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网络插件之Flannel

k8s

k8s通过CNI接口接入其他插件来实现网络通讯。目前比较流行的插件有flannel,calico等。

CNI插件存放位置:/etc/cni/net.d/10-flannel.conflist

插件使用的解决方案如下:
虚拟网桥,虚拟网卡,多个容器共用一个虚拟网卡进行通信。
多路复用:MacVLAN,多个容器共用一个物理网卡进行通信。
硬件交换:SR-LOV,一个物理网卡可以虚拟出多个接口,这个性能最好。

(1)容器间通信:同一个pod内的多个容器间的通信,通过lo即可实现

(2)pod之间的通信

  • 同一节点的pod之间通过cni网桥转发数据包
    查看pod的信息:kubectl get pod -o wid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查看server3的cni0的ip地址: ip add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不同节点的pod之间的通信需要网络插件支持

flannel支持多种后端:

Vxlan
vxlan			//报文封装,默认
Directrouting		//直接路由,跨网段使用vxlan,同网段使用host-gw模式。
host-gw:		//主机网关,性能好,但只能在二层网络中,不支持跨网络,				如果有成千上万的Pod,容易产生广播风暴,不推荐
UDP:			//性能差,不推荐

1 VXLAN模式

1.1 什么是VXLAN?

  • VXLAN,即Virtual Extensible
    LAN(虚拟可扩展局域网),是Linux本身支持的一网种网络虚拟化技术。VXLAN可以完全在内核态实现封装和解封装工作,从而通过“隧道”机制,构建出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

1.2 VXLAN的设计思想

  • 在现有的三层网络之上,“覆盖”一层虚拟的、由内核VXLAN模块负责维护的二层网络,使得连接在这个VXLAN二层网络上的“主机”(虚拟机或容器都可以),可以像在同一个局域网(LAN)里那样自由通信。

    为了能够在二nfcu网络上打通“隧道”,VXLAN会在宿主机上设置一个特殊的网络设备作为“隧道”的两端,叫VTEP:VXLAN Tunnel End Point(虚拟隧道端点)
    VTEP设备之间通过二层数据桢进行通信。源VTEP设备收到原始IP包后,在上面加上一个目的MAC地址,封装成一个导去数据桢,发送给目的VTEP设备(获取 MAC地址需要通过三层IP地址查询,这是ARP表的功能)

  • 跨主机通信:src:10.244.1.72(server3)——> dest:10.244.2.51(server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VTEP:VXLAN Tunnel End Point(虚拟隧道端点),在Flannel中VNI的默认值是1,这也是为什么宿主机的VTEP设备都叫flannel.1的原因
  • Cni0: 网桥设备,每创建一个pod都会创建一对 veth pair。其中一端是pod中的eth0,另一端是Cni0网桥中的端口(网卡)
  • Flannel.1: TUN设备(虚拟网卡),用来进行 vxlan报文的处理(封包和解包)。不同node之间的pod数据流量都从overlay设备以隧道的形式发送到对端
  • Flanneld:flannel在每个主机中运行flanneld作为agent,它会为所在主机从集群的网络地址空间中,获取一个小的网段subnet,本主机内所有容器的IP地址都将从中分配。同时Flanneld监听K8s集群数据库,为flannel.1设备提供封装数据时必要的mac、ip等网络数据信息。
[root@server2 ~]# cat /run/flannel/subnet.env 
FLANNEL_NETWORK=10.244.0.0/16
FLANNEL_SUBNET=10.244.0.1/24
FLANNEL_MTU=1450
FLANNEL_IPMASQ=true
[root@server3 ~]# cat /run/flannel/subnet.env
FLANNEL_NETWORK=10.244.0.0/16
FLANNEL_SUBNET=10.244.1.1/24
FLANNEL_MTU=1450
FLANNEL_IPMASQ=true
[root@server4 ~]# cat /run/flannel/subnet.env
FLANNEL_NETWORK=10.244.0.0/16
FLANNEL_SUBNET=10.244.2.1/24
FLANNEL_MTU=1450
FLANNEL_IPMASQ=true

