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GeoServer 发布切图服务

前一篇文章我们使用了 CesiumLab 2 进行栅格影像的切片,这次我们使用另外一款开源的 Web Server 来发布栅格切片——GeoServer

先贴一张我的GeoServer 的主要信息

GeoServer主要信息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的GeoServer 版本是2.15.0,GeoWebCache 版本是1.15.0。
记得看过一篇大佬的博客,说老版本的GeoServer,并不会自带GeoWebCache 。当然,GeoWebCache 也可以自行的下载、安装。在这里就不重复了。

前提

  • Jvm
  • GeoServer 发布栅格数据

发布栅格数据

没错还是上一篇博客用的那张从LSV下载的16级邯郸影像。原数据(经过投影变换、构建金字塔)有2.03G。直接发布,不仅仅客户端显示很慢,对服务器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CPU 风扇嗡嗡响的那种。

  • 在数据存储中,新建一个数据存储
    新建数据存储
  • 选择 添加GeoTiff
    添加GeoTiff
  • 选择栅格文件路径
    选择栅格文件路径
  • 一般坐标系、边框属性都已经默认计算好了
  • 没有坐标系的话,设置下
  • 边框的设置需要点击下从数据中计算Compute from native bounds计算下就好了
    计算坐标系和边框
  • 设置好了以后,点击上方的Tile Caching,预设值切片(不过好像不用设置也好,并没有测试,本次是在设置的情况下进行的切片),设置框框内的内容,其他的都是默认
  • 首先是切片等级,本次是1 - 15 级
  • 其次是影像类型,本次选择 jpeg 和 png(大部分都是这两种)

设置Tile Caching

注意!

  • 此时还并没有对栅格影像进行切片!
  • 进行以上操作后,点击打开 Tile Layers

Tile Layers

  • 点击 Seed/Truncate 进入Geowebcache工作界面
    Seed/Truncate+ 参数设置如下:
    Geowebcache设置
  • 首先是设置影像的坐标系编码
  • 其次是影像格式(png)
  • 再其次是切片等级范围

Submit!

  • 点击 Submit ,就可以将切片任务发出去啦!
  • 等待切片中,我们可以点击 Refresh List 对处理列表进行刷新
    运行切片
  • 在GeoServer 的后台,一直在对图像进行切片的信息滚动,内容截取如下:GeoServer后台
  • 运行成功之后,我们就可以在Tile Layers 查看我们切片以后的地图啦!
    查看地图
  • 切记,如果你的地图没有秒级、毫秒级的显示,那有可能是失败了。。。重来吧,大兄弟。

结果

最后

  • 补充下切片后的切片栅格文件夹,默认的GeoServer 切片文件夹在 安装目录下的 data_dir。其中有个gwc,目测是Geowebcache 文件夹,里面果然有个邯郸的文件夹,自然也可以用OpenLayers的 XYZ进行展示。不过GeoServer 自带的切片OpenLayers浏览使用的是 WMTS ,按照个人喜好吧。XYZ 方法是需要计算的。。
    切片栅格数据文件夹
  • 2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