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L功率放大电路实验仿真及报告


前言

本文进行 OTL(Output Transformer-Less)功率放大电路的实验仿真工作,旨在研究其工作原理、调试及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实验采用仿真软件 Multisim 进行建模和测试,以期获得对 OTL 功放电路更深入的理解,并为实际电路设计提供参考。


一、实验目的及内容

1、实验目的

  • 理解 OTL 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 掌握 OTL 电路的调试及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2、实验内容

  • 静态工作点调试;
  • 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和最大效率的测试;
  • 输入灵敏度的测试;
  • 幅频响应的测试。

二、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Rw1 用来调节 A 点电位;
  • Rw2 用来保证 VT2 和 VT3 管都能处于一个微导通状态;
  • Co 电容不仅耦合输出信号而且还起到负电源的作用。

三、主要性能指标

1、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P o ( m a x ) P_{o(max)} Po(max)

在实验中可通过测量负载电阻 R L R_L RL 两端的最大不失真电压有效值 U o ( m a x ) U_{o(max)} Uo(max),来求实际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P o ( max ⁡ ) = U o ( max ⁡ ) 2 R L P_{\mathrm{o(\max)}}=\frac{U_{\mathrm{o(\max)}}^2}{R_{\mathrm{L}}} Po(max)=RLUo(max)2

2、最大效率 η m a x \eta_\mathrm{max} ηmax

η m a x = P o ( m a x ) P V ( m a x ) × 100 % \eta_\mathrm{max}=\frac{P_\mathrm{o(max)}}{P_\mathrm{V(max)}}\times100\% ηmax=PV(max)Po(max)×100%
式中 P V ( max ⁡ ) P_{\mathrm{V}(\max)} PV(max) 为当输出电压达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时直流电源供给的平均功率,在实验中,可通过测量输出电压达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时电源供给的平均电流 I d c ( max ⁡ ) I_{dc(\max)} Idc(max) 来近似求得直流电源供给的最大平均功率:
P V ( max ⁡ ) = V C C I d c ( max ⁡ ) P_{\mathrm{V}(\max)}=V_{\mathrm{CC}}I_{\mathrm{dc}(\max)} PV(max)=VCCIdc(max)

3、输入灵敏度

输入灵敏度是指输出最大不失真功率 P o ( m a x ) P_{\mathrm{o(max)}} Po(max) 时,输入信号的有效值 U i U_i Ui

4、幅频响应

测量上下限频率及带宽

四、仿真电路及结果

1、OTL功率放大电路仿真图

使用 multisim 14.0 进行电路仿真,仿真图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调试静态工作点

测试动态性能指标前先要对功率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进行调试,调试方法如下:

  • ①、 先调节电位器 Rw1,用直流电压表测量输出级功放管 VT2 和 VT3 的发射级 A 点的电位,使其达到电源电压 5V 的一半,也就是 2.5V 左右,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②、再调节电位器 Rw2,使其 VT2 和 VT3 集电极电流为 5 ∼ 10 m A 5 \sim 10mA 510mA,在 VT2 和 VT3 集电极处各放置测试探针,以读取集电极电流。从减小交越失真角度而言,应适当加大输出级的静态电流,但电流过大的话,会使得效率降低,所以一般以 5 ∼ 10 m A 5 \sim 10mA 510mA 为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③、输出级静态电流调好了以后,在 VT1、VT2、VT3 管的各个电极处放置测试探针,以便测取各级工作点,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这些显示的数据可知,VT1、VT2、VT3 管处于放大区,静态工作点的选取是合适的,例如 VT3 基极电位大于发射级电位 0.68 伏,发射极正偏,而集电极电位高位基极电位几伏,集电极反偏,因此 VT3 管静态工作点位于放大区,同时也可以判断 VT2 和 VT1 管的静态工作点也位于放大区,可见各管的静态工作点已调整好。

3、测量最大不失真功率 P o ( m a x ) P_{o(max)} Po(max)

  • 为了观察该电路的输出波形及测量输出功率,需要信号源、示波器和功率表,因此需要从仪表库中提取这三个仪器仪表,并且正确的连接到电路中。XFG1 是函数信号发生器,它能输出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本实验中作为功放电路的输入信号源。XSC1 是双通道示波器,用于观察输入和输出波形。XWM1 是功率表,功率表用来测量负载 RL 获得的功率,负载 RL 获得的功率就是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接入这三个仪器仪表的电路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双击打开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面板,设置其输出为正弦波信号,频率为 1000Hz,幅值 10mV,打开示波器的面板,预设好各项参数,按下仿真按钮,在示波器上可以看到两根实线,红色的显示的是输入电压信号,绿色显示的是输出电压信号,从图中可见两者相位相反,输出电压幅值大于输入电压的幅值,从输出电压波形中可见该电路已解决了交越失真问题,调节输入电压幅值,可见输出电压的幅值也随之改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双击功率表的图标,打开前面板,可以显示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逐渐增大输入信号的有效值,使得输出信号在不失真情况下达到最大,这个时候功率表的读数就是最大输出功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测量最大效率 η m a x \eta_\mathrm{max} ηmax

最大效率等于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除以电源提供的功率。电源提供功率计算如下:

P V ( max ⁡ ) = V C C I d c ( max ⁡ ) P_{\mathrm{V}(\max)}=V_{\mathrm{CC}}I_{\mathrm{dc}(\max)} PV(max)=VCCIdc(max)
I dc ⁡ ( max ⁡ ) I_{\operatorname{dc}(\max)} Idc(max) 为串接在电源近线中的直流电流表显示的电流值,也就是此时串接在电源近线中的直流电流表显示的电流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得最大效率为:
η m a x = P o ( m a x ) P V ( m a x ) × 100 % = P o ( m a x ) V C C I d c ( m a x ) × 100 % ≈ 46.1 % \begin{aligned} \eta_{\mathrm{max}} & \begin{aligned} = & \frac{P_{\mathrm{o(max)}}}{P_{\mathrm{V(max)}}}\times100\% \end{aligned} \\ & =\frac{P_{\mathrm{o(max)}}}{V_{\mathrm{CC}}I_{\mathrm{dc(max)}}}\times100\% \\ & \approx46.1\% \end{aligned} ηmax=PV(max)Po(max)×100%=VCCIdc(max)Po(max)×100%46.1%

5、测量输入灵敏度

根据输入灵敏度的定义,输出功率达到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时的输入电压有效值Ui就是输入灵敏度,所以此时的输入电压有效值就是输出灵敏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此输入灵敏度为: 0.022 2 ≈ 0.016 \frac{0.022}{\sqrt{2}}\approx0.016 2 0.0220.016

6、测量幅频响应

①、从仪器仪表库中提取波特图测试仪正确的接入电路,设置好波特图测试仪幅频响应相关的各项参数,起始频率、终止频率、屏幕上显示的最大增益、最小增益。开启仿真开关,就可以看到幅频响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移动测量线在读数窗口就可以看到测量线与幅频响应的交点对应的频率和增益把测量线放在中频区,可以测得中频增益这个就是中频增益。把测量线向右移动到比中频增益低 3dB 处,可以测得上限频率为 1.66 MHz,把测量线向左移动到比中频增益低 3dB 处,可以测得下限频率为 233.572Hz 上限频率减去下限频率就可以得到带宽为 1659766.428Hz.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从上至下依次是中频区、上限波特测试仪测量结果频率区、下限频率区。

五、资源自取

链接:OTL功率放大电路仿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的qq:2442391036,欢迎交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须尽欢~~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