[root@server2 ~]# ip n
172.25.12.4 dev eth0 lladdr 52:54:00:22:7c:e4 REACHABLE
172.25.12.12 dev eth0  FAILED
172.25.12.3 dev eth0 lladdr 52:54:00:a4:e5:8b REACHABLE
10.244.0.5 dev cni0 lladdr 86:b5:46:0a:27:34 REACHABLE
10.244.1.0 dev flannel.1 lladdr 36:79:d5:d3:b1:93 PERMANENT
10.244.0.4 dev cni0 lladdr 8e:de:a4:d2:6e:77 REACHABLE
172.25.12.250 dev eth0 lladdr 34:17:eb:86:7b:bb REACHABLE
172.25.12.1 dev eth0 lladdr 52:54:00:f5:79:62 STALE
10.244.2.0 dev flannel.1 lladdr 6e:6f:18:32:65:7a PERMANEN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VXLAN模式跨主机通信的实验

src:10.244.1.72(server3) ——>dest:10.244.2.51(server4)

(1)当容器发送IP包,通过veth pair 发往cni网桥,再路由到本机的flannel.1设备进行处理。

(2)VTEP设备之间通过二层数据帧进行通信,源VTEP设备收到原始IP包后,在上面加上一个目的MAC地址,封装成一个内部数据帧,发送给目的VTEP设备。

  • server3通过缓存获取server4 flannel.1的mac地址:ip 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server4:ip dddr查看server4的flannel.1的mac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内部数据桢并不能在宿主机的二层网络传输,Linux内核还需要把它进一步封装成为宿主机的一个普通的数据帧,承载着内部数据帧通过宿主机的eth0进行传输

Linux会在内部数据帧前面,加上一个VXLAN头,VXLAN头里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叫VNI,它是VTEP识别某个数据桢是不是应该归自己处理的重要标识。

flannel.1设备只知道另一端flannel.1设备的MAC地址,却不知道对应的宿主机地址是什么。在linux内核里面,网络设备进行转发的依据,来自FDB的转发数据库,这个flannel.1网桥对应的FDB信息,是由flanneld进程维护

  • bridge fdb:获取目的flannel.1的mac地址对应的eth0的ip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inux内核在IP包前面再加上二层数据帧头,把目标节点的MAC地址填进去,MAC地址从宿主机的ARP表获取

  • 获取server4的eth0对应ip地址的mac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查看server4的etho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此时flannel.1设备就可以把这个数据帧从eth0发出去,再经过宿主机网络来到目标节点的eth0设备。目标主机内核网络栈会发现这个数据帧有VXLAN Header,并且VNI为1,Linux内核会对它进行拆包,拿到内部数据帧,根据VNI的值,交给本机flannel.1设备处理,flannel.1拆包,根据路由表发往cni网桥,最后到达目标容器

  • server4:ip add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同节点的pod之间的通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抓包:tcpdump -i eth0 -nn host 172.25.12.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host-gw

2.1 工作原理

howt-gw模式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每个Flannel子网的下一跳,设置成了该子网对应的宿主机的IP地址,也就是说,宿主机(host)充当了这条容器通信路径的“网关”(Gateway),这正是host-gw的含义所有的子网和主机的信息,都保存在Etcd中,flanneld只需要watch这些数据的变化 ,实时更新路由表就行了。

核心是IP包在封装成桢的时候,使用路由表的“下一跳”设置上的MAC地址,这样可以经过二层网络到达目的宿主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实验

  • 配置flannel:kubectl -n kube-system edit cm kube-flannel-cf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查看 kube-system中pod的信息:kubectl -n kube-system get pod
  • 更新kube-flannel pod:
kubectl get pod -n kube-system |grep kube-flannel| awk '{system("kubectl delete pod "$1" -n kube-syste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查看网关:route -n,自动为创建的服务在节点上添加网关
[root@server2 ~]# route -n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
0.0.0.0         172.25.12.250   0.0.0.0         UG    100    0        0 eth0
10.244.0.0      0.0.0.0         255.255.255.0   U     0      0        0 cni0
10.244.1.0      172.25.12.3     255.255.255.0   UG    0      0        0 eth0
10.244.2.0      172.25.12.4     255.255.255.0   UG    0      0        0 eth0
172.17.0.0      0.0.0.0         255.255.0.0     U     0      0        0 docker0
172.25.12.0     0.0.0.0         255.255.255.0   U     100    0        0 eth0

3 直接路由

跨网段使用vxlan,同网段使用host-gw模式

(1)更改flannel插件的配置:kubectl -n kube-system edit cm kube-flannel-cf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使更改的配置生效:kubectl get pod -n kube-system |grep kube-flannel | awk '{system("kubectl delete pod "$1" -n kube-syste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测试:

  • 在容器内测试:kubectl attach demo -c demo -it
ping 10.244.1.7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抓包:tcpdump -i eth0 -nn icmp,跨网段使用vxla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