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和HDD的介绍

1 硬盘的性能指标

容量: 以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为单位,1GB=1024MB,硬盘厂商在标称硬盘容量时通常取1G=1000MB。
转速: 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RPM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
平均访问时间: 指磁头从起始位置到达目标磁道位置,并且从目标磁道上找到要读写的数据扇区所需的时间。平均访问时间体现了硬盘的读写速度,它包括了硬盘的寻道时间和等待时间。
传输速率: 指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单位为兆字节每秒(MB/s)。
缓存:硬盘内部存储和外界接口之间的缓冲器,由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速度和外界介面传输速度不同,缓存在其中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2 HDD(机械硬盘)

2.1 HDD的介绍

HDD硬盘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机械硬盘,机械硬盘是传统的盘片+磁头的工作原理,数据都是存储在盘片上面,磁头在盘片上面“做运动”来读取和处理数据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转速: 主流的机械硬盘盘片转速主要有5400转/分钟和7200转/分钟两种,其在SATA3接口下的读写速度则分别在50~90MB/s与90~190MB/s上下。
优点: 容量大,价格低,数据被删后容易恢复,噪音大,易发热;
缺点: 抗震能力很差,散热差,读写速度慢,噪音大,极难做磁盘阵列;

2.2 HDD的接口

2.2.1 并 行接口(LPT接口)

并行接口是采用并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并口的数据传输率比串口快8倍,标准并口的数据传输率为1Mbps。

用途:一般用来连接打印机、扫描仪等。

代表性的硬盘接口:

(1)IDE接口:并行总线硬盘,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转速为7200RPM,主流容量通常有80GB、250GB等,目前逐渐没落;

优点:价格低廉、兼容性强。

(2)SCSI接口:小型计算机系统专用接口,它是一种连接主机和外围设备的接口,支持包括硬盘、光驱及扫描仪在内的多种设备;SCSI 总线是一种并行总线,常用于企业级存储领域;主要容量有146GB、300GB。

优点: 适应面广,性能高,硬盘转速快(15000RPM),缓存容量大,CPU占用率低,扩展性远优于IDE硬盘,并且支持热插拔。

缺点: 价格昂贵,安装复杂;接口速率目前已经发展到320MB/s,基本已经达到极限。

2.2.2 串行接口(COM接口)

串行接口(COM接口):采用串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据传输率是115kbps~230kbps。
用途:串口一般用来连接鼠标和外置Modem以及老式摄像头和写字板等设备,目前部分新主板已开始取消该接口。

代表性的硬盘接口:

(1)SATA接口:又称为串口硬盘,采用点对点的连接方式,支持热插拔。转速为7200RPM,主要容量有750GB、1TB、2TB、4TB等。目前被广泛应用家用PC、某些服务器存储。

(2)SAS接口:采用串行技术,是一种全双工、点对点、双端口的接口。主要用于高性能企业存储领域。硬盘转速为15000RPM,主要容量有750GB、1TB、2TB、4TB等。

SAS 的接口技术可以向下兼容SATA 。二者的兼容性主要体现在物理层和协议层的兼容。物理层:SAS 接口和SATA 接口完全兼容,SATA 硬盘可以直接使用在SAS 的环境中;接口标准:SATA 是SAS 的一个子标准,因此SAS 控制器可以直接操控SATA 硬盘。

2.2.3 FC(光纤通道技术)

最早应用于SAN (存储局域网络)。FC接口是光纤对接的一种接口标准形式,其他的常见类型为:ST、SC、LC、MTRJ等。

优点:热插拔性、高速带宽、远程连接、连接设备数量大等。

3 SSD(固态硬盘)

3.1 SSD的介绍

固态硬盘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读取速度相对机械硬盘更快;不用磁头,寻道时间几乎为0,持续写入的速度较高。

转速: 不采用任何机械构造,不会遇到机械硬盘的转速瓶颈问题,目前主流的固态硬盘读写速度主要集中在500MB/s~1GB/s这样区间,也有少部分高端型号可以达到2GB/s以上。

优点:防震抗摔性好,无噪音,散热快,价格高
缺点:价格高,容量小,硬盘有写入次数的限制,固态硬盘上的数据删除后,是无法借助数据恢复等软件恢复的

3.2 接口类型

3.2.1 SATA接口

目前主流的SSD接口是SATA3.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ATA接口分为两段,一段短的接口是数据线接口用来传送数据,另一个长的S接口是电源线的接口来为硬盘提供电源。SATA总线采用嵌入式时钟频率信号,具有纠错的功能,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3.2.2 mSATA接口

mSATA即mini-SATA接口,也就是SATA接口的迷你版,顾名思义就是比SATA接口小,如图我们可以看到mSATA接口和SATA接口一样分为数据线接口和电源接口。
mSATA接口:体积小,主要用在小型的笔记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3 M.2接口

M.2接口:主要用来取代mSATA接口,能够同时支持PCI-E通道以及SATA,适用于超极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2接口既可以走SATA也可以走PCI-E通道,而且PCI-E通道的性能和速度是远远大于SATA通道的。这样就能使ssd的性能达到更高的高度

3.2.4 PCI-E接口

PCI-E接口:PCI-E通道协议,属于总道协议,能够直接连接CPU,所以延迟几乎没有,性能超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缺点:体积占用大,而且价格贵,适用于企业级场景。

3.2.5 U.2接口

U.2接口与M.2类似,走的PCI-E通道传输速度同样超高。与M.2不同的是,M.2接口优点在于小巧玲珑,高速低延迟低功耗,支持SATA-Express规范,还能兼容SAS、SATA等规范。
主要适用于笔记本,而U.2优点在于速度快,要快于M.2,主要用于台式电脑。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 SSD的存储介质

  1. DRAM:使用寿命长,断电后数据会丢失
  2. 闪存(flash)芯片

3.3.1 闪存颗粒的分类

(1)SLC (Single-Level Cell):单层单元,1bit/cell(每单元存储1bit信息)

优点:
 读写数据时具有最为精确;         
 读写速度最快;         
 擦写寿命和读写循环的周期最长。
缺点:
 市场上最昂贵的NAND闪存类型;         
 通常只有较小的容量。
场景:需要大量读取/写入周期的工业级负载,例如服务器

(2)MLC(Multi-Level Cell):双层单元,2bit/cell(每单元存储2bit信息)

特点:速度一般、寿命一般,价格稍贵,约500-1000次擦写寿命。
场景:较频繁地使用计算机的用户或游戏玩家

(3)TLC(Trinary-Level Cell):三层单元,3bit/cell(每单元存储3bit信息)。

特点:高储存密度实现了较廉价的大容量格式,但其读写的生命周期被极大地缩短,擦写寿命只有短短的500~1000次,同时读写速度较差,价格低。
场景:对存储需求不大的轻度使用需求的计算机用户,比如只使用上网、邮件等简单功能的上网本、平板

(4)QLC(Quad-Level Cell):四层单元,4bit/cell(每单元存储4bit信息)

优点:成本最低,容量最大。
缺点:速度慢寿命短。
场景:对数据存储量的需求较大、平时对计算机进行轻度使用(写入操作少)、或者追求较低价格
  • 7
    点赞
  • 5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