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笔记 第六章 设备管理

1.、I/O系统的基本功能及模型

1)主要功能:	
	隐藏物理设备细节,方便用户
	用户使用抽象的I/O命令即可
	实现设备无关性,方便用户
	用户可用抽象的逻辑设备名来使用设备,同时也提高了OS的可移植性和易适应性。
	提高处理机和设备的并行性,提高利用率:缓冲区管理
	对I/O设备进行控制:控制方式、设备分配、设备处理
	确保对设备正确共享:虚拟设备及设备独立性等
	错误处理
2)I/O/系统的层次结构和模型
	层次结构:系统中的设备管理模块分为若干个层次
	层间操作: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完成输入输出功能中的某些子功能,并屏蔽功能实现的细节。
	I/O软件的分层
		①用户层软件
			实现与用户交互的接口,用户可直接调用在用户层提供的、与I/O操作有关的库函数,对设备进行操作。
		②设备独立软件
			用于实现用户程序与设备驱动器的统一接口、设备命名、设备的保护以及设备的分配与释放等,同时为设备管理和数据传送提供必要的存储空间。
		③设备驱动程序
			与硬件直接相关,用于具体实现系统对设备发出的操作		指令,驱动I/O设备工作的驱动程序。
		④中断处理程序
			用于保存被中断进程的CPU环境,转入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处理完后再恢复被中断进程的现场后,返回到被中断进程。

	I/O软件系统的层次
		中断处理程序
			处于I/O系统的底层,直接与硬件进行交互
		设备驱动程序
			处于次底层,是进程和控制器之间的通信程序
			功能:将上层发来的抽象I/O请求,转换为对I/O设备的具体命令和参数,并把它装入到设备控制其中的命令和参数寄存器中
		设备独立性软件
			包括设备命名、设备分配、数据缓冲等软件

 I/O系统接口
	在I/O系统与高层接口中,根据设备类型的不同,又进一步分为若干个接口。主要包括:
		块设备接口
		流设备接口
		网络通信接口

I/O系统的组成
包括:
	需要用于输入、输出和存储信息的设备;
	需要相应的设备控制器;
	控制器与CPU连接的高速总线;
	有的大中型计算机系统,配置I/O通道;

1)I/O设备的类型

 I/O设备的类型繁多,从OS的观点,按其重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分类如下:
	按传输速率分类:
	低速、中速、高速(键盘、打印机、磁盘)
	使用: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
	按信息交换的单位分类:
	块设备:有结构、速率高、可寻址、DMA方式控制
	字符设备:无结构、速率低、不可寻址、中断方式控制
	按设备的共享属性分类:
	独占:打印机
	共享:一个时刻上仍然是只被一个进程占用。可寻址、可随机访问的色后备。磁盘。
	虚拟:使一台独占设备变换为若干台逻辑设备,供给若	干用户“同时使用”。

I/O设备中的接口

与控制器的接口有三种类型的信号
数据信号线(进出数据转换、缓冲后传送)
控制信号线(读\写\移动磁头等控制)
状态信号线

2、I/O设备和设备控制器

设备并不直接与CPU通信
计算机中的一个实体——“设备控制器”负责控制一个或多个I/O设备,以实现I/O设备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
控制器是CPU与I/O设备之间的接口,作为中间人接收从CPU发来的命令,并去控制I/O设备工作,以使处理机脱离繁杂的设备控制事务。


常作成接口卡插入计算机
可编址,不同类
控制一个设备时只有一个地址,若连接多个设备则含有多个设备地址
管理的复杂性因不同设备而异,分为字符设备控制器、块设备控制器。

①基本功能
	接收和识别CPU命令(控制寄存器:存放命令和参数)
	标识和报告设备的状态(状态寄存器)
	数据交换(数据寄存器)
	地址识别(控制器识别设备地址、寄存器地址。地址译码器)
	数据缓冲(协调I/O与CPU的速度差距)
	差错控制
②组成
	设备控制器与处理机的接口
	设备控制器与设备的接口
	I/O逻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O逻辑

通过一组控制线与处理机交互
CPU要启动一个设备时,
将启动命令发送给控制器;
同时通过地址线把地址发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的I/O逻辑对收到的地址和命令进行译码,再根据所译出	的命令选择设备进行控制。

