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号,腾讯文化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Pony:产品为先,上心入定》,里面提到了腾讯管理新理念:让状态最好的人上场。
然后很快就有朋友问我最近状态怎么样?有没有上场?
其实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问倒了,到底什么是状态好呢?这是一个非常主观感性的词,每个人理解可能都不太一样。
在小马哥眼中,腾讯人状态最好的时候,“就是投入、专注在产品这件事情上的时候。”,也就是那边文章标题概括的:产品为先,上心入定,展开来说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成为用户。
腾讯是做产品起家的,产品为先和追求用户体验是深深刻在腾讯人基因里面的。只有我们自己成为用户,作为一个真正的用户去使用产品的时候,才能理解和挖掘到用户真正的需求,才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用户想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自己开发的产品,自己都不深入体验,不去使用,是不可能体会到用户的 真正感受的,也就无法做出真正对用户有价值的核心功能,更无法把产品做到极致。
2、死抠细节。
用户体验无小事。很多问题看起来很小,可能就是一个按钮的位置,一个字体的大小,或者导航栏的高度,但是背后隐藏着大问题。要关注每一个细节,量变最终才会引起质变。才能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最终打动用户。
我们经常说产品体验,其实所谓的产品体验就是在细节上的到位。精简的流程到位、顺手的交互到位、易于理解的文案到位、美观的视觉到位、正好的服务到位。
对细节的追求应该贯穿到整个产品的生命中期中。不能说前期为了效率和速度快速推向市场,只关注核心功能和主路径;然后中期能为了追求增长和商业变现又忽略的用户细节体验。到了产品后期,那就更不可能去抠细节优化用户体验了。
3、不滥用资源。
大厂有一个优势,就是资源会比较丰富,包括各种推广和拉新的流量资源。资源可以用,但是不能滥用。只有在核心功能已经完善,产品价值得到验证时,才能说借助公司的资源去扩大用户规模,把用户吸引过来。
如果你核心功能还没有做透,产品价值还没有重复验证,用户没有自动增长时,就尽量不要滥用资源,不要去打扰用户。不要想着找捷径拉数据。而是应该在产品本身上心。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了。
4、深入一线。
只有在一线,你才有机会看到产品和业务的细节,听到用户真实的反馈,了解真情况,发现真问题;也只有在一线,你才能最清楚地知道,当下用什么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是最适合的。
哈哈,看我小马哥状态的阐述,我觉得我状态挺好的。我手头有没有啥资源不存在滥用资源,我本身就是在一线,所以我对一线深入得不能再深入了。
所以,感觉小马哥说的状态好是针对他下面的高管或者中干来说的,对我好像不怎么管用,我有点慌了。不管怎样,还是先成为用户,死抠细节吧。
我是云峰小罗,已在腾讯和百度搬砖10年。是35项专利的发明人,也是一个不错的段子手,欢迎加我微信围观朋友圈或者找我内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