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hesive
1、基本理论和对应参数设置
cohesive建模技术可用于粘合剂、粘结界、复合材料以及岩石断裂
常用的基于cohesive粘聚力模型的建模方法:采用粘聚力单元(cohesive element)建模、cohesive behavior定义粘聚力接触
这两种方法对应的粘聚力模型理论是相同的,仅在具体操作上和应用场景上有所区别
双线性本构模型
粘聚力模型主要用来描述厚度方向以及垂直厚度方向(两个切向)的力学行为,双线性本构模型描述了粘结层的受力特性,其中竖轴为应力、横轴为位移。
图中显示粘结层受力时随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峰值后的力学行为称为损伤后的力学行为(损伤演化),即在峰值前材料是线弹性的,一旦超过峰值点,就会有刚度退化的现象,此时加载力时力的卸载是沿着虚线的方向。
假设某粘结层拉伸实验如下所示,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右图。此时就得到了厚度方向上的力学行为曲线
同样地,通过做两个切向的实验可以得到切向的行为曲线
此时,这三条曲线可以描述在粘结层具体受力时会发生什么样的行为,然后在abaqus中写入某些参数,使abaqus通过这些参数能够还原本构曲线。
双线性本构较简单(一个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