驱动程序把抽象的I/O命令转换成一系列具体的命令、参数等数据;如何将上述数据装入设备控制器的相应寄存器?从而触发I/O逻辑运作,实施对设备的控制。
①利用特定的I/O指令
	早期计算机中:每个控制寄存器分配一个I/O端口,用8或16位整数标记;设置一些特定I/O指令。
	CPU寄存器 —> 控制器寄存器
	 io-store cpu-reg,dev-no,dev-reg
	CPU寄存器 —>内存
	store cpu-reg,k
②内存映像I/O
	统一了对内存和对控制器的访问的方法,简化了I/O的编程。

	编址不区分内存单元地址和设备控制器中的寄存器地址,都采用k。
	当k值处于0—n-1范围时,被认为是内存地址
	若k大于等于n时,被认为是某个控制器的寄存器地址。 

③处理机与设备控制器间
	实现CPU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的通信。
	共有三类信号线:
		数据线:数据线通常与两类寄存器相连接,第一类是数据寄存器;第二类是控制/状态寄存器。
		地址线
		控制线

3)I/O通道

①I/O通道设备的引入
	设备控制器已大大减少CPU对I/O的干预
	(如承担了选择设备,数据转换、缓冲等功能)
	但当主机的外设很多时,CPU的负担仍然很重。
	在CPU和设备控制器之间增设一个硬件机构:“通道”
	设置通道后
	CPU只需向通道发送一条I/O指令即可不再干预后续操作。
	通道形成通道程序,执行I/O操作,完成后向CPU发中断信号。


主要目的:

	建立更独立的I/O操作,解放CPU。
	数据传送的独立
	I/0操作的组织、管理及结束处理也尽量独立。
	实际上I/O通道是一种特殊的处理机:
	指令类型单一,只用于I/O操作;
	通道没有内存,它与CPU共享内存

②通道类型
	根据其控制的外围设备的不同类型,信息交换方式也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字节多路通道
	数组选择通道
	数组多路通道
③“瓶颈”问题
	由于通道价格昂贵,致使数量较少,使它成为I/O系统的瓶颈,进而造成系统吞吐量的下降。

3、中断机构和中断处理程序

1.中断简介

⑴中断和陷入
	中断:CPU对I/O设备发来的中断信号的一种响应,中断是由外部设备引起的,又称外中断。
	陷入:由CPU内部事件所引起的中断,通常把这类中断称为内中断或陷入(trap)。
	中断和陷入的主要区别:是信号的来源。
⑵中断向量表
	中断向量表:为每种设备配以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并把该程序的入口地址,放在中断向量表的一个表项中,并为每一个设备的中断请求,规定一个中断号,它直接对应于中断向量表的一个表项中。
⑶对多中断源的处理方式
	①屏蔽(禁止)中断:
		所有中断都将按顺序依次处理。
		当处理机正在处理一个中断时,将屏蔽掉所有新到的中断,让它们等待,直到处理机已完成本次中断的处理后,处理机再去检查并处理。
		优点是简单,但不能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中断请求。
	②嵌套中断:
		中断优先级:系统根据不同中断信号源,对服务要求的紧急程度的不同,它们分别规定不同的优先级。
		当同时有多个不同优先级的中断请求时,CPU优先响应最高优先级的中断请求;
		高优先级的中断请求,可以抢占正在运行低优先级中断的处理机,该方式类似于基于优先级的抢占式进程调度。

2.中断处理程序

主要工作
	①进行进程上下文的切换
	②对处理中断信号源进行测试
	③读取设备状态 
	④修改进程状态
中断处理流程
	测定是否有未响应的中断信号
	保护被中断进程的CPU环境
	转入相应的设备处理程序
	中断处理
	恢复CPU的现场

4、设备驱动程序

1.驱动程序的功能

(1)接收由与设备无关的软件发来的命令和参数,并将命令中的抽象要求,转换为与设备相关的低层操作序列;
(2)检查用户I/O请求的合法性,了解I/O设备的工作状态,传递与I/O设备操作有关的参数,设置设备的工作方式;
(3)发出I/O命令,如果设备空闲,便立即启动I/O设备,完成指定的I/O操作;如果设备忙碌,则将请求者挂在设备队列上等待;
(4)及时响应由设备控制器发来的中断请求,并根据其中断类型,调用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2.设备驱动程序的特点

