提升服务器性能方面非常有效;一些频繁被访问的数据,经常被访问的数据如果放在关系型数据库,每次查询的开销都会很大,而放在redis中,因为redis 是放在内存中的可以很高效的访问。
    • 排行榜,在使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mysql oracle 等)来做这个事儿,非常的麻烦,而利用Redis的SortSet(有序集合)数据结构能够简单的搞定;
    • 计算器/限速器,利用Redis中原子性的自增操作,我们可以统计类似用户点赞数、用户访问数等,这类操作如果用MySQL,频繁的读写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限速器比较典型的使用场景是限制某个用户访问某个API的频率,常用的有抢购时,防止用户疯狂点击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 好友关系,利用集合的一些命令,比如求交集、并集、差集等。可以方便搞定一些共同好友、共同爱好之类的功能;
    • 简单消息队列,除了Redis自身的发布/订阅模式,我们也可以利用List来实现一个队列机制,比如:到货通知、邮件发送之类的需求,不需要高可靠,但是会带来非常大的DB压力,完全可以用List来完成异步解耦;
    • Session共享,以jsp为例,默认Session是保存在服务器的文件中,如果是集群服务,同一个用户过来可能落在不同机器上,这就会导致用户频繁登陆;采用Redis保存Session后,无论用户落在那台机器上都能够获取到对应的Session信息。

2.Redis/Memcache/MongoDB对比

  • 都是nosql数据库的著名代表

(1)Redis和Memcache

  • Redis和Memcache都是内存数据库。不过memcache还可用于缓存其他东西,例如图片、视频等等。
  • memcache 数据结构单一kv,redis 更丰富一些,还提供 list,set,hash 等数据结构的存储,有效的减少网络 IO 的次数
  • 虚拟内存–Redis当物理内存用完时,可以将一些很久没用到的value交换到磁盘.
  • 存储数据安全–memcache挂掉后,数据没了(没有持久化机制);redis可以定期保存到磁盘(持久化)
  • 灾难恢复–memcache挂掉后,数据不可恢复; redis数据丢失后可以通过RBD或AOF恢复

(2)redis和MongoDB

  • redis和mongodb并不是竞争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协作共存的关系。
  • mongodb本质上还是硬盘数据库,在复杂查询时仍然会有大量的资源消耗,而且在处理复杂逻辑时仍然要不可避免地进行多次查询。
  • 这时就需要redis或Memcache这样的内存数据库来作为中间层进行缓存和加速。
  • 比如在某些复杂页面的场景中,整个页面的内容如果都从mongodb中查询,可能要几十个查询语句,耗时很长。如果需求允许,则可以把整个页面的对象缓存至redis中,定期更新。这样mongodb和redis就能很好地协作起来。

3.分布式数据库和CAP原理

(1)CAP简介

  • 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事务具备ACID:
    A:原子性
    C:一致性
    I:独立性
    D:持久性
  • 分布式数据库的CAP:
    • C(Consistency):强一致性
      • “all nodes see the same data at the same time”,即更新操作成功并返回客户端后,所有节点在同一时间的数据完全一致,这就是分布式的一致性。一致性的问题在并发系统中不可避免,对于客户端来说,一致性指的是并发访问时更新过的数据如何获取的问题。从服务端来看,则是更新如何复制分布到整个系统,以保证数据最终一致。
    • A(Availability):高可用性
      • 可用性指“Reads and writes always succeed”,即服务一直可用,而且要是正常的响应时间。好的可用性主要是指系统能够很好的为用户服务,不出现用户操作失败或者访问超时等用户体验不好的情况。
    • P(Partition tolerance):分区容错性
      • 即分布式系统在遇到某节点或网络分区故障时,仍然能够对外提供满足一致性或可用性的服务。
        分区容错性要求能够使应用虽然是一个分布式系统,而看上去却好像是在一个可以运转正常的整体。比如现在的分布式系统中有某一个或者几个机器宕掉了,其他剩下的机器还能够正常运转满足系统需求,对于用户而言并没有什么体验上的影响。

(2) CAP理论

  • CAP理论提出就是针对分布式数据库环境的,所以,P这个属性必须容忍它的存在,而且是必须具备的。
  • 因为P是必须的,那么我们需要选择的就是A和C。
  • 在分布式环境下,为了保证系统可用性,通常都采取了复制的方式,避免一个节点损坏,导致系统不可用。那么就出现了每个节点上的数据出现了很多个副本的情况,而数据从一个节点复制到另外的节点时需要时间和要求网络畅通的,所以,当P发生时,也就是无法向某个节点复制数据时,这时候你有两个选择:
    • 选择可用性 A,此时,那个失去联系的节点依然可以向系统提供服务,不过它的数据就不能保证是同步的了(失去了C属性)。
    • 选择一致性C,为了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我们必须等待失去联系的节点恢复过来,在这个过程中,那个节点是不允许对外提供服务的,这时候系统处于不可用状态(失去了A属性)。
  • 最常见的例子是读写分离,某个节点负责写入数据,然后将数据同步到其它节点,其它节点提供读取的服务,当两个节点出现通信问题时,你就面临着选择A(继续提供服务,但是数据不保证准确),C(用户处于等待状态,一直等到数据同步完成)。

(3) CAP总结

  • 分区是常态,不可避免,三者不可共存
  • 可用性和一致性是一对冤家
    • 一致性高,可用性低
    • 一致性低,可用性高
  • 因此,根据 CAP 原理将 NoSQL 数据库分成了满足 CA 原则、满足 CP 原则和满足 AP 原则三 大类:
    • CA - 单点集群,满足一致性,可用性的系统,通常在可扩展性上不太强大。
    • CP - 满足一致性,分区容忍性的系统,通常性能不是特别高。
    • AP - 满足可用性,分区容忍性的系统,通常可能对一致性要求低一些。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程序员阿红

你的鼓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