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设计

1.数据库的设计

    设计不当的数据操作异常、修改复杂、数据冗余等问题。

    数据库的设计就是将数据库中的实体和数据实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规划和结构化的过程。

数据设计的重要性

    比较差的数据设计表现在,效率方面低下,更新数据和检索数据时出现很多问题。

    比较好的数据设计表现在,效率高,便于更进一步扩展,可以使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更容易。

2.设计数据库的步骤

    1.需求分析:分析客户的业务和数据处理需求

    2.概要设计:绘制数据库的E-R图,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详细设计:将E-R图转换为多张表,进行逻辑设计,确认每个表的主键,并要使用三大范式来规划数据库,

    4.代码编写    5.运行测试    6.部署上线

数据库的系统分析

    (1):收集信息

    (2):标识实体

    (3):标识实体需要详细存储的详细信息

    (4):标识实体之间的属性

3.绘制E——R图

    1.什么是E-R图

        在需求分析阶段解决了客户的业务和数据处理需求后,E-R(Entity-Relationship)图,也可称为实体-关系图

    2.实体关系图的组成

        1.矩形(长方形)表示实体集

        2.椭圆形表示属性

        3.菱形表示联系集

        4.直线用来连接属性和实体集,也用来连接实体集和联系集

    3.映射基数

        1.一对一:X中的一个实体最多与Y中的一个实体有所关联,Y中的一个实体最多与X中的一个实体有所关联

        2.一对多:X中的一个实体可以与Y中任意数量的实体关联,Y中的一个实体最多与X中的一个实体关联

        3.多对多:X中的一个实体可以与Y中任意数量的实体关联,Y中的任意实体也可以跟X中的任何实体有所关联

    4.关系数据库模式

            R(U) 或者 R(A,B)

            R表示关系名,U表示属性集合,A、B代表U中的属性

            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型

        1).把每个实体转化为关系模式R(A,B)

        2).建立实体间联系的转换

        ①一对一的转换:把任意实体的主键放到另一个实体的关系模式中

        ②一对多的转换:把联系数量为1的实体的主键放到联系数量为N的实体关系模式中

        ③多对多的转换:把两个实体中的主键和联系的属性放到另一个关系模式中,注意多生成一个关系模式

        1.设计问题

            1.信息重复、更新异常、插入异常(无法表示某些信息)、删除异常(丢失有用的信息)

    5.规范设计

        Armstrong(阿姆斯特朗)公理:从已知的一些函数依赖可以推导出另外一些函数依赖

        第一范式:确保每列的原子性,不可再分

        第二范式:确保表中的每列都与主键相关,消除部分依赖,既一个表只描述一件事

        第三范式:确保每列都和主键列直接相关而不是间接相关,消除传递依赖直接依赖主键

    6.规范和性能化

        在实际的数据库设计中,既要考虑三大范式,避免数据的冗余和各种数据操作异常,又要考虑数据访问性能,有时为了减少表间连接,提高数据库的 访问性能,允许适当的数据冗余列,这可能是最适合设计数据库的方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