(1)驱动程序是与设备无关的软件和设备控制器之间通信和转换的程序。
(2)驱动程序,与设备控制器和I/O设备的硬件特性,紧密相关。      
(3)驱动程序与I/O设备所采用的I/O控制方式紧密相关。
(4)由于驱动程序与硬件紧密相关,因而其中的一部分必须用汇编语言编写。
(5)驱动程序应允许可重入,一个正在运行的驱动程序常会在一次调用完成前被再次调用。

3.设备处理方式
具体分类

(1)为每一类设备设置一个进程,专门用于执行这类设备的I/O操作。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较大的系统;
(2)在整个系统中设置一个I/O进程,专门用于执行系统中所有各类设备的I/O操作。也可以设置一个输入进程和一个输出进程,分别处理系统中的输入或输出操作;
(3)不设置专门的设备处理进程,而只为各类设备设置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供用户或系统进程调用。这种方式目前用得较多。

4…驱动程序处理过程

I/O设备与控制器间的通信转换程序
了解抽象命令,了解控制器内部的寄存器结构
与硬件密切相关,每类设备配备一种驱动程序
功能:接受解释指令(有通道的系统,自动通道程序)、相关判断、发送设备命令、响应中断
特点,控制方式不同程序不同,部分固化进硬件,代码可重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I/O控制方式

程序I/O方式
中断驱动I/O方式
直接存储器访问DMA(字节—块)
I/O通道控制方式(组织传送的独立)
宗旨:减少主机对I/O控制的干预,将CPU从繁杂的I/O控制事物中解脱出来。
1)程序I/O方式
	cpu对I/O设备的控制采取程序I/O方式,或称忙—等待方式
	向控制器发送一条I/O指令;启动输入设备输入数据;把状态寄存器busy=1。
	然后不断测试标志。为1:表示输入机尚未输完一个字,CPU继续对该标志测试;直到为0:数据已输入控制器数据寄存器中。
	CPU取控制器中的数据送入内存单元,完成一个字的I/O 。
	高速CPU空闲等待低速I/O设备,致使CPU极大浪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中断驱动I/O方式
	CPU向相应的设备控制器发出一条I/O命令
	然后立即返回继续执行任务。
	设备控制器按照命令的要求去控制指定I/O设备。
	这时CPU与I/O设备并行操作。
	I/O设备输入数据中,无需CPU干预,因而可使CPU与I/O设备并行工作。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及吞吐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直接存储器访问DMA 方式
	①该方式的特点是:
		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块;
		所传送的数据是从设备直接送入内存的,或者直接从内存进设备;不需要CPU操作。
		CPU干预进一步减少:仅在传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时,才需CPU干预,整块数据的传送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的。
 可见DMA方式又是成百倍的减少了CPU对I/O的干预,进一步提高了CPU与I/O设备的并行操作程度。
	②DMA控制器的组成
		DMA控制器由三部分组成:
		主机与DMA控制器的接口;
		DMA控制器与块设备的接口;
		I/O控制逻辑
	③DMA工作过程
		CPU先向磁盘控制器发送一条读命令。
		该命令被送到命令寄存器CR中。
		同时发送数据读入到内存的起始地址,该地址被送入MAR中;
		要读数据的字数则送入数据计数器DC中;
		将磁盘中的数据原地址直接送入DMA控制器的I/O控制逻辑上,按设备状态启动磁头到相应位置。
		启动DMA控制器控制逻辑开始进行数据传送
		DMA控制器读入一个数据到数据寄存器DR中,然后传到内存MAR地址中;
		接着MAR+1,DC-1,判断DC是否为0,如否,继续,反之控制器发中断请求,传送完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I/O通道控制方式
	DMA适用于读一个连续的数据块;
	如一次读多个数据块到内存不同区域,须由CPU分别发送多条I/O指令、进行多次DMA中断处理。
	再进一步减少CPU的干预(减少中断), 引入通道。
	实现对一组数据块的读(写)及有关的控制和管理为单位的干预。
	此时,CPU只需发一条I/O指令,给出通道程序的首地址及要访问设备即可。
	* CPU、通道和I/O设备三者的并行操作,提高整系统资源利用率。

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主机(CPU和内存)与I/O操作之间达到更高的并行程度。由于它的任务是管理实现输入/输出操作,提供一种传送通道,所以将这种部件称作“通道”。

通道 通过执行通道程序,与设备控制器共同实现对I/O设备的控制。

通道指令一般包含下列信息:

操作码。规定指令所执行的操作。
内存地址。
计数。表示本指令所要操作的字节数。
通道程序结束位。用以表示程序是否结束。
记录结束标志。表示该指令是否与下条指令有关。

