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F超高频RFID通信协议实验步骤

本文介绍了一项关于UHF超高频RFID通信协议的实验,详细解释了实验原理、步骤及如何通过设置波特率、使用十六进制指令进行标签读写操作。实验通过UHF阅读器与标签之间的电磁波交互,演示了数据的调制与反向散射过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实验要求
线上观看UHF超高频RFID通信协议实验,理解并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原理

1.UHF超高频阅读器发射电磁波到标签,标签从电磁波中提取工作所需要的能量,标签内部集成电路芯片存储的数据调制并反向散射一部分电磁波到阅读器,阅读器接收反向散射电磁波信号并解调以获取标签的数据信息。
2.连接芯片,打开AITGM-922测试设置程序进行盘存,做实验时距离20-30cm即可
3.选择收发监控功能,可以用来生成指令
三、实验步骤

  1. 明确实验目的(掌握UHF超高频通讯原理和通讯协议)检查实验设备(Alien HIGGS 3芯片)、实验软件(AITGM-922测试设置程序)阅读芯片手册、工程源码。
  2. 设置超高频模块波特率为38400,串口调试助手上选择波特率115200,重启,盘存,(一定要将设置为十六进制)十六进制发送指令“7300010000002000020001900100”,如果十六进制字样“730003000100200040002240B000”返回,则波特率设置正常。

返回EPC码
4.停止盘存,读写器处于盘存状态后,将一直盘存,停止盘存需要发送命令“7300010000002000020000000000”,成功返回“7300030001002000040000000000000073000000010020000400000000000000”,表示成功。

5.标签扇区读取操作:扇区读取命令0x22可读取标签4个分区数据,读取EPC码从0x22开始。在串口调试助手上发送数据“73000100000022000C0003C9000000000000010002000600”,返回数据最后6word是EPC码,读TID码,TID码长度96bit共6个word,

在串口调试助手上发送数据“73000100000022000C000242000000000000020000000600”,返回6个word是TID码。

6.标签扇区写操作:扇区写命令是0x33,标签的TID码区只读不写,其他扇区可读可写,这里以EPC码为例对标签进行写操作。(需要重新计算CRC校验码) 比如,以无匹配模式将上述读取的EPC码“E2004127881401040480E19C”改成“E2004127881401040480E16E”在串口助手上发送数据“7300010000003000180025F0000000000000010002000600E2004127881401040480E16E”,返回数据最后4个字节全是0表示执行成功。

在串口助手上发送扇区读指令“73000100000022000C0003C9000000000000010002000600”读取EPC码,返回的EPC码可以看到变成新修改的EPC码,表面写入成功。

7.将波特率配置成出厂值115200
十六进制发送指令“73000100000002000400A06C00C20100”,如果有十六进制字样“73000300010002000400000000000000”返回,证明波特率设置正常。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