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芯语。今天咱们来聊聊全球模拟芯片老大德州仪器(TI)的魔幻操作— —左手接拜登的16亿美金补贴,右手裁自家工程师,活脱脱上演了一出“芯片版《纸牌屋》”。当TI的裁员通知比我的外卖还快送达时,我就知道这瓜必须得切了。
一、“裁员套餐”上桌:Lehi工厂的“硅谷式断舍离”
2025年4月3日,全球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TI)端出一份“裁员套餐”,对象是自家美国犹他州Lehi工厂的员工。这波操作堪称“快准狠”— —3月27日通知员工,4月3日官宣,连“裁员预告片”都省了。
Guan方说法:为支持“长期战略”,优化资源,顺便给新工厂腾地方。
员工吐槽:“翻译成人话就是:拿完补贴,优化电池!”
据小道消息,这次裁了约**30%**的员工,但TI咬死不认具体数字,只甩出一句:“没到WARN法案的33%红线!”(翻译:别问,问就是合法合规)。按2023年数据,Lehi工厂约1100人,300人可能已加入“半导体失业者联盟”豪华套餐。
二、裁员背后:芯片巨头的“中年危机”
TI这波裁员看似突然,实则早有伏笔
-
业绩滑坡,堪比“过山车俯冲”
2024年,TI全年营收156亿美元,同比跌11%;净利润48亿,缩水26%。工业与汽车市场(占营收70%)集体躺平,工厂产能利用率堪比“周末的健身房”— —空荡荡。 -
新厂建设:一边砸钱,一边砍人
刚拿完美国政府16.1亿美元芯片法案补贴,TI反手就裁了旧厂员工,被网友调侃:“这是薅完羊毛就杀羊?” 不过TI理直气壮:新厂LFAB2在建,2026年投产后要招800人,现在裁旧人是为了未来招新人!(逻辑鬼才诞生) -
行业周期:半导体界的“七年之痒”
全球半导体行业正经历“周期性阵痛”,隔壁NXP、ON Semiconductor也纷纷裁员。TI的嵌入式业务利润率暴跌,Lehi工厂首当其冲— —毕竟这里连设备都“闲得发霉”。
三、员工怒评:TI的“迷惑操作大赏”
被裁员工在论坛疯狂输出:
- “高绩效工程师优先裁?”
论坛爆料,TI专挑技术骨干下手,反而留下“摸鱼侠”。员工怒斥:“这波优化,反向操作!” - “收购美光工厂,整合成‘车祸现场’”
2021年TI收购美光工厂后,遗留团队和新管理层矛盾不断。员工吐槽:“TI的整合能力,比我的焊锡技术还烂!” - “说好的‘美国制造复兴’呢?”
一边喊口号建美国本土供应链,一边裁自家工人,网友锐评:“TI的‘可靠’,指可靠地裁美国人。”
四、历史重演:TI的“全球裁员巡演”
TI的裁员史,堪称一部跨国“职场惊悚片”:
- 2009年法国罢工:裁305人引发全员罢工,法国员工怒怼:“补偿金还没星巴克会员卡值钱!”
- 2024年中国“撤退”:裁掉北京50人低端电源团队,网友戏称:“TI这是‘打不过就撤’,转行做印度咖喱味芯片?”
对比美国员工“默默领盒饭”,法国兄弟的硬核反抗显得格外悲壮— —资本主义的铁拳,果然在社会主义工会上碰了壁!
五、未来展望:TI的“自救剧本”
尽管争议满天飞,TI仍坚持“战略正确”:
- 砸钱建厂:2025年追加50亿美元资本开支,誓把Lehi新厂建成“芯片界迪士尼”。
- 画饼充饥:CEO哈维夫·伊兰放话:“工业市场快触底了!”(员工内心OS:触底?我看是触礁吧!)
行业分析师则泼冷水:“终端需求不回暖,TI的裁员怕是‘续集不断’。”
结语
TI这波裁员,像极了中年大叔的“健身计划”——一边挥泪告别啤酒肚(旧产能),一边咬牙举铁(建新厂)。只是苦了员工:“说好一起到白头,TI却偷偷焗了油!”
至于这场“优化”是战略神操作,还是公关灾难?或许只有等2026年新厂投产时,才能见分晓。毕竟在芯片行业,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 —周期虐我千百遍,我待周期如初恋。
⚠️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综合公开报道、行业分析及第三方研究,信息存在时效性局限,技术描述可能存在专业偏差,部分含推测性表述,如有疏漏请联系修正。
🛡️ 版权声明:
未经许可禁止商用,转载需注明出处。