5.与设备无关的I/O软件

设备独立性的基本含义:

指应用程序中所使用的设备,不局限于使用某个具体的物理设备,也称为设备无关性。

为了实现设备独立性,在设备驱动程序之上设置一层软件,称为与设备无关的I/O软件,或设备独立性软件。

设备无关的软件是I/O系统最高层软件,但它和其下的设备驱动程序之间的界限,将随操作系统和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好处:
	设备分配时的灵活性
	易于实现I/O重定向

多道环境下,系统中设备是所有进程共享的。要防止无序竞争,提高外设资源的利用率。需由OS进行统一、合理的设备分配。

1)数据结构
	设备控制表
	控制器控制表
	通道控制表
	系统设备(总)表
2)设备分配需考虑的因素
	设备固有属性:独占、共享、独占但可虚拟。根据属性采	取互斥、次序调度、虚拟等不同分配策略。
	设备分配算法(对不同进程的设备请求序列,如何进行选		择),常采用两种:
	FCFS
	优先级高者优先

设备分配的安全性:进程开始I/O后就阻塞直到I/O完成。不“请求和保持”(安全的);允许连续I/O请求,是不安全的,此类分配方式需进行安全性检查。
设备独立性

用户IO请求中使用逻辑名申请某类设备,实际物理名称是系统根据设备类型分析分配后才确定的。

3)设备的分配过程
基本分配步骤(一个有通道的例子):
	分配设备:
		根据请求设备名,查找SDT,找到DCT;
		状态、安全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本申请进程阻塞,挂入DCT等待队列中。
	分配控制器
		通过1步分配设备后,从DCT找到COCT;
		检查COCT状态字,若忙碌,进程PCB挂到其等待队列
	分配通道
		COCT找到CHCT
		判断状态,…

当上述三步都通过后,才可启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6.用户层的I/O软件

SPOOLing系统的特点

  • 提高了I/O的速度。利用输入输出井模拟成脱机输入输出,缓和了CPU和I/O设备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 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并没有为进程分配设备,而是为进程分配一存储区和建立一张I/O请求表。
  • 最终,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多个进程可“同时”使用一台独占设备。

7.缓冲区管理

1)单缓冲与多缓冲
单缓冲(Single Buffer)

每当用户进程发出一I/O请求时,

OS在主存中为之分配一个缓冲区。
CPU和外设轮流使用,一方处理完后等待对方处理。

	单位:字符设备输入时,缓冲区用于暂存用户输入/输出的一行数据;块设备输入则是成块数据。

双缓冲(Double Buffer)

进一步加快输入和输出速度,提高设备利用率制,也称缓冲对换(Buffer Swapping)
输入:数据送入第一缓冲区,装满后转向第二缓冲区。
读出:OS从第一缓冲区中移出数据,送入用户进程,再由CPU对数据进行计算。

两个缓冲区,CPU和外设不再针对一块交替
可能实现连续处理无需等待对方。前提是CPU和外设对一块数据的处理速度相近。而如下图情况CPU仍需等待慢速设备。

①循环缓冲的组成

多个缓冲区。大小相同,三种类型:
预备装输入数据的空缓冲区R
装满数据的缓冲区G
计算进程正在使用的现行工作缓冲区C
多个指针。
指示正在使用的缓冲区C的指针Current
指示计算进程下一个可取的缓冲区G的指针Nextg
指示输入进程下次可放的缓冲区R的指针Nexti

②循环缓冲区的使用

计算进程(CPU)和输入进程(I/O操作)可利用两个过程来使用循环缓冲区。
主要就是利用指针,操作上述不同类型缓冲区
Getbuf过程:使用缓冲区时,可调用该过程
计算进程取:current=Nextg,G—>C,nextg下移一个。
输入进程放:current=nexti,R—>C,nexti下移一个
Releasebuf过程:
计算进程:C->R
输入进程:C->G

③进程同步

两个进程的控制:输入进程和计算进程并行执行,如何控制相应的两个指针不断顺时针方向移动,这样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Nexti赶上Nextg。意味着输入速度大于计算速度,缓冲区满,只能阻塞输入进程等计算进程取,此情况称为系统受计算限制。
Nextg赶上Nexti。意味着输入速度低于计算速度,缓冲区空,只能阻塞计算进程等输入进程放,此情况称为系统受I/O限制。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