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SDN与NFV技术解析:架构演进与核心价值
一、传统网络架构特点
经典IP网络采用分布式对等控制架构,其核心特征表现为:
- 三平面分离架构:每台网络设备独立承载数据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
- 对等路由交互:设备控制平面通过路由协议对等交互,自主生成数据平面转发规则
- 核心优势
- 设备与协议解耦,厂商兼容性良好
- 故障场景下协议自动收敛保障网络稳定性
传统网络痛点分析
- 网络易拥塞:缺乏全局流量调度能力
- 技术太复杂:多协议协同困难
- 运维太困难:设备配置依赖人工操作
- 业务部署慢:新功能上线周期长
二、SDN技术体系
2.1 核心特征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
核心理念是通过将网络设备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从而实现了网络控制平面的集中控制,为网络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是一种解决方案。
- SDN起源提出了三个特征:
- 转控分离
- 集中控制
- 开放可编程接口(API=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SDN的本质诉求:让网络更加开放、灵活和简单。
实现方式:为网络构建一个集中的大脑,通过全局视图集中控制,实现业务快速部署、流量调优、网络业务开放等目标。
2.2 核心价值
- 集中管理,简化网络管理与运维
- 屏蔽技术细节,降低网络复杂度,降低运维成本
- 自动化调优,提高网络利用率
- 快速业务部署,缩短业务上线时间
- 网络开放,支撑开放可编程的第三方应用
2.3 典型架构分层:
层级 | 功能 | 典型接口 |
---|---|---|
协同应用层 | 业务逻辑实现 | 北向接口 |
控制器层 | 网络集中管控 | RESTful API |
设备层 | 数据包转发 | OpenFlow |
不同层次之间通过开放接口连接。以控制器层为主要视角,区分面向设备层的南向接口和面向协同应用层的北向接口。OpenFlow属于南向接口协议的一种。
华为SDN网络架构支持丰富的南北向接口
三、华为SDN实践
3.1 架构全景
iMaster NCE平台实现三化能力:
(#)
- 管控析一体化:管理、控制、分析功能融合
- 接口开放化:支持NETCONF/RESTCONF等南向协议
- 场景智能化:AI算法实现故障预测
3.2 典型解决方案
华为SDN解决方案
管、控、析构建智简网络
iMaster NCE
自动驾驶网络管理与控制系统,是华为集管理、控制、分析和AI智能功能于一体的网络自动化与智能化平台。
华为数据中心CloudFabric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 极简ZTP部署;
- 网络意图自理解,业务快速部署;
- 网络变更仿真,预判变更风险;
- 数据中心网络AI智能运维。
华为园区网络CloudCampus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 设备即插即用;
- 构建一网多用虚拟化园区;
- 业务随行,基于安全组的策略管理;
- 有线与无线融合;
- 终端智能识别,安全接入;
- 园区网络AI智能运维。
园区网络场景
- 设备即插即用:AP接入自动配置
- 策略随行:用户权限动态跟随
- 有线无线融合:统一策略管理
四、NFV技术解析
4.1 核心特征
NFV(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网络功能虚拟化)通过软硬解耦、通用硬件、云化部署重构设备形态:
- 虚拟化技术:VNF运行在标准服务器
- 云化架构:支持弹性扩缩容
4.2 运营商价值
- TCO降低:硬件成本减少40%
- 业务创新加速:新功能上线周期缩短至周级
- 运维效率提升:故障恢复时间降低50%
- 资源利用率优化:CPU利用率提升至70%+
NFV是2013年完成的相关标准制定,定义了网络功能虚拟化的需求和架构,并梳理了不同接口的标准化进程。
五、SDN与NFV对比
维度 | SDN | NFV |
---|---|---|
创新焦点 | 网络架构重构 | 设备形态重构 |
核心特征 | 转控分离/集中控制 | 软硬解耦/虚拟化 |
适用层级 | L2-L3层优化 | L4-L7层功能实现 |
典型应用 | 流量工程/策略管理 | vFW/vLB/vCPE |
注:数据来源于ETSI NFV ISG标准文档及ONF技术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